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1963年春节

作品:《四合院之我成了二毛子

    陈大牛回到垦区后,就找到了张科长报到。


    张科长见到他非常高兴,把他带到了林青山的办公室。


    林青山看到陈大牛后,满脸笑意的站起身,用力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陈达同志,辛苦了!


    你在阿克市干得很漂亮!那边医院的领导都打电话来夸你了!”


    “领导,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陈大牛站的笔直,振振有词。


    林青山对此很是满意,他凑近陈大牛,压低声音道:“还有个好消息告诉你!咱们弄的那个冻伤膏,上面很重视。


    天山市的大药厂已经联系我们了,我把药方已经贡献给他们了。


    他们打算建生产线,大批量生产!真要成了,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不过陈达,由于他们还要进行大量的改良,所以你的功劳到时候可能会小了很多。不过你放心,我一定给你请功的!”


    陈大牛一听“请功”两个字,心里就“咯噔”一下。


    他这“陈达”的身份是假的,王铁军安排他来避风头的,哪能真去领功?


    那不是给王铁军和林青山找麻烦吗?


    他赶紧摆手,语气非常坚决:“领导,千万别!


    这冻伤膏就是个土方子,能弄出来,是大家一起想的办法,一起干的活,功劳是大家的!


    您要是单独给我请功,我是坚决不同意的。


    要请功,就给咱们整个垦区卫生所,给所有参与制作的同志请功!”


    林青山看他态度这么坚决,眼神里有点意外,也有点欣赏:“行行行,你这觉悟高。这事儿还没定呢,到时候再说吧!”


    他看陈大牛是真不愿意,也就暂时放下了,想着到时问问自己的老领导,看对方怎么说,毕竟陈达还是对方的卫生员。


    陈大牛看林青山同意了,也松了口气。又汇报了一阵工作情况,就离开了办公室,回自己宿舍了。


    当天晚上,垦区热热闹闹地办了联欢会,大食堂里也飘起了肉香。


    虽然条件艰苦点,但大锅饭也还算比较丰盛。


    晚上大家围在一起吃饭、看表演,气氛是相当的热烈。


    卫生所的老吴、小张护士、刘红、李冰等人,都围在陈大牛身边坐下,七嘴八舌的问对方在阿克市医院的事情。


    陈大牛就挑了些能说的简单讲了讲,就这样还能引起他们的惊呼。


    等到晚会结束后,陈大牛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同屋的知青们由于白天上工,没看到他。这不一回来,就拉着他叽叽喳喳的聊着天,陈大牛脸上挂着笑容,随意的应付着。


    等夜深人静,大家都睡着后,陈大牛悄悄起身,披上衣服,走到屋外空旷无人的避风地方。


    寒风凛冽,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


    他从空间里拿出了一盘以前装进去的饺子,又摸出一瓶松针酒。


    就着冰冷的月光,他默默地吃着饺子,喝着辛辣的酒。


    思绪却不知不觉的飘回了遥远的四九城,帽儿胡同的那个家。


    “爹、张姨、弟弟妹妹,你们现在在干嘛?今晚吃饺子吗?爹,你是不是又在念叨我了?”


    喝了口酒后,他又嘀咕道,“哎...也不知道爷爷他们咋样了?最近忙得都没空写信了,希望他们不要怪我。”


    时间回到几个小时前。


    四九城,帽儿胡同。陈铁柱一家年夜饭的桌上,也摆着饺子。


    陈铁柱夹起一个饺子,半天没送进嘴里,他长叹了口气:“这都多久了,大牛咋还没来信啊?


    上次来信说在垦区挺好,这都过年了,也不知道那边咋样了?


    吃上饺子没?天那么冷...”


    他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一番话让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低落了下来。


    建华、建设还有建琳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看你,也不再吭声了,他们都想大哥了。


    张秀兰也叹了口气:“大牛应该很忙吧?所以才忘了写信。”


    她夹了个饺子给陈铁柱,“当家的,先吃饭,凉了就不好吃了。”


    陈铁柱看向自己的三个子女,勉强的露出个笑容:“吃饭,都吃饭。过年就该高兴点,明天给你们压岁钱!”


    很快餐桌上的气氛又好了起来,可是始终没有一开始的热闹了。


    吉省,春市。


    陈老蔫和大儿子一家也在一起吃着年夜饭。


    吃着吃着,不知不觉就聊起了陈大牛。


    “上次铁柱来信说,大牛那小子去边疆支援了?”


    陈老蔫放下筷子,皱起眉头,“那地方听说苦得很。也不知道他吃饱穿暖没有?


    这臭小子,也不知道给他爷写封信!我...”


    陈铁军和自己媳妇互相看看,都不知道怎么接话。


    陈卫国也和媳妇蒙头吃饭,没去接话。


    还是上大学的堂妹陈卫红机灵,笑着道:“爷,您就别瞎操心了!说不定我大牛哥在那边找了个漂亮的少数民族姑娘,正美滋滋地过年呢!”


    陈老蔫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净胡说八道!”


    不过被孙女这么一打岔,气氛倒是轻松了些。


    四九城,95号四合院。


    此时的院里也是喜气洋洋,家家户户都在过年。


    何雨水也是紧赶慢赶的,好不容易卡着点从魔都的华东纺织工学院回来了。


    院里人知道她回来后,都上前围着她问东问西。


    什么魔都怎么样啦?大学是什么样子?你是不是现在就当官啦?等等,这些问题问的何雨水头都炸了。


    正一筹莫展时,就看到自己哥哥傻柱怀里抱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婴儿,走了过来。


    何雨水当场就愣住了,这什么情况?


    “哥,这...这孩子哪来的?”何雨水指着婴儿问道。


    傻柱有点得意道:“这我儿子!何晓!”


    “你儿子?!”


    何雨水嘴巴长得O型,声音也不自觉的拔高了,“你...你哪来的儿子?


    不是,你哪来的媳妇?不是,你什么时候结婚的?”


    傻柱还没回答,院里的众人人七嘴八舌地就把傻柱那套说辞又讲了一遍。


    什么走亲戚认识了个乡下姑娘,两情相悦有了孩子,本来想接到城里,结果姑娘难产没了,就剩个孩子...


    何雨水多精啊,她根本不信。


    没等她继续发问,傻柱就抱着何晓对妹妹道:“哎呀,这事儿以后慢慢跟你说...先跟我回家吃饭吧!”


    何雨水见哥哥不想说也就没再问,和邻居们打声招呼后就跟着傻柱回家了。


    回到家后,傻柱放下何晓,张罗着妹妹吃饭。不过吃饭前,他还给秦淮茹家端了碗饺子过去。


    何雨水一切看在眼里,也没说什么。


    等傻柱回来后,就一边吃饭一边跟何雨水讲了这几月发生的事情。


    什么陈大牛去边疆啦?什么秦淮茹这些天怎么帮忙照顾何晓啦。什么...


    何雨水直接打断他,急忙问道:“大牛哥去了边疆?”


    傻柱点头:“是啊,去年九月份走的。”


    “他...哎,他有寄信回来吗?”何雨水想说什么,最终又改口了。


    “有吧,可能寄给他爹了吧。”傻柱猜测道。


    “算了,不说他了,”何雨水摇了摇头,把陈大牛身影甩出脑袋,然后认真的看向傻柱,


    “哥 咱家什么时候有乡下亲戚的,我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