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碧蹄馆遭遇战(六)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李如松低头看向地面,又抬脚跺了两下,土坡上的土质还算比较结实,不似下面的稻田那般泥泞。


    在旁边一匹战马腿上擦了擦犹带血迹的战刀,李如松下令道:“命令全军尽量打掉火炮的弹药,李宁你与查大受率八百骑往东面冲杀,直接往大纛处冲杀!”


    缓了缓后,又接着道:“再命祖承训和张世爵他们二人准备向北突围,本提督会为你们断后。”


    李宁刚要拱手领命,可听到李如松要断后,忙劝道:“决计不可!提督身负朝廷平倭重担,怎能留下断后?属下请命为大军断后,只须提督调拨三百人即可。”


    李如梅也急声劝道:“兄长身为东征提督,无论如何也不能留下断后,请由弟率兵阻挡倭奴,您速速突围才是!”


    李如松肃声喝道:“争什么?这是战场,你们想要抗命吗?”


    李如梅和李宁拱手低头道:“不敢,请提督三思!”


    李如松瞪了一眼两人后,又开口道:“速去传令,依令而行,休得再聒噪!”


    如今数千兵马身处险境,还能够勉强应付抵御倭寇攻势,是因为李如松及时赶到,稳定了军心。


    若是李如松最先突围,恐军心会再次涣散,不能有序回撤,最大程度避免伤亡,那么李如松这一趟就白跑了。


    而且李如松有自己的坚持,自其父李成梁起,便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同部下生死相依,从未有弃手足同袍而逃之先例。


    待李宁领命离去后,李如松理了理五弟李如梅的铠甲,温声道:“我知你们都在想什么,父亲戎马征战半生,才挣下今日之功勋名望。你长兄我作为李家长子,更不能辱没父亲威名!”


    缓了缓后,又继续道:“我们李家未来之基业,绝不该只系于某一人身上。父亲与为兄对你们教导严厉,也是望你们能不堕家风。当然,你们都做得很好,父亲与我都没有失望。”


    李如梅红着眼睛,嘶哑道:“我们众兄弟从来都知道父兄之严厉乃是出于爱护,心中未有过怨言。”


    李如松拍了拍他的肩膀,轻笑道:“嗯,明白就好,所以我们绝不能丢父亲的脸,我李家基业自父亲而起,可仍是过于单薄。那些荣宠不会一直都在,但只要我们不断积累功勋,我李家便能一直挺直脊梁,站立于朝堂之上。”


    李如梅坚定地点了点头。


    这时,李有升禀报道:“提督,正面的倭寇有动静。”


    从立花宗茂遇伏起,正南面后来赶到的倭寇都没有发起过攻势。


    之前尚未完全形成包围,倭寇是担心祖承训部断臂求生,不惜代价地突围,当下则没有了这个顾虑。


    率军于正南面发起进攻的倭将正是小西行长,他看着李如松的那杆旗帜,誓要一雪平壤城大败之耻。


    李如松见正南面的倭寇发动攻势,便让李如柏部后撤些许,以防他们那数百人被分割出去。


    东侧的李宁和查大受率八百骑兵突然向外冲锋,小早川隆景以为这是要突围,赶紧命部下堵截。


    可是李宁和查大受那八百骑突然绕了方向,竟直直往他小早川隆景的大纛而来。


    看着八百辽东雄壮骑兵悍不畏死的冲来,小早川隆景心头不禁猛然一跳。


    他曾发动九次攻势都被击退,部下本就有了怯战心理,见明军突然反冲锋,还未交战,阵脚就已经开始有些乱了起来。


    小早川隆景看着后退的部下,大声呵斥起来。


    其实他自己本人都在悄悄后退,其部下更加胆怯。


    最后,小早川隆景拔出战刀砍杀了一名士兵,才暂时稳住阵脚。


    可当李宁和查大受二人率军冒着鸟铳铅子冲杀进来后,阵形再次大乱,小早川隆景本人也不敢再站于大纛之下。


    李宁和查大受没有与小早川隆景部纠缠过久,倭寇阵形很厚,无法突围,他们的目的也不是在这边突围。


    在倭寇的步军回过神前,李宁和查大受已经率军向东北方向划弧回撤。


    与此同时,祖承训和张世爵在北面猛攻倭寇,开始突围。


    第一次突围行动未能撕开倭寇的第一道防线,但祖承训与张世爵二人很快就又组织起第二次攻击。


    第二次突围同样艰难,就在祖承训和张世爵准备放弃第二次突围时,突然听到外围有鸟铳声响起。


    张世爵沉声道:“可能是杨元!”


    祖承训旋即大喝道:“我们援军已经赶到,杀出去!”


    倭寇听到后方交战,也一时乱了阵脚。


    没多久,倭寇的内外两道防线,几乎同时被撕开。


    杨元向张世爵急声问道:“提督身在何处?”


    张世爵赶紧回道:“提督还在南面,速去请他后撤突围,我等在此阻止倭寇再次合围!”


    李霁大声道:“杨副总兵,你也在此指挥兵马御敌,我去通知李提督。”


    说罢,李霁已经策马疾驰往南去,李康也还在里面。


    二十名锦衣卫都没上过战场,但李霁已率先冲了进去,他们也被点燃热血,毫不犹豫地跟着冲入数万倭寇包围圈。


    锦衣卫同样是世袭制,他们的祖辈也曾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李如松刚刚再一次击退正南面倭寇的进攻,对面的小西行长又不禁想起当初平壤城之战,明军火炮的恐怖威力。


    三门大将军炮全部都架在了南面,已经发射了四轮炮弹。


    侵朝总大将宇喜多秀家也被明军的火炮威力给吓了一大跳,确信小西行长之前所说,并非是在给自己的平壤城战败寻找理由。


    “提督,请速速赶往北面突围,杨副总兵赶来协助撕破了倭寇外围防线!”


    李宁快马赶来对李如松急声道。


    他与查大受刚才率军划弧绕至东北方向,正好看到杨元率军一起撕开倭寇包围圈。


    李如松微微皱眉,随后便看到不远处策马而来的李霁,又很快舒展开来,猜测应该是李霁的主意。


    “李提督,快带兵一起突围!”


    李霁也向李如松高声道。


    李如松点头沉声回道:“好!通知全军,往北面有序突围。”


    李康快步跑到李霁的马前,一脸焦急道:“少爷!你来这里做什么?这里十分危险,快出去!”


    李霁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康,问道:“有没有受伤?”


    李康摇了摇头,回道:“没有,少爷放心。”


    李霁点头道:“那就好,我们一起回去。”


    这时,李如松开口道:“光风,此地危险,你先出去。”


    随后又转身命令道:“毁掉剩下的所有火药,有序后撤突围!”


    李康拽着李霁所骑战马的辔头,转向北面,抬头说道:“少爷,你先到外面去,快!”


    李霁嘱咐道:“康子,一定要注意安全……”


    李霁话还未说完,李康便猛地一掌拍在马臀处,战马往北面奔去。


    就在李如松率军有序后撤之时,众多倭将也收到北面有明军援军,包围圈已经被撕开的消息。


    明军主将李如松就近在眼前,这种泼天功劳又怎甘心让其溜走。


    众多倭将立即展开追击,同时准备对明军再次进行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