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平壤之战(一)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李如松率大军抵达平壤城外,于西城扎营。
临近晌午时分,只见平壤城的大西门(又名普通门)大门洞开,城头之上彩旗飘扬。
城门口处还有近百装扮怪异之人,头上戴着不知名的饰物,看起来像黑白无常那高高的帽子……
他们脸上还戴着诡异的面具,有的身上挂着腰鼓,有的则手举着彩旗,一群人又蹦又跳,嘴里叽里咕噜地叫着,犹如跳大神一般。
这约莫就是他们所谓的隆重迎接仪式,如此另类的夹道欢迎,也就是大白天,若换了晚上,非得把人吓晕厥过去。
连李如松看得也是一脸茫然,这什么玩意儿?
一旁的李霁笑着解释道:“他们穿的是倭国进行某些特殊仪式时的衣裳,比较怪异,大概是学我中国文化没学全,路子走歪了,所以不伦不类。”
李如松闻言点点头,李霁是浙江人,见过倭国人也不奇怪,其实如今也时有倭寇至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活动。
又记起老师徐渭也曾同自己说过,倭寇穿着比较怪异,乃是因未完全开化的缘由,那倭国是半蛮夷之国,遂觊觎我中国之富庶。
后方的祖承训与李如柏和李如梅低声道:“瞧见没,那些倭寇哪里是正常人?就似鬼怪一般,可能都是鬼怪化身……”
说罢,祖承训自己都不禁打了个冷颤。
而李如柏和李如梅两人看着远处“群魔乱舞”的情景,也是皱眉不已,后背隐隐冒汗。
是不是鬼怪不好说,但肯定不正常……
李如松向亲兵队长李有升命令道:“传令下去,稍后全军随我冲锋!”
李有升领命前去传达。
李如松又转头对李霁和梅国桢说道:“你们在后方压阵,一旦我阻止城门关闭,命令大军迅速跟上,同时发兵攻打其他城门。”
平壤城是朝鲜北都城,共有七座城门。
东面有两座城门,分别为大同门和长庆门,临大同江;南面也有两座城门,分别是芦门和含毯门(也称含毬门),南面地势较为平坦。
西面同样有两座城门,分别为大西门(普通门)和七星门;北面仅有一门,为密台门。
李如松带领五百亲兵,同时命令李如柏率五百骑跟上。
在靠近城门一百五十步左右,李如松突然喝道:“杀进城去,尽屠倭寇!”
同时抽出腰刀,陡然加快马速。
两侧亲兵战骑率先疾驰而出,护卫提督李如松左右,身后其余亲兵紧随其后加速冲锋。
李如柏先是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喝令所部骑兵紧随冲锋。
城头上的小西行长见此,顿时猛然站起身,双目圆睁,随即转身命令关闭城门并反击。
那些正“跳大神”的迎宾队伍,突然听到如雷声般的战马蹄踏也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回过神来,转身就撒丫子往城门跑,东西扔了一地。
两条腿又如何跑得过冲锋的战马,离城门远的倭寇,有的被战马撞飞,有的被骑兵战刀收割,瞬间倒下一大片。
城头的倭寇发射鸟铳还击,开始有明军骑兵落马。
倭寇十分果断,见李如松的骑兵突然冲锋,城门内的倭寇便立刻要关闭城门。
李如松见城门缓缓关合,大喝道:“直冲城门!”
李霁一见李如松部战马加速,便立刻高声下令道:“祖承训和李如梅以及所有南兵,迅速冲锋支援李提督!杨元和张世爵各率本部同两千步兵,分别进攻密台门和七星门!”
李霁命令一下,吴惟忠和骆尚志便率所有南兵冲锋支援,但他们主要以步兵为主,速度还是太慢。
梅国桢见祖承训和李如梅二人竟未动作,还在发愣,高声喝道:“你二人要违抗军令吗?”
李如梅甩了甩头,立即打马带头冲锋支援,而祖承训也赶紧号令部队一起冲锋。
但是李霁明显看到祖承训的部队行动迟缓,有些骑着战马竟还跑不过南兵。
李如松这边,将那些在城门处“跳大神”的倭寇几乎杀了个精光,冲至城门口时城门即将闭合。
数十名亲兵翻身下马迅速冲向城门,将城门又顶开些许。
城头开始不断有滚石落下和鸟铳弹丸射来,李有升等人用盾牌护着李如松后撤。
这时,城内倭寇干脆稍开城门,又冲出百余人阻止城门前的明军。
吴惟忠带领数十骑南兵冲锋赶到,与李如柏部近百人一起持盾冲到城门口,同出城的倭寇厮杀战作一团。
此时,城头上的倭寇反击更为猛烈,城门又在缓缓关闭。
李如松转头看了眼祖承训和李如梅支援缓慢的部队,恨得咬了咬牙。
扒开一名护卫的亲兵,就欲带兵继续冲锋。
李有升赶紧阻拦道:“提督不可,你乃主将不该轻易犯险!”
吴惟忠和李如柏所率部队,两度把即将闭合的城门撑开,可是城头倭寇反应迅速,阻止支援部队的同时,集中攻击城门前的明军。
最终,城门还是完全闭合。
李如松看了眼闭合的城门,又抬头看向城头,只得不甘地恨声下令道:“命令部队先撤!”
在大西门前的部队接到命令后,开始迅速回撤。
后方的李霁和梅国桢同时叹了口气,暗道可惜。
李霁转头对李宁说道:“让进攻另外两门的部队也撤回来吧。”
所有部队全部撤回营后,李如松一脸寒霜地召开议事。
“丢脸!孬种!我们辽东铁骑何时丢过这种脸?啊?”
“你们是骑着战马还是骑着乌龟?”
议事一开始,李如松就指着李如柏、李如梅和祖承训三人的鼻子怒骂不止。
“给我拖出去,每人杖责二十军棍!”
李霁赶紧阻止道:“李提督息怒,如今乃是在阵前,一次责罚如此多将领,恐军心不稳。此战他们三人虽支援迟缓些,但问题不在他们,主要是低估了倭寇的反应能力,望李提督让他们戴罪立功。”
李如松这次明显怒极,是要动真格了,毫不讲情面。
梅国桢也开口求情道:“阵前还须有人领兵,此战确实主要是倭寇组织反击十分迅速,不能全然归罪他们三人。”
二十军棍打下去,体格再健壮的人,少说也得趴床上半个月。
如今突袭不成,可惜归可惜,但是还得继续攻城。
李如松深呼了几口气,又寒声道:“今日暂且给你们记下,之后若谁敢再怯战,便不是军棍而已,我用他的脑袋警示全军!”
李如柏、李如梅和祖承训三人闻言心中一凛,他们毫不怀疑这是在吓唬人。
李如松虽无此权限,可他真斩一两个将领,皇帝对他的责罚可能都是轻飘飘的。
李如柏和李如梅低着头不语,他们的父亲从小就告诉他们一件事,长兄是绝对的继承人……
李霁听到这话也不禁眼皮一跳,又打圆场道:“此战虽可惜,但诸位其实已经尽力了,李提督不必过多苛责。由此,我们也对倭寇的战力有一定认知,接下来布置攻城也须更全面谨慎。”
李如松又瞪了一眼三人,开口道:“攻城之事暂且不议。”
又转头对李宁命令道:“李宁,夜间加强巡营,不得懈怠!”
说罢,李如松便转身背对众人。
李宁抱拳领命后,出帐安排巡营事宜。
李霁向李如柏、李如梅和祖承训三人使了个眼色,然后带头往帐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