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离间(二)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李霁入城后,便直接到守备署去。
因为良田堡也有一些原本宁夏城内的百姓,于是李霁用餐的同时,命良田堡守备将人都聚集起来。
用过饭后,良田堡守备便已全部将人聚集到守备署的院中。
李霁看着二百余名原本住在宁夏城内的百姓,开口道:“大家无须紧张,你们之中有去过城内总兵府的人上前一步。”
李霁懒得浪费时间,现在宁夏城已经被团团围住,没有了奸细,传递消息已经不像以往那般容易。
李霁话音刚落,有四十余人缓缓上前。
李霁对那四十余人,又开口问道:“你们之中可有人真正进过总兵府?”
大部分人都是连连摇头,总兵府可不是谁都能随便进的。
但李霁还是看到其中有三人在定定看着他,应该是有进过总兵府。
于是李霁将他们带入正堂,随后又问他们曾经是怎么进的总兵府。
其中一个名叫李登的卖油郎,引起了李霁极大的兴趣,李登负责给总兵府送了将近两年的菜籽油。
卖油郎李登瞎了一目,有一足也是微瘸,三十余岁的年纪。
李霁让另外两人暂时先出去,请卖油郎李登坐下后,温声问道:“你家中还有哪些人?”
坐在椅子上的李登十分拘谨,小心回道:“回大人话,草民父母都已离世好些年了,妻子也在前年因病去世,现在只剩草民和一个十四岁的儿子。”
李霁点点头,又开口问道:“你儿子也在外面?”
李登回道:“回大人,是的,我和儿子本来挑着油到南边来贩卖,叛军关闭城门后,才回不了家。”
李霁微微颔首,直接开口道:“李登,你可愿为朝廷效力?”
李登不止是宁夏城内的百姓,他的形象也很容易使城内的叛军放松警惕,躲过盘查。
李登抬头结巴道:“效……效力?”
李霁点头道:“对,为朝廷效力!官军虽然已将叛军包围,但是强攻会付出极大伤亡,所以叶总督希望有个人能到城中送两封书信。”
李登又小心问道:“大人,可是劝降的书信?”
李霁回道:“也算是劝降的书信,你听过离间计吗?书信主要是离间叛军头目。”
看了一眼堂外,李霁又道:“当然,此事会有一定风险,我们遵从你的意愿,我觉得你比较合适,若能为朝廷效力,无论结果如何,朝廷均会给予封赏。”
李登双手搓着粗布衣摆,沉默良久。
微微转头看了眼堂外后,李登对李霁问道:“大人,如果我死在城内,我儿子会得到什么封赏?”
李霁肯定地回道:“不说金银这些,叶总督会上奏朝廷给予相应官职,令其衣食无忧。”
顿了顿,李霁又道:“但若你应允,我不希望你抱着必死之心去。”
李登擦了擦双手手心的汗后,咬了咬牙,回道:“我愿意去!但是请大人一定要保证遵守承诺,将封赏给到我儿子。”
李霁点头道:“放心,三边总督叶部堂和我,以及另外一位监军御史共同保证,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替你们请到封赏!”
李登低头拱手道:“多谢大人,我愿意去!”
李霁点头又道:“好,带上你儿子一起随我去见叶部堂,中间具体的环节我们会一一同你说明。”
随后,李霁带着李登父子快速赶回了宁夏城南面的大营。
在良田堡便寻到卖油郎李登这个人选,属于意外之喜。
叶梦熊看着李登,微微颔首,他这个形象确实会令城内叛军放松警惕。
“李登,若你入城后会如何接近总兵府?”叶梦熊开口问道。
李登看了眼李霁,才回道:“回总督大人,草民在城内家中的屋顶隔层还藏有十六七斤的油,而且总兵府的好些下人也见过我。”
刘东旸等人屠戮焚烧的是巡抚衙门,总兵府在张维忠自缢后,大多数的下人都保留了,后来刘东旸和许朝都住了进去。
叶梦熊和梅国桢对视一眼,现在城内各种物资都十分匮乏,油是不错的敲门砖,李登认识总兵府的下人也是有利条件。
叶梦熊点头道:“好,你能为朝廷效力,本部院定会向朝廷奏明请赏。”
李登闻言就要下跪磕头,叶梦熊制止道:“不必,具体实施环节让梅御史和李谕德告知你,切记务必要小心。”
李登谢过叶梦熊后,小心落座,李霁和梅国桢详细地交代他如何送信离间,以及见到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说辞。
一个时辰后,李登擦了把额头上的细汗,开口道:“草民都记下了,一定尽力做好。”
梅国桢点头说道:“虽说有一定危险,但只要你将我们二人教你说的话都记好,他们应是不会伤你。”
据薛永寿交代,此前魏学曾派入城劝降的家丁叶得新和张杰只是被关押,并未遭杀害。
李登连连点头,不过紧张还是难免的。
李霁在一旁开口说道:“你先去与儿子道个别,心情放轻松些。”
随后,帐内一名叶梦熊的亲卫便将李登带了下去。
李霁和梅国桢两人则在大帐之内开始分别写信,梅国桢写了两封信,是分别给刘东旸和许朝二人。
李霁也写了两封,全都是给哱拜他们看的。
叶梦熊在一旁看过四封信的内容,捻须微笑点头。
梅国桢拿起李霁写的其中一封信看过之后,也不禁微微一笑。
这一封信比较特殊,是李霁代刘东旸写的。
梅国桢打趣道:“难为光风了,这字迹谁敢相信是李六魁手书!”
刘东旸是个大字不识多少的底层军士,李霁故意将字写的歪歪扭扭,其中还有好些错别字,不过大意还是能读懂。
叶梦熊也笑道:“但确实是李六魁亲笔嘛,一样值好些银子。”
李霁对此摇头一笑,随后命人拿来三张油纸,将四封信分作三份包好。
李霁和梅国桢拿着信又找到卖油郎李登,哪封信该交给谁,出扬的顺序刚才都已经跟他说明。
李霁将信递给李登,同时说道:“李登,一定要记好绑在油纸外的绸布颜色代表谁。”
李登接过三份油纸包裹的信件,点头回道:“两位大人放心,草民都记下了。”
李霁轻轻拍了拍李登儿子的肩膀,说道:“请你父亲小心,也祝他能成功。”
李登十四岁的儿子看着父亲,带着哭腔说道:“阿爹,一定要小心,儿子在城外等着阿爹。”
李登摸了摸儿子的脑袋,笑道:“好,等着阿爹,阿爹还要看着你成家。”
九月十二日夜,下了一扬不小的雨,南门瓮城上的官军冒雨发动夜袭,奋力突破两道城垛矮墙,不过仅一刻多钟便被叛军击退。
在那一刻多钟里,除了有几个中箭的官军摔下城墙之外,还有一人被悄然吊入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