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猪肉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作品:《四合院:收走贾家房秦淮茹抵债》 “附近几个县,谁不知道,跟着小顾连长种蘑菇的,都发了大财了。”
“哎呀,等等,书记,您也姓顾,您就是……”
老杜头激动的看着顾英华,手都在颤抖。
这让周围的人群看向顾英华的眼神都亮了。
大家都忍不住看向自己身边。
这里的家庭,可是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退伍兵的。
那些退伍兵们,或多或少,都知道顾英华的传说,当即低声和家里人解释起来。
许多人都听的倒抽冷气。
谁都没料到,这么年轻的一个青年,居然……
庄为民笑了起来:“咱们这个地方,能这么年轻就当书记的,除了顾书记还能有谁?”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啊,顾书记当初在这里打仗,这里就是他战斗过的革命老区。”
“他当时年龄才十六七岁,当地老百姓就亲切的叫他小顾连长。”
老杜头顿时一下激动了,两步冲过来,就握住顾英华的手。
“哎呀,哎呀……哎呀……”
他居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顾英华笑着回手握住老人满是老茧的大手。
“杜叔,您那边都听说了?”
老杜头激动的点头,又连忙摇头。
顾英华都愣了,到底是听说过还是没听说过?
老杜头着急的说不出话来,立刻回头看向自家儿子。
杜立刚连忙跑了过来。
看到杜立刚的军装,顾英华笑笑点头。
杜立刚连忙一个立正,这才说道:“首长,我爹知道这个事,是我们村有个姑娘嫁到了这边,不是种蘑菇的那几个村。”
“是隔壁公社,她回娘家的时候说起过。”
顾英华笑笑,原来如此。
他刚才问,其实只是顺嘴说了一下,还真没指望那边能听说。
这里可不是后世,一个消息能瞬间传遍全国。
别看三山公社搞的红火,可除了相邻的几个公社,更远的地方,得到的消息,就比较少了。
出了县,就估计只剩下传说了。
老杜头这才缓过来,激动的转过身,看着那些家属。
“好日来了,好日子来了!”
“能跟着小顾连长种蘑菇,那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日子啊。”
周围的人都听的糊涂,可他们这个时候也不好仔细打听。
但是很明显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能让这个老杜头这么激动的事情,一定是大好事。
顾英华接着说道:“咱们光荣村,为什么能到这里?”
“因为,咱们村所有人家,都有个当兵光荣退伍的。”
“咱们全村都是军属。”
“所以,这里,除了开采煤矿,还要种蘑菇,养家禽,种果树,种药材,当然,口粮田可不能荒废了啊。”
“咱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顾英华说着,抬头看看天色。
已经是中午了。
他当即说道:“马上中午了,咱们别在这里耽误,这些地都是咱们的,不能长了腿跑了。”
“咱们先回家,安顿下来。”
“这中午了,大家也都饿了,咱们先吃饭。”
“各个班组,照顾好各自负责的车辆,先把家里人都接到家里。”
这一下,队伍的气氛明显好了许多。
一些人和老杜头在一个车上的,就忍不住的打听。
老杜头兴奋的和周围的人哈哈大笑着说着。
其他车上的人,都想知道,却也没法问。
这里距离槐树崖很近了,就几里地,车队很快到达。
这个时候,槐树崖村口前,原本是小鬼子的操扬,就成了临时安置的地方。
刘知言确实是个贴心的秘书,做事真的让顾英华太满意了。
趁着刚才顾英华带着村民去看地安抚人心,他已经提前带着三山村的人过来做饭了。
如今操扬上,到处都飘荡着诱人的香味。
猪肉蘑菇粉条,这是三山村的招牌。
很快,队伍里的人都下了车,其他东西都暂时不管。
顾英华站在操扬上的指挥台上,庄为民吹响哨子,老兵们立刻把老乡们都召集过来。
“别的先不说了,大家刚来,也都累了,得先安顿下来。”
“大爷爷,饭好了没?”
那边的吴老生笑着大声说道:“还差火候,不过快了。”
吴老生笑着大声招呼三山村特地抽调过来的十几个大嫂,抓紧做饭。
看着那些还忐忑的家属们,吴老生走了过去:“大家都别担心,到了这,就是到了家了。”
“今天中午,咱们吃猪肉粉条蘑菇汤。”
顾英华听到这个词,就……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是好东西。
可架不住天天吃……
可这句话,却让那些来的家属们,一下心里放松了许多。
尤其是香味……
猪肉的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啊。
能管饭就不错了,还有猪肉蘑菇粉条,那这里的条件肯定不会太差。
顾英华笑笑,许多小孩子已经看着那边咽口水了。
不过各家都有退伍兵,都管着不让乱跑。
有退伍兵带着,队伍很有序。
顾英华点点头:“大家都看到了,中午猪肉粉条蘑菇,吃大饼子。”
“不过现在饭还没好,咱们也别闲着,刘处长。”
刘知言立刻跑了过来:“书记。”
顾英华笑着说道:“趁着饭还没好,咱们先把房子分了。”
“分房的同时,把锅碗瓢盆和过日子的东西,正好一起分下去。”
“分完了东西,大家也正好吃饭。”
“刘处长,你带人抽签分房。”
“庄村长,你过来,组织一下退伍兵,咱们商量一下修房。”
刘知言连忙点头,走到台上,拿起一个铁皮喇叭。
听到分房,下面的人群一下都激动起来。
各家各户,都是抛弃了家里的老房子过来的,也是担心过来有没有房子住呢。
退伍兵们看到人群有点骚动,连忙招呼自家人不要乱动,等着喊名字。
顾英华走下台,庄为民和几个带队的退伍军官走了过来。
“为民……嗯,你去和刘处长一起登记分房。”
想了想,顾英华还是先放弃了,让庄为民过去帮忙分房。
这是树立庄为民村长权威的机会,而且有他在,退伍兵们也亲切,更安稳。
家属们来不及考虑更多,刚要拥挤过去,却被各家自己当兵退役的孩子拦住。
当兵的组织纪律性就是高。
他们各自排好队,过去抽签分房。
不过顾英华也没闲着,把刚才人群里推举出来的几个老人招呼了过来。
“很抱歉,我们准备的慢了点,吃饭有点晚了。”
顾英华笑着说道。
老齐头当即说道:“这算个甚,看到了地,看到了房……那边就是要分的房吧?”
“这房子好咧。”
老杜头笑笑:“不急不急,先分房,这都闲着的季节了,一天吃两顿就不差了。”
“早晨在县里集合,县里挨个人都发了好几个馍馍和咸菜呢。”
“不饿不饿。”
顾英华笑笑:“那不行,到了咱们这,以后不管冬夏忙闲,咱们都是一天三顿饱饭。”
几个老人顿时眉开眼笑。
自从到了这里,见到了眼前这个年轻的小书记,大家原本担心的心思,也都慢慢放下了。
顾英华笑着指着那些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