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皇太孙聪颖仁义,是大明不可多得的贤明储君!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时隔十天之后,秦牧终于返回京城。


    当秦牧一行人的车队驶过官道,看着那巍峨耸立的南京城城墙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多了一丝热切的期盼。


    唯有秦牧心中一片冰凉,甚至有些寒冷。


    南京城的繁华,不能掩盖大明的积贫积弱。


    虽然大明已然是这个世界最富庶的国家,甚至是最强大的国家。


    但秦牧依然不满足,甚至说很失望。


    尤其此次去太平府视察,不仅视察了马鞍山的地理环境,同时也视察了周边府县的情况。


    太平府距离南京城不足百里,已然是天堂到地狱一般的差距。


    那么我大明其他府县呢?


    这一刻,秦牧身上终于有了一种名为历史使命感的东西,他觉得自己应该为大明做点什么。


    秦牧一行人的车队直接驶到玄武门,随后他下了马车,带着张必泰和越哥,径直走向乾清宫。


    除了秦牧之外,张必泰和刘越都有些紧张。


    刘越相对还好点,之前经常送秦牧来宫里读书,也算是在宫门口经受过皇城的洗礼了。


    张必泰则是考中进士后,就再也没有进过皇城,往年回南京述职,都只是在吏部打个转就走。


    因此,对于此次能够进京,还能进入皇宫,他显得既紧张又亢奋。


    他张必泰这辈子能不能青史留名,干一番丰功伟业,就看此行的效果啦!


    他们三人刚穿过宫里的甬道,刚能瞅见乾清宫的大殿,就看到一个老头站在台阶上,正满含期待的看向他们这边。


    张必泰见到这个老头,吓得两腿都有些发软。


    因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大明掀起几次大狱,杀了几万官员的朱屠户!


    不过,更让张必泰感到震惊的是,皇帝竟然亲自出来迎接皇太孙!


    这份殊荣,就算是之前的太子殿下,也未曾享受过吧?


    然而,这只是秦牧和老朱日常的冰山一角。


    当他看到秦牧快跑几步爬上台阶,一把抱住皇帝陛下,轮着皇帝陛下在平台上转圈圈的时候,张必泰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当他看到朱皇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脸开心的时候,他更是感到一阵眩晕。


    这是咱大明皇帝?


    该不会被人掉包了吧?


    刘越也没想到,自家这个臭弟弟,哪怕认祖归宗,当了皇太孙,依然是这副玩世不恭的做派。


    他在乡下的时候,也是经常这么抡老刘头和老刘太太。


    只是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咱大明的皇帝陛下,竟然还挺享受这份折腾……


    在这之前,他以为天家规矩森严,一举一动都有礼仪讲究呢。


    而他甚至秦牧的性子,最受不了的就是规矩,生怕他在宫里因为坏了规矩,而被皇帝陛下所不喜。


    现在他看到秦牧跟皇帝的相处,心里总算是放下心来。


    看来皇帝陛下也跟乡下老农差不多嘛……


    刘越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大不敬,赶忙在心里默念了几声臣有罪,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老朱两脚重新落地后,使劲的锤了锤秦牧的胸膛,听到传来砰砰的声音,不由开心的笑道。


    “臭小子,又壮实了几分!”


    秦牧嘿嘿笑道。


    “那是!”


    “我才十八,我现在还长个呢!”


    老朱见秦牧如此臭屁,气得抬起脚就是一顿踢。


    “说好的每天不少于一百字的行程汇报,你小子哪天完成了?”


    “皇爷爷,我那不是心疼发电报的人么。”


    “这东西每个字都得摁十几下,一百个字就是几千下,太麻烦了。”


    宫里的发报机就在偏殿,老朱没事就过去看热闹,当然知道发电报的辛苦。


    因此,听到大孙如此体谅手下,老朱心里也是颇为欣慰。


    “就算你体谅手下,也得体谅体谅咱这个老头子吧?”


    “每次都偷偷溜出去,就不能好好在宫里待几天,好好陪陪咱?”


    张必泰刚刚见到太孙殿下跟皇帝的亲密劲儿,就已经震惊的不要不要的了,现在听到皇帝陛下竟然在撒娇似的抱怨,心里不由惊呼,这次真是捡到宝了!


    他张家的祖坟冒青烟了,竟然让他踢到了皇太孙这块铁板!


    要是没有他作死堵门,他这辈子也攀不上皇太孙的龙尾巴啊!


    现在他就一个念头,今生今世死抱着太孙不松手了!


    就是皇太孙踹他,也休想让他松手!


    秦牧听到老朱的这番话,心里升起无限的感动。


    “皇爷爷放心,这次我不乱跑了,我会在京城多待一段时间,好好跟您学习如何治国理政。”


    张必泰和刘越听到秦牧这番话,两人吓得脸色齐齐一白。


    这皇太孙咋啥话都说?


    就算老皇帝喜欢他,他也不该说这等犯忌讳的话啊!


    这等于是在跟老皇帝抢班夺权!


    是个人就忍不了啊!


    就在两人以为老朱会大发雷霆,好生斥责一番秦牧的时候,却见到老朱激动的一拍秦牧肩膀,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


    “你个鳖孙总算是有点孝心了!”


    “这次出门长进不少,都知道替咱分忧了!”


    “来来来,咱今天还有十几份奏疏没批呢,你拿过去练练手……”


    张必泰听到这话,直接噗通一声跪下了。


    若问他为啥跪的如此彻底,实在是被皇太孙的圣宠给震惊的顶礼膜拜啊!


    老朱的两只眼睛仿佛是青蛙的复眼一般,张必泰站着的时候,老朱压根就没拿他当回事。


    当他跪下后,老朱这才注意到台阶下,竟然还有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人。


    在大明朝穿青色官服的人,一般是五品至七品,其官职大致在知府到知县这一级别。


    老朱早就从滁州同知的奏疏里得知,滁州知府张必泰被他大孙给掳走了。


    此时看到一个穿青袍的官员,立马想到张必泰的名字。


    老朱见有外人在场,也不好跟大孙表现的太过亲密。


    毕竟,他咋说也是皇帝,还是要保持几分皇帝的尊严的。


    “阶下跪着的可是张必泰?”


    张必泰听到皇帝陛下一口就叫出他的名字,感动的“砰砰砰”的磕头。


    是真感动,没有任何掺假的成分。


    大明官员少说也有几万人,皇帝陛下能一口叫出他的名字,那是他张家的荣幸!


    “臣张必泰,蒙陛下于洪武四年,钦赐三榜进士出身,榜下即用获封滁州府县令……”


    现在是洪武二十六年,距离他中进士那年,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四年。


    他也从一个二十岁的热血青年,变成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


    张必泰一想起这些年的宦海沉浮,就哽咽的说不出话,只是跪在地上呜呜痛哭。


    老朱看到张必泰这般姿态,心中也是一阵唏嘘。


    二十二年了,多少人都已经作古,多少往事也已成过往云烟。


    张必泰能挺过这二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必然经历了不少辛酸和苦痛。


    老朱想到此处,不由慢慢走下台阶,亲自将其给扶起来。


    张必泰哪受过这等隆恩啊,见到皇帝陛下竟然亲自来扶他,给他感激的差点哭昏过去。


    这一刻,就是眼前有个火坑。


    只要皇帝说一声跳,他都不带有丝毫犹豫的。


    然而,老朱这人一旦对人好,那是能让人感动的恨不得为他去死。


    更何况,他有意抬举张必泰,打算为大孙收拢这个心腹。


    “张爱卿受委屈了。”


    “咱大孙性子顽劣,要是有折辱张爱卿的地方,还请张爱卿看在咱这个皇帝的份上,对他多多担待。”


    张必泰听了这话,当真是诚惶诚恐,赶忙跪在地上以头抢地。


    “陛下!”


    “皇太孙聪颖仁义,是大明不可多得的贤明储君!”


    “臣张必泰,此生愿为皇太孙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老朱要的就是他这句话,否则他也没必要亲自走下台阶,给他这么大的脸面了。


    “张爱卿如此说,那咱就放心了。”


    “望你以后好好辅佐皇太孙,等皇太孙亲政之日,自然少不了你的功业!”


    “臣谨遵陛下之命!”


    老朱帮秦牧收服了张必泰,回身的时候朝着秦牧挑了挑眼睛,那意思在明显不过了,你个鳖孙跟咱好好学,好好练吧!


    秦牧见状真恨不得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金人送给老朱,这老头可以去当奥斯卡影帝了!


    不过老朱能亲自帮他收拢人心,他还是非常感激的。


    “皇爷爷,孙儿此次归来,是想向您老提一个建议。”


    “说吧!”


    “孙儿想取消人头税,以及官府的各项杂税!”


    老朱一听到这话,脸色刷的一变。


    他想过种种可能,唯独没想到秦牧会提此等建议。


    历史上但凡改变制度,无不始于流血,终于流血,从无例外。


    就是他大明现有的规章制度,那也是他手握屠刀,一刀刀杀出来的。


    这鳖孙刚当上太孙没几天,竟然就想改革大明制度。


    那等他百年之后,大明的祖制还不得全被他推翻?


    “此事休要再提!”


    “若你现在就滚出宫去,从此再也不提此事,咱就当此事没发生过!”


    “若你敢再提,就休怪咱辣手无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