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董范之变(三)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董家本宅在几十里外的南浔镇,而范应期虽是乌程县人,但致仕归乡之后,却是寓居于归安县双林镇。


    南浔镇与双林镇相邻,距离并不远,两家因此交往密切。


    双林镇离湖州城相对较近,李霁等人便先赶去范家。


    李霁骑射娴熟,若骑快马,不用一天就能到双林镇。


    可钱顺德和沈孟化两人自矜文臣身份,不想也不会骑马。


    急的又不是李霁,便与两人一般乘坐马车前往,一行人在半夜才赶到双林镇。


    草草在官驿休息两个来时辰,第二日一早,李霁陪同钱顺德和沈孟化前往范家。


    到范家时,百姓们的阵仗果然不小,连李霁也暗暗吃了一惊。


    围在范家宅院外的百姓已有近千人,现下范家的大门前污秽不堪,门上有许多被石块砸出的坑,同时还贴着好些看不懂的符箓。


    有几名衙差被派到范家门外守着,此刻都掩住了口鼻,估计心里还不知怎么问候范家先人呢。


    之前李霁暗中派了三名随行衙差过来打探情况,他们穿着便服混在百姓之中。


    一名衙差看到李霁来到,悄然离开百姓队伍,小跑到他身前行过礼后,低声汇报打探到的消息。


    听过衙差的汇报,李霁皱着眉点点头,让他先行退下。


    又朝范家的宅院看去,不时有百姓往院内丢石头杂物,嘴里还在怒骂。


    钱顺德与沈孟化见李霁沉思不语,心道都到这儿了,不会转身走人吧?


    好在这时,李霁开口说道:“请二位与我一道前去吧。”


    两人松了口气,命衙差在前开道,往范家大宅走去。


    有百姓看到大批衙差前来,其中还有身着红色官袍的官员,与周边的人议论起来。


    没一会儿,百姓们就都转身看向李霁一行人,交头接耳议论。


    走近后,沈孟化率先高声道:“本官乃湖州知府,尔等聚众在此,已扰乱秩序,须得速速散去。”


    百姓们闻言便七嘴八舌地高声抗议道:


    “官府不为我们做主,我们就自己来讨公道!”


    “案子都判下来了,他范家为什么不退田产?”


    “就是!董家都退了,他范家是目无王法吗?”


    沈孟化再次大声道:“本府前来,就是调解此事,你们先行散去,官府自会给你们说法!”


    沈孟化话音刚落,百姓们更加嘈杂:


    “之前便是这般说,可结果呢?范家还不是不退?”


    “我们不信你们,我们要自己讨公道!”


    “他范家曾出了大官,你们根本就不敢管!”


    沈孟化连喊了几声肃静,欲继续说话,可百姓根本就不理会他,反而情绪激动地声讨官官相护。


    沈孟化见自己的话完全被百姓的骂声盖住,只得一脸无奈地转头看向李霁。


    昨日府衙同知等几名官员前来相劝,也是如此,甚至险些导致扬面失控,否则钱顺德和沈孟化也不会找到李霁。


    李霁拨开身前的几名衙差,高声道:“诸位!听我一言,我乃此次督理赈灾的李霁,请诸位听我一言!”


    前排的百姓听闻来人是李霁,低声与旁边的人议论起来,且李霁曾在城外巡视,有些百姓是见过他的。


    百姓的嘈杂声渐渐安静下来,李霁见状,心道自己还真有那么点名声。


    一名百姓高声向李霁问道:“状元公,你为了我们老百姓,可以捉董家人,可他们占了我们的田地,为何不管?”


    李霁环视了眼众多百姓,高声回道:“诸位,朝廷是有法度的,我的职事乃是督理赈灾事务,与之无关的政事,我无权干涉,还望大家理解。”


    “那请问状元公,今日又为何而来?”


    李霁又回道:“我今日乃是陪钱副使与沈知府前来,他们二位也是为诸位的事情而来,你们之中许多人的案件均是旧案,重审需要花费时间,官府并非不管。”


    又有人问:“状元公此话当真?官府会还我们公道?”


    李霁高声回道:“这是自然,今日我们前来就是来问询范家人,所以你们没有必要聚众在此,待沈知府理清脉络,定会逐一重审你们的案件。”


    见百姓情绪平复许多,沈孟化接过话头,开口道:“正如李修撰所言,案件重审需经核实,本府已然上报杭州巡抚衙门与按察司,望你们且先散去!”


    “若范家人跑了怎么办?”


    百姓们都在看向李霁,是在向他发问。


    李霁只得再次回道:“范家人不会跑,他们家宅就在这里,官府也会有人在此看着,大家尽可放心。”


    百姓又开始交相讨论起来,明显态度已然松动。


    李霁继续道:“大家谁人有相关案件的,请详细再写一份诉状递交,后续沈知府也能更快审结,若不会写字,可口述出来,由府衙书吏代写。”


    百姓们讨论了一阵后,终于有人高声道:“我们相信状元公,请一定为我们讨回公道!”


    有人愿意松口,其他人也接连跟随。


    沈孟化闻言,连忙安排了书吏当扬为百姓写诉状。


    李霁再次开口道:“大家稍后写了诉状,请先归家等候消息,现在让我们进去问询范家人,可好?”


    许多百姓应声同意,在衙差的安排下,去往一旁的几名书吏处排队,自己会写字或家里有人懂笔墨的也开始各自回家。


    钱顺德和沈孟化终于大大地松了口气,感激地看了眼李霁。


    因为范家的大门处太过脏乱,李霁等人转到了侧门。


    衙差上前叫了许久的门,都无人理会,最后只能找来梯子,让人爬上院墙命令范家人开门。


    过了一阵,门才缓缓打开,范汝讷在几名家仆的簇拥下来到侧门口。


    原本以为范汝讷被堵了几天,见到知府沈孟化该是如见到救命稻草般。


    却不想,范汝讷一见李霁等人,便气哼道:“沈知府,这些刁民围我家宅数日,你怎地才姗姗来迟,你断不可轻饶了他们。”


    李霁暗道好家伙!这范大祭酒家的长子,脑子被百姓的石头砖块给砸坏了?现在还敢是这种态度。


    果然,沈孟化闻言冷声道:“百姓为何围你们范家还需本府多说?你若还是如此态度,本府与钱副使和李修撰立刻就走,出了什么事,你范家自己担着!”


    自己堂堂一府父母官,几十里路赶过来,你范家不止态度轻视,竟还嚣张跋扈到如此地步?


    钱顺德看着范汝讷牙根都咬了起来,心底暗怒。


    于是也寒声道:“你范家不需要官府处理此事是吗?现在百姓好不容易散去,之后若再生事,本官先拿你是问!”


    这时一名范家奴仆小跑出来,在范汝讷耳边低语了两句,他皱眉沉思了片刻,才不情不愿地将李霁等人请了进去。


    李霁对这范汝讷印象极差,此人跋扈愚蠢,之前就曾到府衙寅宾馆闹了几次,若不是钱顺德和沈孟化在,他会立马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