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凯旋回京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平阳知府黄嘉善笑问道:“光风贤弟不如住到府衙去如何?你我二人也好继续促膝长谈。”
一番交谈下来,两人已经称兄道弟,其实黄嘉善已四十多岁,年纪是李霁的两倍。
但是因为李霁与其同乡好友周如砥为同年,便以同辈而论。
李霁婉拒道:“多谢黄知府盛情,然明日一早,我就得启程赶路,尽快与李总兵和梅御史他们会合,圣旨已经限期我等还京。”
在与梅国桢分道前,京城又下发了一道催促的圣旨,限期一个半月时间务必回到京师。
黄嘉善闻言,拱手道:“既如此,大事为重,耽误不得。光风贤弟为国事奔波,好生休歇。”
李霁回礼道:“多谢黄知府,待令爱与季平兄爱子喜结连理之时,在下若在京中,定登门道贺。”
季平是周如砥的字,两人的儿女已经订下婚约,就等择期完婚。
黄嘉善笑道:“这是最好不过了,待小女完婚之时,能得光风贤弟祝福,是他们的荣幸,在此先行谢过。”
黄嘉善说罢,便准备带人离去,不再打扰李霁。
这时,平阳府同知揖礼对李霁说道:“李谕德,方才在城门之时绝非有意冲撞,万望海涵。”
李霁淡淡回道:“黄知府方才谈及为政之道,爱民乃是首要,我虽非御史,但亦有弹劾之权,还请阁下思量。”
平阳府同知忙回道:“适才听府尊与李谕德交谈,受益颇多,一定自省。”
李霁不再理会他,这种人口上说改,心底如何想,只有天知道。
黄嘉善微微皱眉,看了眼身边的同知,但现下不好详问。
待知府黄嘉善等人离开后,赵志良赶紧给李霁他们张罗客房。
他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李霁住过的客房,以后价格要翻三倍,不,五倍!
六元及第状元住过的房间,谁想沾一下文运,就得老实掏钱!
李韬看了眼楼上后,对大舅父赵志良的合作伙伴傲然说道:“伍员外,以后咱们晋雅楼这个雅字,绝对名副其实了,你说对不对?”
伍员外笑着回道:“那是自然!谁敢说不雅?方才李谕德还对咱们山西过油肉和蒸肉均是大为赞赏,以后它们都是我们酒楼的招牌菜!”
同时,伍员外心道,要是能再帮题个匾,那更再好不过了。
伍员外的儿子也点头道:“对,李谕德就吃得不错,马上给厨子加月钱!看看谁还敢说咱们山西菜不入流,上不得台面?”
李霁确实觉得味道不错,但主要还是饿的。
在宁夏镇平叛的日子且不去说,现在急赶着回京,一路上都没能好好吃顿饭。
李韬狐假虎威道:“刚才黄知府请李谕德去府衙住,他为什么没去?就是想把好处留给我们自家人。”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虽说以前堂弟与我们本家有点小矛盾,但我二叔终究是他爹,他心里自然是向着我们李家的。”
要是李霁听到他这番话,非得给李韬一个大嘴巴子不可,谁跟你一家人?
伍家父子连连点头,不管别人怎么评说李家,可李家就是实打实地沾到了光嘛!
而且李霁还是愿意接触李家人的,证明其中关系并不是传言中的那般恶劣。
第二日一早,李霁等人就继续启程赶路。
十月二十日,在太原府与李如松和梅国桢等人会合,然后继续往京师赶去。
冬月十二日,李霁等人终于抵达京郊。
虽然已经抵达京郊,但是平叛凯旋还朝有一整套流程,都得按照礼制一步步走,少说也得花十来天的时间。
之前已有露布飞捷先抵达京师,朝廷已经做了凯旋仪式准备。
李如松在京营将领的安排下,将部队暂驻京郊。
随后派副将携带“军功册”(详细记录各级将士战功)、“战利品”(叛首信物、叛军旗帜等)入城,向兵部、内阁汇报。
冬月十三日,内阁次辅张位和兵部尚书石星任“迎劳使”,携慰劳谕旨,率礼部、鸿胪寺官员及京营将官,于德胜门外迎接凯旋将领。
凯旋仪式空前宏大,除张位和石星率众多文武官员出迎外,京师的百姓也多集于德胜门观礼。
主将李如松跪接慰劳圣旨后,与李霁等人在迎劳使的引导下,先行入城,于驿馆暂歇。
冬月十四日,主将李如松率李霁等核心平叛文武官员赴太庙(皇家祖庙)、社稷坛(国家象征),按“三献礼”(初献、亚献、终献)举行告祭仪式。
告祭过程中,主将需跪读“告捷文”,陈述平叛经过与成果,感谢列祖列宗庇佑。
告捷文很是拗口,李霁和梅国桢在一旁看着无法发作的李如松,不禁都轻扬嘴角。
只怕此刻李如松已经在心里狠狠问候写告捷文的官员,以及那官员的祖宗十八代。
告祭完毕后,会将部分战利品(如叛军旗帜)供奉于太庙,象征“以功告祖”。
果然,李如松一回到驿馆,便气道:“哪个酸儒写的告捷文,又长又酸,就该狠狠给他二十军杖!”
梅国桢轻咳一声,戏谑道:“这个得问光风了,告捷文约莫是翰林院某位词臣写的,光风不妨以文风猜一猜,是你哪位同僚的大作。”
李霁双手一摊,一脸无奈地回道:“这我可没法猜,翰林院的同僚我都认不全。再说了,这告捷文也有可能是礼部祠祭司的官员写的嘛!”
别说李霁猜不出,就是知道也不能说,万一李如松找人家麻烦怎么办?
这事别人不敢,换李如松可说不准,哪天他真能找上门去。
因为今日李如松读告捷文时,有两处词句读错了,出了点儿小丑,要不然他不会这么气恼。
不过听出来的主要还是当时在他身边的李霁和梅国桢二人,李如松倒不担心会传出去。
要是被传出去,找人算账简单得很,肯定是二者其一,两个都不承认的话,便两个一起算账。
李如松这家伙现在圣眷正浓,可不能随便惹。
李如松灌了口茶水,冷哼道:“你们文官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非要说得旁人听不懂,才觉得显出了自己的文采,酸!”
梅国桢赶紧背手看向窗外, 因为起初他与李如松合作时就是这样,行文一堆之乎者也。
李如松岂能忍?找到梅国桢就是一顿喷。
李霁也赶紧回自己房间休息去,这一天繁琐礼仪下来,累人得很,跟骑几十里马有得一拼。
而且明天还有最为重要的献俘礼,这是整个凯旋仪式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