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碧蹄馆遭遇战(二)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话说立花宗茂确实不知道祖承训等人率三千骑兵驻扎于碧蹄馆,他这么没头没脑继续追击的原因还要从几天前说起。


    倭寇第一军团主将小西行长率残部一路南逃,经开城再到汉城,终于与大部队汇合。


    一到朝鲜王京汉城,小西行长就在侵朝总大将宇喜多秀家召开议事时,大肆宣扬明军的火炮威力如何强大,势不可挡,主张固守汉城,且随时做好撤退的准备。


    对于小西行长的话,同意和反对的倭寇将领差不多对半分。


    因为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作为侵朝先锋之一,战力确实很高,而平壤城一战被明军打得仅剩不到六千人,其他倭将心中不禁对明军产生畏惧。


    连总大将宇喜多秀家,心中也有些胆怯。


    最后对于是战是守僵持不下,宇喜多秀家便提议先联名写信告知在本土的关白丰臣秀吉。


    而丰臣秀吉没有回信之前,总不能什么都不做。


    之前驻守在开城的第六军团主将小早川隆景,则极力主张出城抵御明军。


    既然明军的火炮威力那么强大,那就不能所有部队守在汉城中。


    小早川隆景之前在开城时,就并不想南撤。


    只因小西行长说服第三军团主将黑田长政撤退后,其手下家将劝他不要独力面对明军,他才不得不撤至汉城。


    而立花宗茂也是主战的倭将之一,所以他才率自己所部出汉城巡逻警戒。


    立花宗茂还扬言要找到明军主力部队,与之大战一场。


    立花宗茂出身于九州岛的立花家,为立花道雪(战国著名武将,有“雷神”之称)的养子,后继承立花家督之位,统领筑后国柳川藩(今福冈县柳川市)。


    早年便开始追随丰臣秀吉,参与统一倭国的战役,因战功获封领地,成为丰臣秀吉信任的外样大名(非谱代嫡系,但受重用)。


    以勇武、忠义闻名,立花宗茂因身材魁梧高大,又有“西国无双”之称。


    之前也有一名倭将主张与明军力战,就是正月二十五日,查大受部遭遇的加藤光泰。


    但与查大受部几百骑军冲杀一场后,加藤光泰如今已不愿率部出汉城巡逻。


    在距离碧蹄馆还有约二里地时,查大受突然率部回转,向立花宗茂部的骑军部队冲杀而去。


    这十来里路被倭寇当驴一般撵着跑,查大受已经忍了很久。


    “杀尽这些倭奴!”


    查大受狞声大喝。


    立花宗茂部的骑军由其家臣十时连久率领,见查大受部突然回转冲杀,竟也丝毫不惧,率军迎击。


    查大受也并非意气用事,此处是仅剩的较为开阔地带。


    再往前至碧蹄馆,稻田连绵,已不利于骑军作战。


    查大受也是准备且战且退,在倭寇的步军未赶到前,与其骑军冲杀两轮,随后诱倭寇深入。


    倭寇骑军有七百余人,而查大受部仅有四百余人。


    京畿道防御使高彦伯的那一百多骑兵,查大受早让他们先滚了,贪生怕死的朝鲜骑军掺进来,反而碍事。


    冲杀两轮后,查大受部斩杀三十余骑倭寇,己方阵亡六人,伤二十余人。


    待看到倭寇步军的旗帜后,查大受沉声下令道:“带上阵亡同袍,撤退!”


    看到查大受部干脆利落的后撤,方才率军与之交战的倭将十时连久心有余悸。


    惊人的战损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十时连久发现这支明军骑兵,哪怕是普通士兵也身穿防护性极好的铁甲。


    在交战过程中,十时连久用手中太刀砍中三名明军,砍到的身体部位有手部、胸部和背部,可都无法对他们造成杀伤。


    而立花宗茂率军赶到时,又立即命十时连久继续追击。


    十时连久不知与立花宗茂说了两句什么,被后者一顿呵斥后,继续率军追击。


    查大受部依旧没有以最快的速度撤退,看到身后倭寇有在继续追击才放下心来。


    山坡上的祖承训看了眼周边山雾已经在开始消散,不过倭寇已经进入火炮射程。


    当倭寇立花宗茂部进入鸟铳的射程后,祖承训命令道:“先激发鸟铳,火炮准备!”


    李宁部下的鸟铳有大半是改造过的,最先发射。


    随着阵阵鸟铳声响起,被铅子击中的倭寇不断倒下。


    遭遇伏击的立花宗茂部一时乱作一团,前方骑军不管不顾地后撤,期间撞飞好些己方步军。


    鸟铳分三轮射击后,便是火炮发射,火炮的射程比鸟铳更远。


    一发炮弹射出去,如犁地般掀翻一大片倭寇。


    立花宗茂也算倭国数得上的将领,经过短暂惊愕后,立即组织部队后撤,寻找掩体。


    倭寇丢下一大片尸体,总算撤出了火炮的射程。


    火炮只发射了二十来发,操控火炮的明军士兵已在重新装填弹药。


    能造成倭寇如此大的死伤,还是得益于鸟铳大大提高射程和精度。


    立花宗茂在明军火炮暂停之时,命部下用鸟铳还击,可是射程根本够不到。


    见明军的鸟铳再次响起,这才赶紧指挥部下撤出火炮射程范围。


    祖承训等人以为这股倭寇死伤不少,且应该已估算出我方的大概人数,总该跑了。


    可出乎众人的意料,立花宗茂部并没有立即撤退,而是在火炮射程之外蹲着。


    李宁皱眉开口道:“这股倭寇还不跑,搁那边蹲着做什么?”


    明军攻克平壤城后,一路从平壤城到开城,都太顺了。


    在祖承训、查大受和李宁等人看来,遭遇伏击后,倭寇应该立即撤退才是。


    人数相当的情况下,他们别说攻过来,自己一方不向其冲锋,他们就该烧高香了,主要是有李如松的告诫。


    祖承训看向查大受,开口问道:“确认他们后方没有大股倭寇?”


    查大受摇了摇头,回道:“应是没有的,之前哨兵一路都在关注他们身后的动向。”


    过了好一阵,见远处的倭寇立花宗茂部既不进攻,也不撤退。


    李宁突然开口道:“他们后方没有其他倭寇部队,两侧也没有吗?”


    查大受闻言,也不确定地回道:“应该也没有吧,砺石岘两侧多为山地,并不利于行军……”


    前方的倭寇部队不撤退,最有可能的就是等待其他部队。


    但在祖承训等人看来,倭寇是不敢出城与他们作战的。


    这时,李宁肃声开口道:“命哨兵于高地密切关注碧蹄馆两侧情况!”


    众人心中同时产生一种不好的预感,这情况太过反常。


    突然,前方倭寇立花宗茂部展开正面进攻。


    祖承训又命麾下士兵用鸟铳和火炮将倭寇击退,但他们仍未撤退回汉城。


    此时,李如松等人率领两千精骑已经到达碧蹄馆以北的马山馆。


    “禀祖副总兵,东侧有一股倭寇部队,人数尚未明确。”


    一名哨兵前来禀报道。


    祖承训闻言心头一跳,刚想问是不是南面的这股倭寇分兵时,又一名哨兵来报。


    “禀祖副总兵,西侧有倭寇围拢聚集,人数不详,孙游击和张游击已经与之交战。”


    此时西侧已经有鸟铳声响起,该方向由孙守廉和张应种负责。


    三面皆有倭寇部队,祖承训、查大受和李宁三人都在心中暗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