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买买提大叔

作品:《四合院之我成了二毛子

    艾米拉一家人对陈大牛的到来非常热情,端出了馕饼、葡萄干、干果和热腾腾的奶茶来招待。


    “待会儿再吃吧,我先给大叔诊断下。”陈大牛走到买买提大叔面前,仔细的为对方把脉。


    心里有数后,他又取出听诊器靠近对方,趁机用精神力仔细扫描了一下对方的肺部。


    对方情况确实比较严重,肺泡里沉积了大量的粉尘,肺组织也开始纤维化,功能受损相当的厉害,典型的严重尘肺病。


    “大叔,”


    陈大牛放下听诊器,看了一圈这家人,“大叔的尘肺病,年头比较久了,他的肺里积的灰太多了,想彻底治好,恢复到以前那样,恐怕很难。”


    艾米拉和她母亲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了。


    买买提大叔倒是看得开,喘着气摆摆手:“咳咳...我...我知道,能...能喘气就行了。”


    “不过,”陈大牛话锋一转,“我能想办法给您好好调理调理,让您咳嗽减轻一大半。


    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身上能有点力气。


    到时自己下地活动活动的话,应该没问题。恢复个七成希望还是很大的。”


    “真的?!”艾米拉和她哥哥惊喜地叫出声,她母亲更是激动得抹眼泪。


    “当然!”陈大牛肯定地点了点头。


    他拿出纸笔,开了一个药方。


    主要是清肺化痰、补气养阴、活血化瘀的草药组合,其中几味药比较少见,但陈大牛知道在边疆能找到替代品。


    他把药方交给艾米拉:“三碗水煮成一碗,早晚各喝一次。”


    艾米拉捧着药方如获至宝,连连道谢。艾米拉的母亲更是立刻张罗着儿子去抓药,自己则开始做午饭,非要留陈大牛吃饭。


    盛情难却,陈大牛只好留下。


    午饭极其丰盛,香喷喷的手抓饭、各种凉拌小菜,吃得陈大牛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吃完饭后,陈大牛亲自煮了碗药给买买提大叔,等对方喝完后,他尝试用空间收取对方肺里的粉尘。


    可惜效果不佳,那些被粘液包裹的粉尘他收不进去,只能零零散散得收了一点。


    就这样也让买买提大叔舒服了不少:“我感觉轻...轻松了一点。”


    陈大牛笑道:“有效果就行。”


    临走时,陈大牛又叮嘱了一些平时生活的注意事项,就准备告辞了。


    艾米拉的哥哥连忙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里面是厚厚一沓钱和一些粮票,非要塞给陈大牛当诊金。


    陈大牛哪里肯收这个,推辞道:“大叔大妈,艾米拉是我们卫生所的同志,帮自己人看病,哪能收钱!快收回去。”


    一家人不肯依,非要给。


    推来推去间,陈大牛瞥见墙角那堆玉石籽料,心中一动。


    他指着其中几块颜色纯净的玉石说道:“这样吧,钱我真不能要。


    你们要是实在过意不去,就把那几块好看的玉石给我吧!我喜欢这玩意儿!”


    艾米拉一家人都愣住了,看着墙角那堆在他们眼里不值钱的石头。


    “陈医生,这...这些玉石不值什么钱的,您太吃亏了!”艾米拉急道。


    “没事!我就喜欢这个!看着漂亮!”


    “那...那怎么行!”买买提大叔被儿子搀扶着站起身。


    “就这么定了!”


    陈大牛不由分说,走了过去,从那堆籽料里挑了几块品相最好的。


    一块洁白如脂的羊脂玉,还有两块青玉,一块墨玉。


    他也没多拿,放进随身带的药箱里:“行了,诊金我收下了!这玉石我很喜欢!”


    一家人看他态度坚决,又确定对方确实喜欢这些石头,只好作罢,千恩万谢地把陈大牛送出了门。


    没隔两天,这事儿不知怎么就在附近的维族村落里传开了。


    垦区卫生所的陈达医生,医术高超,心地善良,给买买提大叔看病,不要钱,就要几块好看的玉石。


    接下来的几天,卫生所可就热闹了。


    时不时就有穿着民族服饰的维族老乡,骑着驴或者赶着马车,带着家里咳嗽的老人、肚子疼的孩子、腰腿疼的壮劳力,找到卫生所来。


    他们点名要找陈达医生看病,他们手里,都揣着一两块精心挑选的玉石籽料。


    “陈医生,给我妈妈看看咳嗽吧?我带了块白玉。”


    “陈达医生,我家巴郎子肚子疼,麻烦您给瞧瞧,这是我带的黑玉。”


    “陈医生,您帮我这腰看看,一干活就疼。”


    陈大牛对这些老乡们哭笑不得,他们看完病,会放下带来的干果、馕饼聊表心意。


    最后还把包裹好的玉石籽料塞给陈大牛,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石头!好看!盆友,给你!”


    “盆友,你真是太厉害了!”


    “这个好看,给你!”


    陈大牛推辞不过,只好笑着收下。他也没特意挑,老乡给什么就收什么。


    没几天功夫,他的空间里就攒了几十块五颜六色、质地优良的玉石籽料。


    这些在维族老乡眼里不值钱的漂亮石头,成了陈大牛这段边疆行医生涯里,一份独特而温暖的诊金。


    到了月底,陈大牛这时候也接到了调令。任务完成,他可以返回原单位了。


    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阿克市后勤医院一些完成了支援任务的医务人员,以及垦区几位被抽调去其他更需要地方工作的老知青。


    林青山看着陈大牛的调令,相当的惆怅。


    他是真舍不得放陈大牛走啊!


    他叹了口气:“多好的医生啊!技术过硬,任劳任怨,还不争功!”不过既然调令下来了,他还得遵从安排。


    卫生所的老吴、小张、李冰等同志,还有好多被陈大牛治好的职工和知青,在知道陈大牛要走了后,都非常的舍不得。


    不过陈大牛是开心的,终于可以回家了。


    看着众人愁眉苦脸的样子,他拿出了相机,和众人来了张大合照,说等照片洗出来后会寄给他们的。


    而这张照片,最后也成了陈大牛最美好的回忆。


    离别的那天,垦区组织了个小型的欢送会。


    没有大张旗鼓,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说了些感谢和祝福的话。


    陈大牛和另外几个要走的同志,胸前都被戴上了大红花。


    大家唱着歌,把他们送上了开往阿克市的卡车上。


    他们站在车上,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不舍的挥了挥手。


    同行的几人,眼眶都湿了。


    有聚就有离,只是离别时的感觉更加痛苦一些罢了。


    几人坐车到了阿克市,又会合了其他返回的医务人员,大家登上了东去的火车。


    火车一路走走停停,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别介意,这时是没有火车的,我改了下)


    窗外的景色,从荒凉的戈壁,渐渐能看到一些绿色和农田。


    陈大牛默默地看着,心里有些感慨,不知道这辈子还会不会回到这片洒下过汗水、也留下过深刻记忆的土地。


    火车抵达了天山市,他们换乘上开往内地的火车。


    在这趟旅程中,火车走走停停,乘客上上下下,一直没消停过。


    甘省,石城市。


    随行的几人都下车了,他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


    陈大牛也下了车,在一个写着“石城站”的牌子下站着,仿佛在等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