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运输军器变军备展览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可这已经是最后的救命稻草,怎么也要牢牢抓住。


    朝鲜国王李昖向李如松再次拱手道:“请李提督和二位监军不要误会,天兵都是百战精兵,自然不是那些倭奴能比的,定能将倭奴驱逐。皆因我等想早日回到王京,国民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请诸位见谅。”


    李如松自然很不爽,但考虑到政治影响,只能强忍着怒气又说道:“我大明将士在腊月寒天之下赶赴朝鲜,望朝鲜国王殿下,以及贵国国民要牢记这份恩义!”


    朝鲜国王赶紧点头,正声回道:“这是当然,我朝鲜国自孤及以下全体臣民,世代不忘天朝的恩情。”


    朝鲜国王身后的众多臣子,也赶紧再次躬身揖礼。


    李如松满意地点点头,又开口问道:“我大军将陆续渡江而来,贵国可准备好供部队休整之驻地,以及运输物资的民夫?”


    领议政柳成龙赶紧拱手回道:“已经全部准备好,请李提督放心!”


    朝鲜官制也全面学习模仿天朝大明,中枢设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大明中央六部,最高长官为某曹判书。


    柳成龙除了是领议政外,还兼任兵曹判书,这些事务都归他负责。


    李如松看都没看柳成龙,手扶腰刀刀柄,转身肃声命令道:“李如柏、李如梅、祖承训、李宁、查大受尔等听令,率部队进驻暂时休整!”


    被李如松点名的众将躬身领命。


    李如柏是李成梁次子,李如梅则为第五子,二人都是李如松的弟弟。


    祖承训为辽东副总兵、李宁与查大受为游击将军,三人均是李成梁家丁出身,是李家军事集团的重要将领。


    李如松又向李霁看去,李霁微微颔首,表示明白。


    众多火器军械都是大明的核心军备,交由部分朝鲜的民夫运输自然要有所戒备。


    光看当然很难看懂学会,但还是不能让他们随意窥探。


    李霁向朝鲜国王李昖行了一礼后,向李如柏等人缓步走去。


    李霁背身向朝鲜君臣,与李如柏等人说着注意事项,众将领不时地点头。


    交代完毕,李宁和查大受向李霁拱手行了一礼,随后转身回到岸边,开始指挥军器上岸。


    此次赴朝平倭作战,大明军队携带大量火器,有大将军炮、大样佛朗机炮、灭虏炮、虎蹲炮、子母铳、三眼铳等等。


    当然还有改造后的鸟铳,以及一些造型奇异的飞箭,如神火飞箭、毒火飞箭等,这些飞箭可以连续发射或者齐射,有火力压制之效果。


    朝鲜君臣们看着各式各样的火器渡江上岸时,都不禁看呆了。


    朝鲜当然也有火器,但是数量太少,说出来都被笑话。


    如今许多朝鲜沦陷区的义军,作战都还是主要依靠弓箭,这也是朝鲜二百年无大战事,军备废弛所致。


    倭寇则不同,装备有大量的火绳枪,射程比大明的鸟铳还远,达到了一百五十步至二百步的射程。


    且倭国之前处于战国时期,各大名之间互相厮杀不断,手下皆是精兵。


    所以丰臣秀吉统一倭国之后,随便就可抽调出二十余万惯战精兵。


    原本没什么信心的朝鲜君臣,腰杆竟不自禁地又挺直些许,天朝就是天朝哇!


    当数门大将军炮上岸,装上车架经过朝鲜君臣们的面前时,众人都是一头雾水。


    天朝将士打仗还推着个房子?


    无怪朝鲜君臣们这般想,因为数门大将军炮长三尺有余(约14米),重达两千余斤,炮体和车架都罩在黑布之中。


    柳成龙小心地向李如松问道:“李提督,请问这些是?”


    柳成龙还是有些见识的,当然不会认为是移动的房子。


    李如松本不想搭理柳成龙,但离京时皇帝朱翊钧反复强调注意影响。


    瞥了眼柳成龙,李如松才不耐烦地回道:“此乃我大明的大将军炮也!”


    柳成龙闻言,瞬间双目圆瞪,这就是大将军炮?


    朝鲜国王李昖与柳成龙对视一眼,暗暗咽了口唾沫。


    虽不见大将军炮真容,可光看外形便可知其巨大。


    又不禁思量起自家城池的城门和城墙,能经得起如此巨大的火炮轰几炮?


    大将军炮、大样佛朗机炮和神火飞箭等大型火器,全部用黑布罩住外体,且均由本国军匠和军士押送,朝鲜民夫不得靠近。


    但是其他显露真容的火炮,已经足够朝鲜君臣们大饱眼福,犹如看了扬“军备展览”。


    这时,柳成龙回过神来,笑着对李如松说道:“李提督,大王已经特意在义州城中备下宴席,为感谢李提督率兵来援,烦请移步。”


    柳成龙也想多看几眼大明的威武火器,可是作为主人,总不能让客人一直站着,不合礼仪。


    一直看着众多火器从眼前运过,眼睛眨都不眨的朝鲜国王被柳成龙一提醒,也赶紧道:“对对对,辛苦李提督和二位监军率军远来,请让孤略表谢意,烦请移步入城。”


    李如松转头看着朝鲜国王和柳成龙,问道:“我朝军士可有慰劳?”


    朝鲜国王李昖笑着回道:“这是当然,天兵远来援助,我朝鲜举国欢迎,已经全部备下慰劳食物,暂表谢意。”


    李如松这才微微颔首,几万人马,能省一顿是一顿。


    不过李如松先走向李霁处,同李霁言语几句,又对李如柏等人吩咐几句,才和李霁一起回到朝鲜国王面前。


    李霁、梅国桢和李如松三人带着护卫亲兵,跟随朝鲜国王前往义州城赴宴。


    国王都回城了,其他臣子自然也要跟着回去。


    不过他们显然没有看够“军备展览”,好些人都是三步一回头。


    梅国桢见此,不禁扬了扬嘴角。


    心中鄙夷道,蕞尔小国,见识浅薄也!


    当来到义州城城门前时,原本没有多少鄙夷之心的李霁也不禁扯了扯嘴角。


    你管这叫城池?这城墙和城门别说那大将军炮了,用大样佛朗机炮的炮弹洗几轮,这城还能有一半不塌,都算你朝鲜工匠工艺精湛!


    李如松走过城门时,更是直接轻笑了一声,这破城门跟栅栏差不多,几炮就能给它轰个稀碎!


    李霁三人已经在心中估量,作为朝鲜北都城的平壤城大概能有什么规模。


    虽然祖承训也有对平壤城进行过描述,但却不是很直观。


    依现在看来,平壤城也就剩个地势险要了,规模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