第436章 安心
作品:《四合院:收走贾家房秦淮茹抵债》 “有没有咱们这附近的?”
“有些南方,或者其他地方过来的亲人们,可能不太懂咱们这里的土地。”
顾英华笑着对几个老人说道。
一个老人举了举手里的烟袋杆:“俺家就是隔壁县的,距离这里不算远。”
“是杜家的人。”
另一个老人举了举手:“俺家是山东的,和河北省搭界,和这里也不远。”
“俺是严家庄上的。”
其他几个老人都有些犹豫。
又有一个老人举了举手:“额是陕西地,种了一辈子地咧。”
“额姓齐。”
其他几个老人,都是从靠南的省份过来的,就没说话。
顾英华点点头:“走,咱们一起去看看这里的地。”
一群老人立刻跟了上来,却也不敢跟的太近。
公社书记,这在他们眼里,可是大干部了。
顾英华一边走,一边摸出一包大前门拆开,挨个给老人们送过去,点了烟。
“哎呦,不敢不敢,可不敢……”
“不敢不敢……”
几个老人拿着烟,看到顾英华亲自给他们点烟,都连说不敢,连忙尽快点烟。
顾英华笑道:“你们都是咱们当兵的亲人,你们的年纪,我叫声叔不算过。”
“大家以后,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
只是一支烟,几句话,顾英华的态度,就让几个老人放松不少。
往前走不远,就是一条水渠,不过已经有点失修。
但是水渠的规模还在,还在流淌。
走过一座小木桥,庄为民笑着踩了踩:“回头,得弄点材料,把这桥修一下。”
“以后咱们村可得有拖拉机,大机械。”
几个老人都笑着点头。
顾英华走出不远,蹲了下来,看着眼前还有一些曾经种下的粮食和杂草一起生长的土地。
在地上抓了把土,顾英华笑着站起身,摊开手掌。
“几位老叔,你们看看,这地可还行?”
那个隔壁县的老农老杜当即走过来看了看,又蹲在地上抓了把土,很是惊讶。
那个山东来的老严却微微有点摇头。
而那个陕西来的老农老齐却蹲在了水渠边,眼睛湿润。
顾英华看着他们,没有多说。
三个地方来的人,明显对这土地有不同的看法。
“大家说说,这地咋样?”
顾英华笑道。
老杜头当即说道:“这不该是山边的地。”
说着,他看向四周,似乎在找什么?
顾英华看看他:“老叔,您这是找什么?”
老杜头立刻说道:“有没有个锄头挖两下看看?”
顾英华一笑,庄为民连忙对身边一个退伍兵说了一声。
可人还没走,刘知言已经和陈卫红于莉,扛着几把锄头铁锹跑了过来。
顾英华看看刘知言,心里赞叹,这人办事,真的是……体贴。
庄为民忍不住看了一眼刘知言,这个人太懂眼色了。
拿到锄头,几个老头立刻在地上挖了几下,又走远了挖了几下。
老杜头拄着锄头,忍不住有点激动:“好地啊。”
“这比俺那边的地都好。”
“书记,这里有五千多亩?咱们光荣村,得有多少户人家?”
老严头却有点摇头:“这不如俺们那边的平原地,不过这山边上,也算是不差了。”
“好处是用水便利,这水渠不错。”
“有水,这地种起来不难,能有个好收成。”
说完,他就看着顾英华。
不等顾英华说话,老齐头突然站起来走了过来:“有水,有水啊!”
“有这么好的水,啥土地额们都能种出个金疙瘩来。”
“这太好了咧。”
旁边那几个南方来的老人,则是对这里的土地摇头。
顾英华这才说道:“这里的地,大概是五千四百多亩。”
“除了这山外的地,山里还有千多亩河谷地,总数是六千八百多亩,不到七千亩。”
“原来,这是个大地主家的地,不过这大地主建国后还当敌特,被镇反了,这些地,就归咱们贫下中农了。”
“根据计划,咱们这里会有五百户。”
听到五百户,接近八千亩地,南方来的那些老人眼光一下亮了。
可北方来的这些人,却有些皱眉。
尤其是几个来自南方山地的老人,更是呼吸都有点急促。
不管是不是好地,光凭这平整的几千亩地,五百多户人家……
许多人开始扒拉手指头。
“按照我们的规划,是一户,安排七亩外面的耕地,一亩山里的菜田。”
“当然,这个数不算多,不过咱们村可不指望靠种粮吃饭。”
顾英华一句话,让所有人都飞速低头盘算,甚至顾英华下一句话都没听见。
“一家八亩地,哎呀,这可太好了。”
“一家才八亩地,这日子不好过啊。”
“地是少了点,可这里靠着山,咱们以后打柴可是有地方了,这山里肯定有野味,到时候没准还能弄点肉。”
“爹,八亩地,八亩地啊,一户就有八亩地!”
“咱们家八口人,这八亩地怕是……再交了公粮……”
顾英华笑着也不着急去催促他们。
有些地少的地方来的人,对八亩地是惊喜。
对有些地多的地方来的人,则是发愁八亩地该如何养家。
庄为民对周围的退伍兵们喊了一声。
各个退伍兵连忙帮着维持秩序,吸引注意力。
顾英华这才笑着说道:“咱们村,这土地是口粮田。”
“咱们村不指望种粮过日子,咱们村,最重要的是,当工人。”
“当然,这么好的地,咱们也不能荒废了,得种好。”
周围的人一下都消停下来,认真的看着顾英华。
在这里当工人?
顾英华笑着指着山里的方向:“咱们村,后山,就有一个大煤矿。”
“村里每家分了八亩地,是为了保证基本的口粮。”
“咱们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种地为主的,咱们是为了给国家发展,挖煤的。”
“除了挖煤,咱们还得有其他的产业,比如这山里,种蘑菇……对了,这位是杜叔吧,您是隔壁县的,听说过三山公社的蘑菇吗?”
听到种蘑菇的事情,人群里有人惊喜,有人迷茫。
被顾英华点名的老杜头顿时惊喜的抬头看着顾英华。
“能种蘑菇?”
其他人都感觉到了老杜头传来的巨大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