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还少吗?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镇江城隔着鸭绿江,对面便是朝鲜的义州,如今朝鲜国王李昖就躲在义州城中。
但凡形势稍有一点不妙,朝鲜国王游都要游过鸭绿江去,因为他知道只有大明天朝才最安全。
估计从汉城跑到开城,又从开城跑到平壤城,最后跑到义州,一路北逃包袱都“打包”得结结实实。
跑路嘛,就得时刻准备着。
大明天朝的天兵来援,朝鲜国王李昖带着两个王子,以及领议政(相当于朝鲜王朝丞相)柳成龙、右议政尹斗寿、都元帅(最高军事长官)金命元和吏曹判书李恒福等大臣,于鸭绿江边亲迎。
看见先期渡江威武雄壮的辽东铁骑,朝鲜国王李昖瞬间老泪纵横,那是真真见到亲人了!
大爹再不来,朝鲜国就真的亡了!
盼了大半年,好几拨使者前往大明京师澄清没有与倭寇勾结,才请来天兵能不感动么。
李霁和梅国桢两人跟着李如松踏上鸭绿江南岸,如此便算出国了。
李霁和梅国桢二人本就是监军,大军都到朝鲜了,二人自然要跟来。
宋应昌正好让李霁和梅国桢在朝鲜那边监督军需转运诸事,他本人还要在后方统筹全局。
朝鲜国王李昖一见李霁等人上岸,往前走了几步,嘴角微颤道:“天兵终于来了!感谢天朝大皇帝陛下天恩。”
李如松来到朝鲜国王面前,拱手道:“大明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防海御倭总兵官李如松,见过朝鲜国王殿下。”
李如松再看不起朝鲜人,大国形象还是保持的。
李霁和梅国桢也跟着见礼,李大提督这么长的官衔十分霸气,就是不知道朝鲜国王懂不懂含金量。
朝鲜国王这一封号,级别在大明朝的亲王与郡王之间,不过人家是真正的国王,各方面都是完胜大明藩王无疑。
但如今朝鲜亡国在即,正等着大明施以援手,真让他朝鲜国王磕几个,估计他都能哐哐边磕边感谢大明。
朝鲜国王赶紧拱手回礼,热泪盈眶回道:“李提督领兵来援,我朝鲜国有救了,多谢天朝大皇帝陛下天恩,多谢李提督!”
身后众多朝鲜王子和臣子也拱手躬身行礼,口呼:“谢天朝大皇帝陛下天恩!”
人人一口大明官话是字正腔圆,李霁感觉都没出国。
不会说大明官话?官服扒了扔鸭绿江里去!
在朝鲜贵族阶层,汉语和汉字是必修课。
不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那不好意思,你是个假贵族,没有资格当官!
李如松又开口道:“圣上命我等协助朝鲜国王殿下驱逐犯境之倭寇,皇命既下,我等作为臣子便须赴汤蹈火,不违圣命!”
朝鲜国王李昖点头激动道:“这是当然,天兵一到,那些倭贼必然闻风丧胆,竞相逃命!待收复国土,孤必带领全国臣民,感谢大皇帝陛下,感谢李提督。”
李如松轻笑一声,心道光感谢有个屁用,我们万岁正心疼那二十万两呢,到时给补上!
李如松点头回道:“万岁言朝鲜乃大明藩属之国,不容他国侵犯,所以请朝鲜国王殿下放心,我大明必助朝鲜到底。”
顿了顿,又介绍李霁和梅国桢道:“朝鲜国王殿下,我来介绍这两位圣上亲命的监军,这位是我们大明六元及第的状元,翰林院侍讲兼左谕德,李谕德!这一位是我们太仆寺少卿,梅少卿!”
李霁与梅国桢对视一眼,皇帝朱翊钧对那二十万两是真在意啊!
李如松这是提醒他们二人,记得要瞧准时机敲竹杠。
李霁和梅国桢再次向朝鲜国王揖礼。
朝鲜国王李昖赶紧回礼道:“原来是李谕德和梅少卿,有礼!李谕德的大名在我国也是如雷贯耳,真正的文曲星下凡。李谕德还是许阁老的学生,也要多谢李谕德,多谢二位一起来到朝鲜帮助驱逐倭寇!”
李霁和梅国桢自然要谦虚一番。
朝鲜国王特意感谢李霁,是之前朝鲜使者金应南到大明京师澄清嫌疑,并且求援,李霁帮他见到了许国,最后才得以面见皇帝朱翊钧。
看着大明精锐兵马陆续渡过鸭绿江,朝鲜君臣瞬间腰杆直了起来。
嗯?难道被驻军才有底气,是这时候遗传下去的?
朝鲜领议政柳成龙,向李如松拱手恭声问道:“陪臣柳成龙,见过李提督,二位监军,请问这次天朝派了多少天兵前来驱逐倭贼?”
李如松如实回道:“四万多,不足五万。”
柳成龙闻言一愣,又开口问道:“那后面还有多少天兵赶来?”
李如松淡然回道:“没了,大军已全部集结。”
柳成龙看了眼国王李昖,苦笑道:“李提督,这……天兵才五万不到,那些倭贼可是有十五万之多,是否请天朝大皇帝陛下再派兵前来?”
之前祖承训曾带三千兵马入朝,可一战便损失两千,游击史儒战死。
柳成龙看着大明军队是精锐,但人数才五万不到,去打十五万的倭寇,感觉还是不靠谱。
主要是朝鲜军队被倭寇一碰就碎,全国上下都没有一丝信心。
原本以为大明天朝有百万军队,怎么也得派十来万前来救援,现下不禁心头一凉。
李如松闻言,略微不悦道:“你觉得少,但本提督觉得已经太多了,十来万倭寇便将你们朝鲜数十万军队击垮,还是多从你们自身寻找原因!”
李如松这都算客气了,换在大明境内,非指着你鼻子又骂又挖苦不可。
李霁见朝鲜国王李昖也露出一脸苦相,开口道:“朝鲜国王殿下,柳领议政,可知这四万余精锐都是抽调自我大明何处?”
轻笑一声后,继续道:“我大明辽东铁骑之威名便不用多说了,我们的步兵都是从东南沿海地区抽调之精锐,曾将倭寇杀得不敢窥视我大明。其余边镇骑军、步军同样身经百战,打得北边蒙古人不敢南下,哪怕不足五万,还少吗?”
梅国桢也轻笑一声,指着旁边高大的辽东战马,开口道:“只怕那倭寇尚不及我军战马脊背高,我大明出动四万余精锐前来,已是足够看重他们了。”
李霁等人身后的辽东骑军震了震身上铠甲,个顶个雄壮勇猛。
李如松看向柳成龙,又冷声道:“还少吗?”
柳成龙闻言,赶紧拱手低头不语。
祖承训那次战败,说到底朝鲜还要负大半的责任,因为他们给的情报根本就不准确。
当时祖承训部误遭倭寇埋伏,倭寇人数是祖承训所率兵马的数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