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未雨绸缪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在叛乱之初就与哱拜等人暗中勾结,而随着朝廷不断收复黄河北岸的军城堡寨,便悄然隐去那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绝不止吴世显一人。
有些人是牵连没有那么深,官职也更低,不易被察觉。
而且当初的三边总督魏学曾主张怀柔招抚,为稳定大局,他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去细查深究。
魏学曾深知军士反叛之根源,他怀以仁心,就如同对待城内的百姓一般,只要及时地悬崖勒马,魏学曾愿意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
李霁还记得,魏学曾在兴武营城头上有问过,叛军已经被围困于宁夏城,还有人愿意助他们,到底是何原因。
魏学曾当时心底一定很失望,因为他已经利用自己手中的权柄,甚至冒了巨大风险,给到了这些人回头的机会,但仍有人不愿领情。
李霁敢肯定,如果当初吴世显早早肯私下与魏学曾坦白,结果会比如今好得多,魏学曾不止替他求情,甚至给予赎罪的机会。
来保和吴世显等人,当初得以被圣旨嘉奖,便是魏学曾上书朝廷,吴世显也因此升任都司。
魏学曾已经被锦衣卫押送回京问罪,李霁不禁替这个具有仁心的老人担忧。
如今吴世显作为潜藏奸细被揪出,怕是魏学曾的处境不会太好,皇帝朱翊钧的心胸气量实在算不得宽广……
李霁看着吴世显,缓缓开口道:“吴世显,你的下扬已经不必多言,你当初蒙蔽确庵公,得朝廷嘉奖并升迁,而后竟暗通贼寇伏杀他,罪无可恕!”
叶梦熊看了眼李霁,立刻会意,李霁是在帮魏学曾减轻罪责。
重点:吴世显潜藏很深,魏学曾也是被蒙蔽,还遭伏杀险些丧命。
叶梦熊点头道:“不错!确庵公也曾暗查军中奸细,然你吴世显潜藏日久,勾结逆贼,今日便令你伏法!”
吴世显自然无言以辩,头颅埋得更低。
梅国桢的目光在李霁和叶梦熊二人身上打量了一下,也瞬间明白二人话中用意。
思忖了片刻,梅国桢将头微微转向堂外。
李霁和叶梦熊对视一眼,魏学曾能否与此事尽量切割,梅国桢的态度有一定份量。
李霁又开口道:“吴世显,此次叛军除掘堤坝之外,还有何目的?”
低着头的吴世显回道:“土文秀当夜还让我放了四人突围,至于他们想做什么,能否出去,这个我也不知道。”
来保与吴世显等人的部队,主要负责守卫修筑的拦水堤坝,外围一些还有数万大军合围。
但是外围部队没有上报擒获可疑人员的消息,那么那四人应是混出了包围圈。
李霁和叶梦熊等人不用猜,也知道这是叛军想联系援军,南岸就还有哱奕襄和土文德等人领着一定数量叛军游曳。
叶梦熊又问吴世显道:“叛贼应是联系了很久援军,你可知他们主要联系哪些人?”
吴世显回答道:“土文秀他们至少在四月中旬便已经开始四处求援,或在更早也未可知。我知道的便有著力兔部落,卜失兔部落,还有切尽黄台吉的妻子那边都派了人。”
切尽黄台吉是蒙古鄂尔多斯(袄儿都司)部的黄台吉,又作忽图克台彻辰·珲台吉,孛儿只斤氏,是吉囊之孙,华台吉之子。
他驻牧于黄河河套西部,曾多次受叔祖父俺答汗派遣举兵伐瓦剌、吐蕃等地。
还促成了俺答汗和明朝封贡,被明穆宗朱载坖封为指挥佥事,后升任指挥同知、龙虎将军。
切尽黄台吉积极主张与明朝建立和平贸易关系,为鄂尔多斯部争取到红山、清水营等互市地点,促进了蒙汉经济交流。
他多约束周边蒙古部族与明朝发生军事冲突,不过切尽黄台吉已于万历十五年去世,如今他所属部落的事务多由其妻子主理。
卜失兔则是鄂尔多斯部济农,孛儿只斤氏,是吉能之孙,布延巴图尔鸿台吉的长子。
切尽黄台吉与卜失兔是同宗近亲,属叔侄关系,还是在切尽黄台吉的辅佐之下,卜失兔才得以继承鄂尔多斯部济农之位。
卜失兔也驻牧于河套及以西地区,起初与明朝关系和谐,但后来因封赏不均,双方兵戎相见。
万历十五年,卜失兔与明军两次开战,损失惨重,本人受伤,爱女被俘,自此与明朝结下大仇。
李霁、叶梦熊和梅国桢三人微微点头,对于哱拜向鄂尔多斯部卜失兔求援并不意外。
仇人的仇人是最好的结盟对象。
甚至哱拜与其有杀父杀兄之仇的土默特部求援,李霁等人都不会意外。
在宁夏镇周边,有蒙古右翼三大部落,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永谢布部族。
著力兔部落便属多罗土蛮部,多罗土蛮部(又称多罗土蛮万户)又属于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之前,魏学曾命北面的萧如薰重点防备关注的便是著力兔部落,以及鄂尔多斯部。
卜失兔是鄂尔多斯部济农,实力远胜著力兔,是为最大忧患。
叶梦熊看着吴世显,开口道:“你活不了了,至于你的亲族,须由朝廷发落。”
说罢,叶梦熊又沉声命令道:“传本部堂令,将勾结逆贼的吴世显斩首,以警示各镇!”
叶梦熊如今节制三边军务,又有御赐尚方宝剑在手,杀一个勾结逆军的奸细自然不需要请旨。
待吴世显被押出处决后,李霁又开口道:“叶部堂,还请回调部分兵力至南岸,以未雨绸缪!”
哱拜义子哱奕襄和土文德除了游曳南岸,应该也是主要负责接洽联络草原各势力。
而如果其他草原势力应邀援助哱拜,在受萧如薰所阻的情况下,又欲快速南下,极有可能绕过平虏城。
宁夏城周边有重兵,他们未必会直接前去,而兵力空虚的南岸后方就是第一选择。
平虏城与延绥的中间地带一向兵力空虚,地势虽不如其他地方平坦,却可东南而下至南岸后方。
李霁的建议,叶梦熊与梅国桢都表示同意。
果然,八月初六日,萧如薰急报,卜失兔部至少两万骑绕过平虏城南下。
萧如薰兵力不足,只能干扰延缓卜失兔部的行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