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飞语再起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随后叶向高给李霁安排了书案,同时给他讲了些在内阁之中的主要事务和规矩。


    文书房中协理政务的翰林官员,每日主要工作便是对某些奏章先进行简单票拟,随后呈送给阁老们审阅。


    这要求翰林官员们熟悉朝廷各项政策法规,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判断力。


    大明朝每天有无数事务需要处理,若只靠四位阁老去票拟,即使他们一天十二个时辰不眠不休也干不完。


    再说了,这么干非得把人累死不可,谁还干什么阁老?


    所以,四位阁老们亲自票拟的均是些较为重要的政务。


    其次是负责内阁各类公文的收发、登记、分类和存档,确保公文流转的准确与及时。


    同时,对各地呈送的奏章进行初步筛选和整理,挑出重要事项呈交阁老审阅处理。


    杂吏们是不能看奏章的,只负责跑腿。若谁都能随意翻看,这内阁中枢还有什么权威?


    再一个就是作为内阁与六部等中央衙门的联络人,传达内阁的指令和意见,同时将六部的执行情况和问题反馈给内阁,保证朝廷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工作协调。


    还有一项便是诏令起草与审核,这就要求翰林院官员具有出色文采和一手好书法,同时得对国家典章礼仪和制度都十分熟悉,丝毫不容出错。


    这属于专业对口,毕竟能进入翰林院的人,都是经过科举考试层层选拔出来的顶尖人才,且有时某些诏令的起草也会在翰林院。


    新人刚开始上班,通常都是比较轻松的,会给几天适应期,去看去听,李霁便很好秉承这一态度。


    一连好几天,李霁都是负责对送入内阁的奏章进行筛选分类和整理,同时进行一些抄写归档工作。


    相比在翰林院史馆,忙上一些,但也有限。


    当然,在内阁中能接触到的事务不是在史馆能比的,因为这里接触到的都是实时政务,即使有时间滞后性,最长也不会超过两个月。


    月底休沐,李霁在福临门酒楼宴请诸多新同僚。


    内阁不同于其他衙门,作为权力中枢,一刻也不能停止运转,所以休沐也得轮着来。


    朱国祚、李廷机、方从哲、叶向高四人都约好了似的,都与同僚轮换了一下,同在这一天休沐,一起赴了李霁的宴。


    并非是李霁霸气外露,使众多大才都对其好感倍增,纷纷想与其结交,而是因为四人算起来确实与李霁有渊源。


    万历十一年的会试总裁,乃是时任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余有丁。


    而副总裁正是当时掌詹事府、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许国。


    许国也是在万历十一年任会试副主考结束后,便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虽然通常当科进士主要将主考官视为老师,但见到副主考自然也要执弟子礼,也要称老师,只是关系没有那般亲近罢了。


    论起来四人与李霁是同门师兄弟,他们共同的老师许国,正位列内阁中枢次辅。


    余有丁已于万历十五年逝世,那么许国便是朱国祚等人仕途上的唯一老师。


    现在谁人不知李霁乃是许阁老的得意门生?所以四人天然对李霁抱以好感,且李霁为人谦逊平和,又极易相处。


    朱国祚饮了两大杯甘薯酒后,赞道:“此酒口感醇厚,味道香味奇特,还带些许甜味,滋味甚好!”


    李霁笑道:“非是自夸,愚弟酒量尚可,也不敢饮太多,此酒后劲有些大,兆隆兄还是饮慢些。”


    现在是叙私谊的宴饮,自然以字相称,而且近半个月相处下来,李霁与四人已逐渐相熟。


    方从哲却笑道:“光风你说还有更烈的,下回记得带烈的给我,此酒适合我。”


    方从哲祖籍虽是浙江,但其实生长于直隶顺天府,所以口味习俗都是北人作风。


    叶向高闻言笑道:“汝愚这话说的,好酒可不只适合你,光风阔绰,干脆给我等都送上一些,既是同门又是同僚,我等便收下这盛情。”


    好家伙!都开始敲竹杠了,其他几人都跟着发出爽朗笑声。


    李霁笑着回道:“此酒愚弟手上确实不多了,待十月之后,有新酒运至京师,便给诸位仁兄送去。”


    众人笑着点点头,继续推杯换盏。


    一杯酒下肚,李廷机缓缓开口道:“这京师之中最近新传的飞语,诸位都听闻了吧?”


    万历年间的飞语可谓是大行其道,加上言论相对自由,根本无从禁止。


    大明京师又是政治中心,时常就有人通过传播飞语制造舆论,诋毁政敌。


    李霁自然也听说了,且那飞语还与自己有关。


    当时还未知内容时,李霁汗毛都竖起来了,实在是怕了这玩意儿,好在攻击的不是自己。


    最近流传的飞语,不知是何人作了“十子”“八犬”“三羊”的排名分类榜单,开始在市井之中流传议论。


    “十子”为十位君子,君子自然是德行良好之人,领头的是邹元标,这位仁兄刚正无比,早出了名的。


    万历五年因上疏反对张居正夺情,被廷杖八十,腿都给打瘸了,之后谪戍都匀卫。


    张居正死后,他才被起用,任吏科给事中,可后又上书触怒皇帝朱翊钧,被贬为南京吏部员外郎,不久称病归家去了。


    “十子”排第二的叫雒于仁,就在去年十二月,他上《酒色财气四箴疏》。


    这一疏相当于指着皇帝朱翊钧的鼻子,骂他沉溺于酒、色、财、气,言辞极度激烈。


    后果自然是革职为民,回家吃自己的,不过这一疏之后,雒于仁声名大噪,天下闻名。


    当然,一同天下闻名的还有朱翊钧四大不良“嗜好”。


    雒于仁便是那位令朱翊钧一想起就要砸御瓷杯碗,恨不得砍其脑袋的大理寺评事。


    让你评事,你评皇帝?有种!愿称你为万历一朝最强喷子!


    李霁竟也被评为“十子”第三,他当时有些懵,不过看到其中一个榜单,便有些明悟。


    犬和羊一听就知道在骂人,“八犬”为赵卿、洪声远、张程、蔡系周、胡汝宁、陈与郊、张鼎思、李春开。


    “三羊”分别是杨文举、杨四知、杨文焕。


    随着飞语的流传,还有歌谣传唱,“若要世道昌,除去八犬和三羊”。


    更巧合的是,这些飞语和歌谣,均是在杨文举从南直隶督理赈灾回京复命后开始流传。


    李霁可不觉得自己有资格与邹元标和雒于仁这个最强喷子排一起,将自己放进榜单应该是为了去衬托“八犬”“三羊”中的某一个。


    至于衬托谁,看看李霁最近干过什么差事便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