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碧蹄馆遭遇战(三)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领兵驻扎于碧蹄馆的祖承训等人,极度惊讶为何会突然冒出如此多的倭寇。
东西两侧几度有哨兵来报,两翼的倭寇甚至还多于南面立花宗茂部。
“我们是中了倭寇的埋伏?”
查大受不可置信地失神自语道。
因为他是负责前导侦查,若部队真遭遇埋伏,将要负所有责任。
又有哨兵前来高声禀报道:“东侧的倭寇还在增加,高游击和胡游击请命后撤!”
东侧是高升和胡鸾二人在率兵防守,突然看见漫山遍野都是倭寇,毫无心理准备之下军士隐隐怯战。
祖承训咬牙沉声道:“不能撤!更不能乱!”
碧蹄馆本就地形狭窄,人马挤成一堆的话更施展不开。
也就倭寇的火炮射程不够远,否则就是被一锅端的下场。
祖承训看着查大受,肃声道:“现在不是想那许多的时候,你即刻去东侧督战,绝不能收缩防线,否则我们无法安然回撤!”
祖承训已经在想着往北回撤,在碧蹄馆的这三千多人,等同于李家的家丁私兵,乃是李成梁半生打拼而来。
若是大量折损此地,祖承训没有脸面回辽东见李成梁。
祖承训又转头看向李宁,开口道:“准备往回撤,你查探一下后方北面的情况,勿要再生变故。”
李宁点头抱拳,领命而去。
现在只要能将人马都带回去,这些火炮火器全部丢掉也无所谓,人才是根本。
倭寇其实并没有提前埋伏,遭遇祖承训等人的三千兵马,倭将立花宗茂也完全没有想到。
立花宗茂在追击查大受部时,便曾让高桥统增回汉城报知总大将宇喜多秀家。
遭遇伏击时,立花宗茂也是想着撤回汉城,只是越想越气,且之前又信誓旦旦夸下过海口,自然不好灰溜溜跑回去。
最后咬了咬牙,立花宗茂派快马通知同样正在城外的第六军团主将小早川隆景。
而主张于汉城外力战明军的小早川隆景在接到消息后,便立即亲率骑军、步军共八千兵马赶来碧蹄馆。
在出发碧蹄馆之前,小早川隆景还通知了所有与自己一样主张在城外迎击明军的其他将领。
小早川隆景能如此快的赶到碧蹄馆,也是因为其他将领都将麾下骑兵交给了他,由他带领先赶赴战场。
小早川隆景带领所有骑兵部队在靠近碧蹄馆时,就分兵两翼包抄,誓要先将这支明军主力部队包围住,等待其他人带兵赶来。
立花宗茂派人通知小早川隆景时,一口咬定遭遇的是明军主力,而且还夸大了祖承训部的人数。
其他主张力战的倭将,如小早川秀包、毛利元康、筑紫广门、吉川广家等,正率领一万四千余兵马赶赴碧蹄馆。
“禀祖副总兵,西北面也发现了倭寇,他们意图包抄我军后方,李游击率军将他们暂时击退。同时,已派二十骑与朝鲜京畿道防御高彦伯部回撤请援!”
祖承训闻言点了点头,面色无比凝重。
赶来的倭寇比他估计的还要多,动作也十分迅速,这是打算要吃掉他们三千多人。
如今晨雾已经基本消散,祖承训看到正南面的倭寇部队再次增多,手已在轻轻颤抖,情况愈发糟糕!
李宁亲自率军三次击退意图合围的倭寇后,找到祖承训也一脸凝重说道:“倭寇部队还在增多……”
如今倭寇的骑兵部队已经是祖承训部的数倍,碧蹄馆周边又是道路泥泞,水田众多,撤退之时必然要被缠上。
祖承训看了眼北方,深呼一口气,沉声问道:“如今伤亡情况如何?”
李宁回道:“倭寇如今仅是意图合围,并未主动攻击我军,伤亡倒还不大,但情况很糟糕!”
祖承训咬了咬牙后,开口道:“不可使倭寇压缩防线,如果……如果最后顶不住的话,你和查大受尽量多带人突围,能带多少便带多少,我来断后。”
李宁已经命人向坡州求援,同时让高彦伯调集附近的朝鲜军来援,可他们对朝鲜军并不抱什么希望。
此时,李如松带着李如柏、李如梅和张世爵三人率一千骑兵抵达了碧蹄馆以北的惠阴岭余脉,这里距离碧蹄馆已经不到十里。
在马山馆时,李如松又命杨元领一千骑兵压后,两军两隔也不到十里。
李如松部正行进间,前方有百余骑疾奔而来,从服饰上可以看出主要是朝鲜军,其中也有少量大明的骑兵。
李如松见此不禁皱起眉头,在南面的明军都是辽东精锐骑兵,若无紧急军情,不会这般损耗战马。
随着那百余骑越来越近,李如松等人眉头皱得更紧,因为那些骑兵皆是面露惊恐。
京畿道防御使高彦伯看到是李如松亲自领兵之时,不禁有些惊讶。
勒停战马后,高彦伯喘着粗气对李如松惊恐说道:“在此遇到李……李提督真是太好了,倭寇……漫山遍野……”
李宁麾下的一名亲兵瞪了眼高彦伯后,向李如松急声禀报道:“禀提督,我军于碧蹄馆被倭寇三面包围,敌寇已逾两万,如今倭寇正试图包抄我军后方,祖副总兵命我等突围请援!”
李如松闻言,瞬间双目圆睁,呼吸都为之一滞。
李如柏和李如梅兄弟俩也惊得握缰绳的手微微颤抖,三千多人被两万多倭寇包围!
李如松低吼问道:“你们突围时,伤亡情况如何?”
李如松现在没有心情知道祖承训他们为何会被两万多倭寇包围,只想知道那三千多人的伤亡情况。
李宁的亲兵回道:“倭寇正在合围,属下突围出来时他们还未有大举进攻,我军当时没有什么伤亡。”
李如松这才稍稍松了口气,随后寒声命令道:“传令全军准备!另命杨元部赶来此地负责接应,不得进入战场,待本提督率军突围后撤之际,杨元负责阻击倭寇!”
一名亲兵领命,调转战马向后方疾驰而去,向杨元传达命令。
这时,李如柏急声道:“请兄长留在此处,让我率军前往碧蹄馆救援,弟愿立军令状,必将他们全部带回!”
李如梅也劝阻道:“请大哥留在这里,弟也请命与二哥同去,一定将他们救回来。”
张世爵也拱手沉声道:“提督身系朝廷重任,请切勿涉险,属下请命率军赶往,必助祖副总兵他们脱险。”
他们如何能不劝阻?
两万多倭寇团团包围碧蹄馆,情况无比危急,率军救援何其之危险。
倘若不能救出祖承训部三千兵马,又将李如松这个东征主将搭进去,那天真是要塌了!
于公也好,于私也罢,他们都不能让李如松去涉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