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碧蹄馆遭遇战(五)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李霁一行人在马山馆没有休息多久,便继续往南查看。
现在已经是巳时末(约11点),即将到午时。
李霁率二百骑刚重新出发没多久,便碰上四名骑兵从南面疾驰而来。
四名骑兵的马速极快,显然有紧急军情。
李霁眯眼看去,认出一名骑兵是李如松的亲兵,另外三人是杨元的亲兵,见此李霁不由得心中一沉。
李如松的那名亲兵,在战马还未勒停时,就已跃下马背。
那亲兵拱手向李霁焦急道:“李谕德,祖副总兵等人率领的三千多兵马于碧蹄馆被倭寇包围,倭寇部队逾两万。提督已亲率一千余骑赶去救援,杨副总兵领一千余骑在前方惠阴岭准备接应突围,为万全计,请再从坡州发援兵!”
亲兵还不知道如今碧蹄馆周边的倭寇部队已达四万多兵马,就是杨元也不知道。
李霁闻言心头一跳,果然出事了!
李霁沉声命令道:“你们四人立即继续赶回坡州,请梅少卿调集所有骑军来援!”
又转头对身后骑兵说道:“给他们换四匹马!”
当下情况紧急,四人向李霁抱拳,换了马继续疾驰回坡州请援。
李霁则率领二百余骑继续往南疾奔,先到惠阴岭同杨元部汇合,多二百余人也好。
杨元看到李霁带领二百余骑赶来,吃惊地问道:“李谕德,你怎么来了?”
李霁微微喘着粗气,反问道:“如今碧蹄馆方向的情况如何?”
杨元面色无比凝重道:“情况十分糟糕,提督率军冲开倭寇包围圈后,倭寇似乎再次向碧蹄馆增兵,如今那边的倭寇部队怕已逾三万。”
李霁又沉声问道:“最新的哨马回来禀报过那边的情况没有?”
杨元望向碧蹄馆方向,摇了摇头回道:“尚未,不过应是快了。”
李霁转头朝东面看去,那边山坡上出现一支朝鲜军。
杨元解释道:“是京畿道防御使高彦伯,提督命他调集附近所有能调集的朝鲜军,同我一起准备接应突围部队。”
南面有两骑哨马赶回,高声禀报道:“报!并未有我军突围动静,倭寇再次大举增兵,如今已形成两道防线。”
杨元紧握腰刀刀柄的手不禁一抖,沉声命令道:“换马,再探!”
京畿道防御使高彦伯一见李霁,就以为是援军赶到,拱手激动道:“见过李谕德,没想到天兵援军如此快赶到,陪臣召集了附近的所有兵马,可一起前往救援李提督。”
李霁不打算解释,看着高彦伯问道:“高防御使召集到了多少兵马?”
高彦伯回道:“陪臣已经调集到附近将近两千人,且刚好遇到东南方向杨州的义军,他们也差不多有两千人。”
李霁又皱眉问道:“杨州的义军?他们为何会在这附近?”
杨州在坡州东南,汉城的东北方向,距离这里可不算近。
高彦伯一脸尴尬地回道:“陪臣也不知,还未来得及询问杨州的佥节制使。”
李霁肃声道:“让他马上过来!”
很快,朝鲜杨州兵马佥节制使来到李霁面前,恭声道:“陪臣杨州兵马佥节制使申明茂,见过李谕德。”
李霁看着申明茂,冷声问道:“杨州的倭寇已经退至汉城附近,你为何没有接管杨州城防,而是带兵来此?”
申明茂看了眼高彦伯,才回道:“回李谕德,陪臣见有大股倭寇往北,而我部不到两千余人,没有把握守杨州,所以……所以才往北撤退。”
杨元闻言,牙咬得咯咯作响,分明是弃城逃跑,还敢说是撤退?
李霁紧盯着申明茂,再次寒声问道:“倭寇有没有进攻杨州?大概有多少人?如实回答我,若敢有假,必令你知晓后果!”
申时茂听到李霁语气冰冷,不禁打了个寒颤。
杨元见申明茂犹豫不答,猛地抽出腰刀,往他肩上一拍,喝道:“如实回话!”
杨元自然明白李霁为何这般问,那些倭寇极有可能就是从汉城出发,然后绕至东面包围碧蹄馆。
而在杨州的申明茂以为倭寇是要进攻杨州,直接撒腿就跑了。
杨州佥节制使申明茂双膝一软,跪在地上颤声回道:“没……没有,倭寇没有进攻杨州,具体人数……陪臣也不……不知道,倭寇先是骑兵,后是步兵,源源不断……人数应该超过一万。”
李霁与杨元对视一眼,心都沉至谷底。
仅是东面就最少有一万倭寇,那如今碧蹄馆四周定然已被四万以上的倭寇包围。
李霁向杨元微微摇头,示意他收回战刀。
看向京畿道防御使高彦伯,李霁直接命令道:“你带着调集到的所有部队隐蔽于两侧山坡上,挂起所有旗帜,同时命一半军士脱下外衣挂到长枪上充当旗帜。若有倭寇追击到此,便同时摇动,明白没有?”
高彦伯也不完全是草包,赶紧点头拱手道:“陪臣明白怎么做。”
不用赶去碧蹄馆参与救援,高彦伯在心里把十八代祖宗都感谢了一遍。
杨元对于李霁的安排并不反对,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真到了战场之上,这些软骨头朝鲜军根本靠不住。
收回战刀后,杨元喝令道:“立即照李谕德的命令去做,届时你们若有谁敢再逃跑,待我们提督回来,必取其项上人头!”
高彦伯拱了拱手,赶紧转身离开去安排军士,申明茂也连滚带爬地跟上高彦伯。
李霁又对杨元说道:“杨副总兵,带兵再往碧蹄馆靠。倭寇已形成两道防线,若李提督他们突围,第一时间配合撕开外围倭寇防线!”
杨元点头沉声回道:“好,正该如此!”
若不是李如松率军赶去救援前下了死命令,杨元此刻怕也已经率军冲杀过去支援。
此时,碧蹄馆战场,倭寇从多面发起进攻,皆被祖承训、查大受和张世爵等人率军击退。
大样佛朗机炮因连续发射,炸膛了四门,其他各式火器火炮也出现大量损坏。
李如松亲率数百亲兵,将从西南小丸山处攻过来的立花宗茂部击退。
立花宗茂带兵溃退时,身上的盔甲插了好几支箭矢。
李如松见立花宗茂身上的箭矢没有对其造成致命伤,还欲带兵追杀。
好在最后被李如柏和李如梅这两个弟弟提醒以大局为重,小心是陷阱,这才放弃继续追杀。
李如松留下李如柏防守西南面后,回到正南面的山坡继续指挥全军。
李宁一脸担忧地拱手向李如松禀报道:“提督,南面的倭寇似乎又在增多,不过我们的防线并未被压缩多少。”
顿了顿后,又劝道:“提督,趁现在我军还未有太大伤亡,我们全力撕开北面防线,护送您突围。”
鏖战了一个多时辰,连同李如松带来的一千多骑,总计四千多骑兵,仍未有大伤亡。
李如松的到来,使得祖承训部有了主心骨。
甚至现在倭寇都不敢轻易进攻,打算就这么干耗着李如松的四千兵马。
没有理会李宁的劝,李如松从李康手里接过水袋,喝了一口水后,又抬头看了眼天色,约莫午时末了。
将水袋递回给李康,李如松向李宁问道:“哪一面的倭寇发动进攻次数最多?”
李宁回道:“东面的倭寇对我军发动了有九次进攻。”
东面正是倭寇第六军团主将小早川隆景在坐镇。
对于立花宗茂夸大明军人数,小早川隆景并不生气恼怒,因为李如松在包围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