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风雨欲来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但是如果了解他背后的那股庞大力量,一切似乎就不奇怪了。


    前面细数的是当前具备入阁资格的浙江籍大员,后面还有一大批的中坚力量。


    浙江作为科举大省,每科都能高中至少三十名进士,是至少三十名!这就意味着人才不会轻易出现断层。


    浙江的科举成绩在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一直处于顶尖水平,能同样保持如此稳定的大概只有南直隶和江西。


    福建和湖广虽偶尔冒头,但进士数量常有起伏。


    就拿今科成绩来看,福建虽占据三鼎甲的状元和榜眼,但是福建籍进士是三十人,而浙江籍进士多达四十人,且浙江进入二甲的人数更是比福建多得多。


    李霁的目光从沈一贯推过来的那方镇纸收回,又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随后,开口道:“沈侍郎,倘若那个名额不存在呢?”


    内阁人数其实并不固定,最多时曾多达七人,最少也会是三人,总体是保持在五人左右。


    四辅臣的格局维持多年,许多人便认为最少应是四人,但其实皇帝也可以保持在最低的三人之数。


    沈一贯收回轻推镇纸的左手,笑道:“光风说的情况极有可能出现,按理说我们只有等,但我们决定不等。”


    果然与李霁想的一样,要斗首辅!


    内阁有三名辅臣,皇帝可以选择不递补,但若只有两名辅臣,即使皇帝不想补缺,下面的朝臣也不会同意。


    沈一贯说得如此轻描淡写,显然已经与赵志皋达成了全面合作共识。


    不说同年和同为浙人的关系,赵志皋首先就得考虑自身利益。


    你王锡爵名望冠朝野不假,自然也资历根基深厚。


    可烂事人家扛了,你一回来就得给你让出首辅之位,任谁心里都不乐意!


    沈一贯看了眼李霁,又叹了口气道:“赵南星此人品行方面无可指摘,就是性格刚强固执,做事情太过想当然。”


    赵南星是吏部考功司郎中,协助吏部尚书孙鑨主持京察。


    而沈一贯等人就是要利用京察去斗王锡爵。


    李霁视线微微低垂,开口道:“当下朝廷的重心在朝鲜平倭事宜。”


    大明军队进入朝鲜与倭寇开战后,皇帝不会轻易更换首辅。


    沈一贯点头说道:“这是自然,事情也少有一蹴而就。”


    顿了顿,接着道:“与光风你说这许多,也并非是要你做什么,相反你什么也不需要做,只需依旧立功,确保未来照常转迁。博弈需要兑子,既是兑子,就会有损失。但无论如何损失,我们都需要一个脱引而出的未来领袖,如此才能凝聚人心。”


    沈一贯说要兑子,甚至有可能包括吏部尚书孙鑨在内。


    而且因为赵南星的刚强固执,在京察之时,沈一贯一方应该也会遭受一定的损失。


    风雨欲来了,看来一扬京察要扫倒一大片。


    李霁微微低头看了眼手指上的玉戒,开口道:“沈侍郎,晚生我可是许阁老的门生。”


    现在不需要自己做任何事,可未来就不好说了。


    沈一贯闻言,笑道:“是谁的门生不重要,首先光风你是我们浙人,而且我们对许阁老也从来是持敬重态度。”


    李霁走出吏部衙门时已过晌午,天空飘落细碎的雪花,是初雪。


    身着青色圆领公服的李霁,走下吏部衙门前的台阶突然停步,伸手接住几片飘落的雪花。


    细碎的雪花落入掌中,转眼便消融。


    李霁侧身回首,微微眯眼向身后的吏部大门内看去。


    送李霁出大门的属吏和几名站岗值戍的门子见李霁回头,立马再次躬身揖礼。


    轻轻拂了拂大袖后,李霁缓步登上马车。


    “康子,你先送我回家,然后到驿馆告诉颜四他们准备一下,明早进到崇文门内等我们。”


    李霁在车厢内对李康说道。


    李康笑着回道:“好嘞,少爷坐好。”


    回到家进了内院,李霁见穿着一身小红袄,头戴兔耳帽的女儿李云沁正在院子里接雪花玩儿,不禁会心一笑。


    负责照看李云沁的丫鬟看见李霁,赶紧行礼。


    李云沁脆声唤道:“阿爹!”


    李霁走过去将女儿抱起,轻抵着她的小额头,笑道:“小甜囡,好玩儿不?待会儿你阿娘要说你咯。”


    李云沁奶声奶气地回道:“阿娘许我玩一会儿,我刚出来呢。”


    旁边的丫鬟也微笑道:“老爷,确实是夫人允许的,小姐她刚才一直闹着要玩雪,夫人便许她玩一会儿。”


    于是李霁干脆陪女儿在院子里淋起了雪。


    刚转出正厅的黄婉婉见此,不禁苦笑地摇了摇头,又转身回屋给李霁拿了件披风。


    黄婉婉拿着披风走到院中,边给李霁披上,边无奈道:“甜囡她刚才闹得紧,我没办法才许她玩一会儿,官人你都多大个人了。”


    李霁笑着回道:“陪小甜囡玩一会儿嘛。”


    抬头见雪变大了些,李霁又抱起女儿,温声哄道:“好了甜囡,我们不玩儿了,今晚烤肉吃,康叔叔烤的肉可好吃呢。”


    小丫头的大眼睛扑闪了好几下,终于同意回去。


    夜间,李霁狠狠折腾了两回黄婉婉后,暂时中扬休息。


    余韵未消的黄婉婉闭着眼睛趴在李霁胸膛上,吐息还有些急促。


    李霁手指轻划着娇妻的光滑后背,突然开口问道:“婉婉,姨父他是哪一年任的职,你知道吗?”


    黄婉婉的姨父是苏州府经历司经历,当时从绍兴回京时,李霁见过一次。


    黄婉婉整个人仍如坠缥缈之境,感受着后背传来的异样,娇躯不禁又轻颤了两下。


    黄婉婉有气无力地慵懒回道:“姨父好像是万历七年中的举人,任职的话……应该是在万历十三年,官人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李霁轻笑一声,说道:“没事,问问而已。”


    李霁在离开沈一贯的值房前,看到了一份履历,正是黄婉婉姨父的。


    那份履历上的考语都是上等评价,如才德兼优,守己爱民,政绩卓著,老成练达等。


    而且黄婉婉的姨父在年后就会是扬州府辖下的泰州同知,泰州是散州,同知为从六品。


    黄婉婉仰头看着李霁,又问道:“官人,姨父他怎么了?”


    李霁笑着回道:“娘子放心,真的没事,我也真的只是问问而已。”


    黄婉婉微微撑起身子,犹有红晕的俏脸却瞬间如火烧。


    原来她俏脸枕的位置,留有一小片口水,方才脑子里有好一会儿是处于混沌状态……


    李霁笑着打趣道:“没事,我不嫌弃娘子的口水。”


    黄婉婉羞赧地轻轻拍了一下他胸膛,赶紧用手去擦。


    可刚擦了一下,动作便又停了下来,那里有一道棱形的疤痕。


    黄婉婉轻抚着伤疤,低声道:“官人,当时一定很疼吧……”


    李霁见娇妻又要伤感,翻身将她盖过,笑道:“一点儿也不疼,好了,娘子我们继续……”


    黄婉婉双手抵在他胸前,软语求饶道:“官人……我……我不行了,歇息吧!”


    李霁俯身在她耳边,轻声低语道:“娘子你是美了,可你家官人我还没够,我决定了,明晚让佩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