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既然你们都将宝钞看成是废纸,那为何要逼着老百姓使用?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六位尚书里最震惊的当属户部尚书陈宗理了。
相较于其他五位尚书,他算是对大明税制了解最多的那只。
因此,当秦牧说出“摊丁入亩”和“一条鞭法”的时候,他内心是极度震惊的。
不过,他只是单纯的震惊,内心却并不认同秦牧的说法。
因为税收不是如此简单。
自古以来,官府和老百姓斗智斗勇了千年,可以说凡是人能想到的收税方式,古人都玩遍了。
大明之所以采取现在的税制,也是有着历史深层原因的。
其他几位尚书跟陈宗理的想法也大致不差。
他们只是震惊于皇太孙的办法,但却并不认同。
就在他们打算逐条驳斥皇太孙的时候,站在台阶之上的朱元璋忍不住了。
他已经忍了这鳖孙很久很久了,现在终于逮到机会可以喷他一顿,当真是激动的嗓子眼里都能伸出俩巴掌来叫好。
“你们先坐下!”
“让咱来!”
其他几位尚书一听这话,赶忙识趣的坐下,观赏皇帝陛下的表演。
实话说,在收税这块,老朱才是行家里手。
他制定的税制,乃是集大明开国之初的一众精英,共同商讨出来的办法。
要知道那时候刘伯温、胡惟庸、李善长等一众开国元老可都还活着呢!
这些人别说放在大明朝,就算放在华夏几千年历史长河,那也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传奇人物。
至于现在朝堂上这些……
不是老朱看不起谁,他只想说一句在座的都是垃圾!
老朱拎着一张嘴就走下台阶,直接走到六部尚书和秦牧中间,对着秦牧一通狂暴输出。
“逆孙!”
“若是治国如你想的这般简单,那咱大明还要咱这个皇帝干嘛!”
“你以为咱愿意收那些杂七杂八的税赋?”
“如果能直接收银子,谁愿意收那些竹筐、扁担、铁锹、生丝之类的?”
“还不是因为老百姓手里没银子,咱才直接收实物税的吗!”
秦牧听了几句话的工夫,就擦了三次脸。
老朱的狂暴输出太猛了,赶上机关枪了。
“皇爷爷……”
“这里没有皇爷爷,只有朱皇帝!”
老朱敏锐的抓住秦牧的一个口误,把他给怼了回去。
秦牧被老朱怼了也不着恼,嘿嘿一笑改口说道。
“皇帝陛下,老百姓完全可以将手里的粮食、生丝等物卖给商贩,然后用换来的银子交税啊!”
老朱听到这话,眼角闪过一丝窃喜。
这鳖孙终于上当了!
老朱逮到这个机会,再次朝着秦牧一通狂暴输出。
“逆孙!”
“你但凡体察下民间疾苦,都说不出这番话!”
“商贾是啥好东西吗?”
“低买高卖,以次充好,那都是轻的!”
“最可恨的是这些人连坑带骗,老百姓辛辛苦苦打点粮食,如果卖给他们换成银子在交税,至少要在现在的税制基础上多掏出一倍的粮食!”
“更何况,地方上鱼龙混杂,除了地方上的豪强士绅,谁能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来购买百姓的粮食?”
“到了收税的时候,这群劣绅就会故意压低价格,逼老百姓低价将粮食卖给他们!”
“这样一来,老百姓不但要应付官府的税赋,还得遭受豪强劣绅的盘剥!”
“这……”
秦牧听到老朱这番话,也顿时陷入迷惘。
这一刻,他终于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把古人想的太简单了。
大明之所以不将税赋折成银子,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华夏自古缺金银铜等贵金属,民间更多时候都是以物易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粮食和布帛一直都是辅助货币。
比如秦二驴家娶媳妇,需要两只鸡来招待客人。但秦二驴家没有鸡,就只能拿出两斗小米去别人家换。
这一情况,直到大航海时代来临才得以改变。
欧洲兴起的大航海,看似繁荣了欧洲,实际上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华夏,用来购买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
因为有了海量的白银流入,张居正才会改革税法,在全国推行将全部税赋折成银两的一条鞭法。
因此,任何改革都不是想当然,都是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
以眼下大明的情况来说,如果强行推广一条鞭法,只会肥了豪强劣绅,苦了平民百姓。
因为百姓想要应付朝廷的税收,就只能将辛苦种出来的粮食低价卖给当地豪强,换取又来交税的银两。
这一出一进,平民百姓平白无故就得多受一道盘剥。
老朱看到大孙哑火了,心里一阵暗自得意。
虽然他喷秦牧喷的凶,但心里还是很为秦牧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因为秦牧提出改革税制,最起码证明他真的想为天下,为百姓做点什么。
皇太孙能由此心,他这个当皇帝的岂能不高兴?
只是这孙子还太嫩,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根本没考虑过大明的现状。
如果大明真有那么多流通的银子和铜钱,他至于印大明宝钞?
还不是缺银子给闹的!
“大孙!”
“你要是实在想不到办法,就给咱和六部尚书认个错吧。”
“我们大人有大量,是不会跟你个孩子一般计较的。”
老朱在喷完大孙后,见大孙耷拉着脑袋,又开始心疼的替大孙找补脸面。
秦牧边上的张必泰一听这话,心里的担忧顿时放下。
看来皇帝目前没有换皇太孙的打算啊!
秦牧在思索了一会儿后,眼睛突然一亮,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
“陛下,银子的问题我有办法解决!”
“大明缺银的问题也不难办,你把印制大明宝钞的活交给我就行!”
朱元璋听到这话,当真是气得恨不得给这鳖孙一耳刮子。
这鳖孙还真是啥话都敢说!
把印制大明宝钞的活交给他,那大明还不得乱套?
再者说,大明宝钞的发行可是归户部管,他这个皇帝都只能通过户部来发行宝钞。
他之所以这般设置,不就是怕后世的不肖子孙胡乱印制,把那东西彻底搞成废纸吗!
“逆孙!”
“你是想把咱的大明宝钞印成废纸吗!”
秦牧闻言嘿嘿一笑,随即反问道。
“陛下,难道您认为大明宝钞还不是废纸吗?“
“据臣所知,大明宝钞一经问世就不断贬值!”
“洪武十五年,一贯大明宝钞折钱八百文。”
“洪武二十年,一贯大明宝钞折钱六百文。”
“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今年,一贯大明宝钞已经折钱三百文了。”
“就这,还得是新钞!”
“至于旧抄那真是人嫌狗厌,擦屁股都嫌硬的慌!”
“你!”
朱元璋听到秦牧这般说,气得抡起巴掌就要抽过去。可刚抽到一半,就被那逆孙给一把抓住了。
“陛下,再次提醒你一遍,今天没有君臣和爷孙,咱们得讲理!”
“您老要是真想打我,等咱们辩论完的,随便您老怎么打!”
朱元璋闻言冷哼一声,随即气呼呼的登上台阶,重新做到龙椅上。
他之所以要走着几步,主要是想多给自己争取点思考的时间。
这鳖孙的嘴太毒了,一下子就戳中了他的软肋,把大明宝钞说的一文不值。
然而,老朱坐在龙椅上纠结了半晌,愣是没想明白哪儿出了问题。
毕竟,他可没经历过后世的知识大爆炸。
他对于货币的理解,还是小农经济下的朴素认知。
那就是宝钞不能乱印,一旦印多了,那可就真成纸了。
可他明明已经很克制了,哪怕朝廷那么缺钱,都没有随意加印,可为何宝钞依然年年贬值?
老朱想了好一会儿,实在是想的头大,不由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向秦牧。
“逆孙!”
“你凭什么保证,大明宝钞交给你印,就不会变成纸?”
秦牧闻言自信的一笑。
“回禀陛下,宝钞的发行可不仅仅是印刷那般简单,这个是要根据大明的经济总量来决定印刷多少的。”
“另外,印制纸质货币,最重要的就是制定详尽的回收机制。”
“咱大明朝廷只知道印宝钞,可收税的时候却又不收宝钞,或者只收少量的新钞,旧抄一概不要,老百姓当然不认这东西了。”
“想要让老百姓认大明宝钞,首先朝廷就应该允许老百姓用宝钞交税!”
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急了。
“逆孙!”
“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咱要是让百姓拿宝钞交税,那咱的国库岂不是全是一堆废纸!”
秦牧听到这话不由哈哈大笑起来,老朱见状突然心生疑惑,这鳖孙好端端的笑个什么劲?
就在众人不解之时,秦牧突然止住笑声,神色严肃的说道。
“陛下,六位尚书大人。”
“既然你们都将宝钞看成是废纸,那为何要逼着老百姓使用?”
“你们此等行径,与强盗何异!”
“你们比强盗唯一多的步骤,就是抢了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时,塞给了老百姓一堆废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