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这鳖孙总能给人意外之喜。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朱元璋抛出自己的问题,就饶有兴致的看着秦牧,想看看这鳖孙会如何破局。


    如果秦牧对此事有解决之策,那他就变一变大明的税制又有何难?


    毕竟,他朱元璋,本就不是个在乎脸面之人!


    朱元璋之所以不愿意变更税制,只是因为税制牵扯的东西太多了。


    各方势力的角逐,官绅、百姓、皇室、宗室等等。


    如果不能一劳永逸的变革,那就不如维持原状。


    最起码,现在大明的税制也还过得去,基本上能满足大明朝廷的开销。


    老朱见秦牧许久没说话,还以为秦牧被自己给问住了呢,嘴上不由奚落起来。


    “怎么样?”


    “真以为有点小聪明,就敢小觑天下人啊!”


    “自古以来有两件事最难。”


    “第一件,让别人为你做事。第二件,就是从别人兜里掏钱!”


    “税赋税赋,就是要让老百姓为朝廷做事,还得为朝廷掏钱。”


    “可以说,税赋这件事,历朝历代都极为艰难!”


    “咱当年为了编修黄册,那可是把官兵全都派下去盯着。”


    “不说杀了个人头滚滚吧,但血也是没少流,这才有了咱大明今天的局面。”


    “你个鳖孙,刚巡查地方几天啊,就敢指斥朝廷的方针大计,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大殿上的人敏锐的发现了一个变化,那就是皇帝陛下不在一口一个“逆孙”的叫着了,开始称呼秦牧为“大孙”。


    由此可见,咱皇帝陛下的气消得差不多啦?


    就在众人以为此次论政即将结束,皇帝马上就要打发他们出去,然后关起门来“亲自教导”皇太孙之时,一直默不作声的皇太孙突然开口了。


    “老黄,差不多得了,咋还嘚啵嘚啵的没完了!”


    “我不是没对策,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对你们说。”


    “毕竟有些话,我能说明白,你们未必能听懂!”


    “这是代沟!”


    “时代的鸿沟!”


    老朱听到秦牧这般说,气得鼻子都歪了。


    “逆孙!”


    “咱给你一炷香的时间,你要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趁早给咱滚蛋!”


    秦牧闻言嘿嘿一笑道。


    “不用那么久,现在就可以。”


    “孙儿有一策,既可解百姓无银可用之窘境,又能保朝廷之税收!”


    朱元璋闻言不屑的撇撇嘴。


    “说吧,别卖关子了。”


    “再磨蹭一会儿,眼瞅着都要晌午了,咱还得管饭!”


    秦牧对着周围的太监说道。


    “来人,将大殿的所有窗户全部遮上!”


    一众太监习惯性的看了眼皇帝,见到皇帝陛下吵着他们点了点头,这才依照秦牧的吩咐去办。


    秦牧见众人挂窗帘,当即在书包里一阵翻找,找到一个移动投影仪后,将其对准门口挂起的窗帘,调出他事先准备好的图片。


    大殿上的众人哪见过此等景象,当他们看到窗帘上出现画面的时候,一个个震惊的下巴都要掉了。


    老朱也瞪大了眼珠子,满脸都是惊骇之色。


    这鳖孙总能给人意外之喜。


    先不说他有没有合适的办法吧,单单是这等玄奇的手段,都让人不虚此行。


    秦牧调整好投影仪后,当即拿出一支激光笔,在幕布上讲解起来。


    “诸位请看,图片上的这个建筑物,是我打算筹建的一个商业性场所,我暂时为其命名为供销社!”


    “这供销社一边供应百姓的日常所需,一边肩负着收取百姓多余的产出。”


    随着秦牧按下切换键,屏幕上的内容刷的一下变化,从一个高大的建筑变成一张图表。


    在这个图表中,罗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大到耕牛农具,小到针头线脑,全都罗列其上。


    “这是我即将创办的供销社所卖的货物,暂时就这么多,等将来皇家制造局生产收音机、手电、自行车、缝纫机等物的时候,这些工业品将进驻供销体系,直接面向大明的普通百姓!”


    秦牧说到这儿,再次按了下切换键。


    “大家请看这张表格。”


    “这张表格乃是供销社收购的货物种类。”


    “大到耕牛,小到鸡鸭,全部按照略低于市价的价格收购。”


    “只要百姓的农产品,符合我供销社制定的标准,百姓送来多少,我共销社收购多少。”


    “这些收上来的产品,一部分留在供销社内继续出售,卖不掉的部分则统一调度,通过总社的销售网络,将其调往其他地区销售。”


    秦牧说到这里,再次按下切换键,幕布上顿时变成了京畿地区的地图。


    众人一看到精致到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村庄都历历在目的地图,当真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等精致地图,恐怕没有几万人,耗费十年之功根本就做不出吧?


    殊不知,秦牧不过是偷了个懒,派人在后世的地图基础上,标注一下当下的村庄府县地名而已。


    总共耗费人工十人,用时三日就完成了。


    “诸位请看地图上的红点,这都是我供销社的销售点。”


    “以南直隶地区为例,随便一个村庄,距离最近的供销社都不超过二十里。”


    “而且为了方便百姓将手中多余的物资换成钱,我供销社还会定期派人下乡收货。”


    “所有货物价格,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一定价,尽最大的努力保证百姓的利益!”


    六位尚书直接被秦牧这番操作给玩迷糊了,也就老朱还算是定力强,依然保持了几分清醒。


    听到秦牧说到这里,老朱忍不住打断到。


    “大孙,可这样一来,这供销社岂不是个赔钱的买卖?”


    “咱不说别的吧,单说收的那些鸡鸭之类的活物。”


    “底下人想贪污太容易了,随便弄死几只,报个损耗,你连查都查不到!”


    “另外你收的鸡子之类的,他们也可以给你打碎了报成损耗。”


    “这些损耗,你供销社扛得起吗?”


    华夏历史上的皇帝很多,但能说出这番话的唯独朱元璋一人而已。


    因为朱元璋是真的从乞丐之身,一步步爬到天子宝座的。


    因此,对于底下人弄虚作假的把戏,这老爷子门清,一眼就看出秦牧所设想的供销社最大的弊端。


    那就是往来的货物太多,经手的人太多,太容易被人贪墨掉。


    一旦贪墨的太多,那供销社必然是个赔钱的买卖。


    就算秦牧有陶朱公之能,也只能应付一时,不能应付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