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盛名所累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虽然不像之前那般抢皇帝朱翊钧的风头,可一想这事估计又要起风波,不免有些发毛。


    李霁也猜测过会不会又是恩师许阁老,但一想又觉得不太应该会是他。


    建言立储,给朱常洛造势,许国会用这种手段,但攻击政敌,搞某个官员,想来他是不屑于飞语这种手段的。


    身为堂堂内阁次辅,建极殿大学士,自然是要用政治手腕去搞定。


    方从哲看着李霁,笑道:“自然有听闻,光风还是十君子之一!”


    叶向高也笑道:“可不是,我倒也想往榜单上挤,可惜人家不知道我是哪个!”


    李霁闻言,苦笑道:“诸位仁兄就莫要取笑愚弟了,我有何资格与那些个人物并列,事情到底如何,诸位不是心中都有数吗?”


    说罢,李霁提杯闷了口酒。


    虽是好名,可人怕出名猪怕壮,还是低调些的好,自己刚回京就得以入内阁协理机务,肯定有人在眼红的。


    朱国祚转动着手中酒杯,缓缓开口道:“我还听到个消息,算是与流传的飞语相关吧。”


    李霁等人闻言,忙看向朱国祚。


    “听说户要改吏!”朱国祚又继续说道。


    杨文举如今的官职为户科给事中,户改吏,便是吏科给事中,六科之中吏科为第一,这是要擢升。


    都已经被弹劾了,还要擢升,朱翊钧这是要保杨文举,准确的说是在保全首辅申时行的面子。


    李廷机摇头冷笑道:“还真是老天保佑?”


    六月中旬到七月间,东南下了好几扬大雨,南直隶和浙江的旱灾大大缓解,若没有这几扬大雨,南直隶说不定真会出事。


    李廷机话中的意思也很有玄机,老天既是指雨水,也指皇帝。


    李霁呼了口酒气,说道:“愚弟我刚回京,只希望老天保佑,莫要将我卷进去。”


    李霁的这个“老天保佑”,自然也是意有所指。


    四人闻言都不禁微微一笑,他们身在内阁中枢,其实都多少知道李霁当初离京,并不是皇帝特赐假期回乡省亲那般简单。


    方从哲又笑着对李霁道:“光风不必忧愁,矛头又非指向你,再说了,能与邹尔瞻和雒少泾同列一榜,何其有幸也,来,多饮两杯!”


    李霁也不再多想,且看事情发展吧。


    时间进入八月,临近中秋,飞语越传越广,市井之中“若要世道昌,除去八犬和三羊”的歌谣也到处传唱。


    杨文举果然在中秋之前升任了吏科左给事中,顿时满朝哗然。


    对此大为不满的部分言官和某些官员,均纷纷上本弹劾杨文举,但皇帝全部留中不发。


    皇帝朱翊钧心中对言官和朝臣们一直有气,今年更甚。


    因为雒于仁上疏事件后,半数以上的言官和大臣借此再度发难,请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申时行看风向不对,只能硬着头皮劝说朱翊钧不如早做决定。


    朱翊钧还是用拖字诀,无奈表示明年就会决定,让申时行好生安抚朝臣,随后便继续躲在深宫之中。


    申时行还能如何?只得继续和稀泥。


    既然皇帝表明明年会做决定,朝臣们在申首辅的安抚下,便继续再等一年,这才暂时消停了小半年时间。


    中秋佳节,按例皇帝朱翊钧给四位大学士赐物,其中首辅申时行所得赐物,相比其他三位阁臣多了几件银器。


    意思不言自明,这是在表示对申大首辅的信任和倚重,也是在回击上本弹劾杨文举的官员。


    在弹劾杨文举的奏本中,已经有官员含沙射影,指向了首辅申时行。


    这是李霁与家人在京城过的第一个中秋,自然欢悦喜庆。


    而且还有一个喜讯,李康的妻子映荷也有了身孕,刘妈妈十分欢喜,李霁和李康都是他打小看着长大的孩子。


    黄婉婉来到京城不久,就将澄清坊的宅子给买了下来。


    既然在京城安家,当然不能一直跟人租宅子住。


    黄婉婉自己本就有着丰厚的嫁妆,来京城前,黄岚夫妇还不知道又悄悄给她塞了多少钱财。


    在回京的路上,李霁就曾看见黄婉婉的箱笼里有个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好些金箔和金锭。


    李霁暗暗算了一下,就那一盒子的东西,若只靠本份做官拿俸禄,难!


    所以,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吃软饭这玩意儿,确实是香!


    因为李康成了家,黄婉婉说要买下宅子的时候,李霁便找关系问了隔壁宅子的情况,是一名已致仕前吏部郎中家的。


    李霁打算给李康买下来,托人问了一下,对方一听是李六魁要买,二话没说,卖!


    澄清坊也是官宦云集所在,十王府、会同北馆和诸王馆便都在这一坊。


    澄清坊只隔着南熏坊便到宫城,算是真正的天子脚下。


    李霁现在入内阁协理机务,从东华门进入是最近最方便的,这里正好靠近东华门,比以前去翰林院上衙还方便些。


    给李康买下隔壁宅子后,在中间院墙开个门,还是那般的方便,如同一家。


    过完个喜庆中秋,李霁又要照常到内阁上衙。


    才刚到文书房内,方从哲和朱国祚就将李霁悄悄拉到一旁。


    方从哲眨眨眼,给李霁递过一本奏章,笑道:“光风,你看看,关于你的。”


    李霁一脸不解接过,随后翻开看了起来。


    朱国祚见李霁越看表情越委屈,在一旁憋着笑。


    李霁看完一把合上奏章,苦笑气恼道:“他一堂堂吏部都给事中,就没点儿正经事?”


    奏本是吏部都给事中张鼎思的,他也被列入“八犬”榜单中。


    张鼎思在奏章中大呼冤枉,说自己虽不敢与邹元标和雒于仁并列,可凭什么被人骂做是犬?一定是有奸人污自己名声,请皇上做主。


    确实,一开始张鼎思的名字并不在“八犬”榜单中,是流传过程中版本变换,将他给囊括进去了。


    张鼎思奏章中还指责李霁一后学晚生,无甚功绩于朝廷,却敢与邹元标并列一榜。


    被一后生压着不说,竟还被人骂作是狗,奏章之中,张鼎思言词激烈愤恨。


    李霁看完是既委屈又恼怒,常有飞语制造舆论攻击政敌不假,可谁会将这事摆上台面?


    你一吏科都给事中,又是六科第一科,还请皇上做主?你没病吧?


    这是市井飞语!一朝廷命官这般上奏,与市井泼妇骂街何异?


    还没等李霁缓过来,朱国祚也给他递了一本奏章,笑道:“光风,你是盛名所累啊!这里还有一本,内容差不多。”


    没完了?又是谁?人杨文举都没跳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