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黄河岸边谈交易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但是卜失兔部这次竟几乎倾巢来犯,兵力最后近达三万骑。
叶梦熊又紧急调了所有苗兵至南岸,由游击龚子敬率领,驻守于灵州城附近。
灵州城既是大后方最为重要的城池,同时也是指挥中心。
而蒙古卜失兔部南下之速度也大出李霁等人的预料,八月初九日便已经越过沙湃口。
卜失兔的前锋部队由庄秃赖和土昧铁雷率领,一路杀至砖井堡、小盐池和安边一带。
叶梦熊又命麻贵立即率骑军堵截,同时请李如松派遣部分骑军回援南岸。
李如松麾下带有三千余辽东铁骑,乃是大明最精锐的边镇骑军。
李如松本想亲自率军回援,但是被叶梦熊强行按下,请他继续镇守宁夏城北面。
为此,中间还闹下了矛盾。
李如松为提督讨逆军务总兵官,叶梦熊这个三边总督能节制他的地方不多。
李如松骄横的性格连魏学曾都不卖面子,更何况刚上任不久的叶梦熊。
李如松根本不听从叶梦熊的调令,一定要亲自领兵回南岸。
给的回话也很干脆直接:整日蹲在宁夏城外,看着宁夏城的城墙很是烦闷,要亲自会一会蒙古鞑子!
接到回话的李霁等人都是一阵头大,而且只怕此刻李如松已经在南返的路上了。
叶梦熊看向梅国桢,开口道:“梅御史,还烦请你前往劝阻一番,北面仍有巨大威胁,著力兔部随时有可能率军南下,若与叛军内外合流,北面会导致瘫痪!”
萧如薰的阻击只能进行干扰,以现下的兵力根本无法完全拦截。
只是著力兔忌惮若南下不利,北返受阻的情况下,会遭受严重损失,不敢赌而已。
梅国桢一脸为难地回道:“叶部堂,李总兵的性情还需我多说吗?即使我前去,那也是万万劝不住的!”
说罢,梅国桢都有点微微脸红。
梅国桢确实也十分无奈,说他是监军,但是李如松是谁?监军形同虚设!
给皇帝递折子?根本就是石沉大海,朱翊钧对李如松简直偏袒得没边!
在率军赶来宁夏镇的路上,梅国桢就与李如松多有小摩擦。
叶梦熊闻言,也不禁咬了咬牙,心底埋怨皇帝怎么派了这么个大爷来这里,还授予了提督军务总兵官衔。
再能打仗又如何,根本指挥不动!而且来到宁夏镇后,也没打出像样的仗不是?
要是李如松知道叶梦熊的想法,非得指着他鼻子骂不可。
大概就是老子天天蹲在城外,哪里有仗打?
这时,李霁看向两人开口道:“我去试一试吧,总得有个人去。”
现下宁夏城北面防线,均是李如松带来的各镇兵马,没有他这个提督总兵坐镇,万一出什么状况,真会大乱。
李霁自然也没信心能劝住李如松,但叶梦熊不可能去,梅国桢又不愿去,便只剩他了。
叶梦熊点点头道:“那就劳烦光风你跑一趟了!”
叶梦熊自然也不觉得李霁能劝得住,但是李霁去劝了,万一北面出现任何意外,便不能算自己指挥调度失当。
李霁渡过黄河后,便在黄河边等着。
若李如松已经带兵前来,意思一下即可,反正又劝不住,跑那冤枉路做什么。
果然,李霁在黄河渡口才等了不到一个时辰,便见李如松带着两千余骑赶至黄河渡口。
李如松一见到李霁,便明知故问道:“李谕德在此做什么?”
李霁直接回道:“自然是在此等李总兵,然后请你回去继续镇守宁夏城北面防线。”
高坐战马之上的李如松轻笑一声,一边把玩着马鞭,一边笑问道:“李谕德!李监军!你凭什么?不会凭咱们都姓李吧?”
李霁笑着回道:“全天下姓李的多了,我可没那么大面子。”
李如松又轻笑道:“那你还跑到这黄河边赏什么景?”
李霁身边的李康翻了个白眼,这个李总兵是真狂妄,家里有权有势,皇帝偏袒,便什么人都不放眼里。
李霁回道:“如今战情紧急,哪里有心思赏景,只是略尽义务而已!”
顿了顿,李霁又继续道:“我知李总兵不怕朝堂言官弹劾,跟你说什么大局为重也是班门弄斧,纸上谈兵。但是李总兵应该为令尊的处境想想,为李氏想想,须知过犹不及!”
李成梁虽已被弹劾致仕归乡,可是弹劾他的奏章依然没有停过。
李如松闻言,咬了咬牙,寒声道:“你此话是什么意思?威胁我李家?”
李霁抖了抖袖,回道:“李总兵这是什么话,我何来的资格?”
李如松冷哼一声,一挥马鞭喝道:“那就站一边去!”
李霁点了点头,还真带着李康往旁边走去,乖乖让道。
李如松打马前行,突然勒转马头,看着李霁问道:“你说完了?”
李霁点头回道:“说完了!待李总兵过河之后,我便随后回去向叶部堂复命,我劝过了,没劝住,他定然会理解!”
李如松闻言笑了,又打马到李霁面前,笑问道:“还真有意思!听说是你亲手射杀哱拜的义子哱云?”
李霁摇了摇头,回道:“不算,我只射了两箭而已,后面他就成了靶子,身上插满箭矢和镶嵌十几颗弹丸。”
李如松扯了扯嘴角,往黄河南岸看了一眼,突然说道:“我可以听你劝,但是你得答应我一要求!”
轮到李霁一愣,他就没打算能劝住李如松,而且劝他乖乖坐镇宁夏城北面防线也仅是预防万一。
李霁皱眉说道:“李总兵且先说说看,我若办不到,你还是过河去吧!”
李如松摇了摇手上马鞭,笑道:“一个月之内,帮我的部队改造三百支鸟铳,我还要那种燧石激发的。”
李霁摇头回道:“不可能!以现在军匠们的速度,哪怕只帮你改造,一个月也改造不了三百支。”
李如松俯身又说道:“二百支!”
看来李如松真的很喜欢燧发枪,竟然愿意放低身段,一改骄横脾气,在这黄河边与自己谈起了交易。
见李霁不回话,李如松脸色黑了下来。
李霁沉吟片刻后,终于回道:“要绝对保证机括和铳管质量可靠的情况下,只能勉力改造出一百五十支,相信李总兵也不会拿麾下军士性命当儿戏!”
李如松紧盯着李霁的脸色看了好一阵,点头道:“好!一月之内要交付我一百五十支!”
随后转头对李宁命令道:“你率军渡河回援南岸,面对蒙古鞑子不可丢我辽东铁骑颜面!”
李宁拱手领命,他常年跟随李如松的父亲李成梁征战,如今自然接着追随李如松,属于李家军事集团中的核心将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