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实在是力有未逮啊
作品:《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下官明白!”
朱文成躬身道:“消息是通过三四个渠道散出去的,绝对查不到我们头上。”
“那些土匪流民都以为是偶然得知的消息,绝不会起疑。”
太师轻轻“嗯”了一声,挥手示意朱文成可以退下了。
当书房门轻轻合上,李崇义才缓缓坐回黄花梨木太师椅中,指尖有节奏地敲打着扶手。
他的目光落在窗外,远处洛阳城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十一万两白银,足以让无数人疯狂。
而吴承安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恐怕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
“唐尽忠啊唐尽忠。”
李崇义轻声自语:“你以为一纸文书就能保住这批银子?太过天真了。”
他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沫,嘴角始终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朝堂之上的较量,从来不只是明面上的奏对和圣旨,更多的是暗地里的算计和厮杀。
这一次,他倒要看看唐尽忠如何接下这一招。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太师的身影拉得很长。
李崇义缓缓闭上双眼,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场好戏的开场。
“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了。”他轻声说道,仿佛在对自己许诺。
“接下来就等着看好戏即可。”
茶香在书房中袅袅弥漫,与渐浓的暮色交织在一起。
李崇义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神情安然如古井无波。
此时此刻,吴承安的马车正行驶在通往豫西的官道上车轮碾过黄土,扬起一片尘烟。
前方百里处,黑风岭的山寨里,几双贪婪的眼睛正盯着洛阳方向的山路;。
更远的渭水河畔,几条快船已经整装待发。
而沿途的荒村野店里,更多看不见的眼睛正暗中窥视。
一场围绕十万两白银的暗战,刚刚拉开序幕。
而坐在太师府中的李崇义,已然布好了棋局,只待各方入彀。
两天之后。
暮冬的巩县笼罩在一片肃杀的寒意中。
时值上元佳节方过,正月将尽,官道两旁的枯树枝桠上还零星挂着几盏残破的红灯笼,在呼啸的北风中瑟瑟抖动。
车轮碾过尚未完全融化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六辆榆木马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入城门。
为首的马车里,吴承安掀开车帘,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一团白雾。
连续两日的颠簸让众人都略显疲惫,但王宏发却依然精神抖擞,他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承安兄,等这十一万两军饷送到幽州,咱们就能购置良马强弓,招募壮士。”
王宏发压低声音,却掩不住语气中的激动:“到时候定要让大坤那帮贼兵尝尝厉害!说不定咱们也能像韩将军那样,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光宗耀祖!”
吴承安望着窗外荒凉的街景,眉头微蹙:“宏发,战事凶险,岂是儿戏,咱们当务之急是将这批军饷平安送达,其他的……”
他顿了顿:“还需从长计议。”
另一辆马车上的岳鹏举闻言转过头来,他沧桑的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王兄弟有这份心是好的,但战场不是想象中那般简单,大坤骑兵来去如风,我军战力不如他们。”
他话说完,又轻轻叹了口气。
车队穿过冷清的街道,沿途可见三三两两的灾民蜷缩在屋檐下,破旧的棉衣难以抵挡刺骨的寒风。
马子晋警惕地环顾四周,手中的马鞭不自觉地握得更紧了些。
谢绍元和雷狂则分别守在车队首尾,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每一个靠近的行人。
巩县县衙坐落在城东,青砖灰瓦的建筑在冬日里显得格外冷清。
两名衙役无精打采地守在门前,直到看见车队停下才勉强挺直了腰板。
“劳烦通报陶县令,武举状元吴承安求见。”吴承安跃下马车,出示了兵部文书。
衙役见状不敢怠慢,急忙进去通报。
不多时,一个师爷模样的人快步迎出,恭敬地将众人引入衙门。
穿过前院,来到正堂,巩县县令陶兴腾已经等在那里。
他是个四十上下的中年男子,面容清瘦,穿着一身略显陈旧的官服,见到吴承安等人连忙上前行礼。
“不知吴状元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陶兴腾的声音带着几分谨慎,目光快速扫过吴承安身后的众人,特别是在岳鹏举和雷狂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吴承安还礼道:“陶大人客气了,我等奉命前往幽州,途经贵县,特来拜访。”
双方寒暄片刻,陶兴腾命人看茶,却掩不住眼中的疑虑。
他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些不速之客,最终忍不住问道:“不知此次吴状元来此找下官何事?”
吴承安放下茶盏,从怀中取出盖着兵部大印的文书递过去:“实不相瞒,此次我奉命赶往幽州前线,筹集了十一万两军饷。”
“然而路途遥远,盗匪猖獗,需要人手护卫,还请陶大人抽调五百郡兵护送。”
此言一出,陶兴腾脸色骤变。
他接过文书的手微微颤抖,仔细查验了兵部大印后,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五、五百郡兵?”
陶兴腾的声音有些发干:“吴状元有所不知,巩县地处偏僻,郡兵本就有限,近日来因流民增多,大多派去维持秩序了,眼下能调动的恐怕不足百人。”
堂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王宏发忍不住开口:“陶大人,这可是军饷,关系幽州战事……”
陶兴腾急忙解释:“本官明白,只是……实在是力有未逮啊。”
他擦着额头上的汗珠,目光闪烁不定。
吴承安静静地看着陶兴腾,眼神逐渐深邃。
窗外,北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残雪,仿佛预示着前路的艰难。
说什么地处偏僻,还有什么流民,这些都是推迟之语。
此地距离洛阳城不过两日的路程,说是天子脚下也不为过。
怎么可能是偏僻之地,又哪里会有什么流民。
陶兴腾不想抽调五百郡兵,不过是因为太师早就打过招呼而已。
看来,想将这十一万两银子带到幽州去,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