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情况转好!

作品:《医学吊车尾?逆袭狂揍医界权威!

    安泽凑近屏幕,仔细看着那些数字和波形。


    他的眉头微蹙,像是在快速计算着什么。


    “MARS的效果出来了,但…还不够。”安泽沉吟道,“毒素清除的速度,还是慢了点。”


    张枫点点头,这和他想的一样。


    “嗯,肝脏损伤太重,内生性的毒素产生速度太快,光靠机器清除,有点追不上。”


    他揉了揉太阳穴,试图让自己更清醒些。


    “安老师,我在想…能不能稍微调整一下MARS的参数?”


    “比如…白蛋白透析液的流速稍微加快一点?理论上可以提高对白蛋白结合毒素的清除效率。”


    安泽看向他,眼神里带着探究。


    这个提议,有点超常规。


    MARS的参数通常都是标准化的,随意调整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


    “还有,”张枫没等安泽回应,继续说道,“保肝药…我觉得可以再加点剂量。现在是关键期,得想办法给肝细胞创造一个相对‘干净’点的环境,刺激它再生。”


    这时候,赵家铭主任也走了进来。


    他步履稳健,眼神锐利地扫过监护仪。


    “情况怎么样?”


    安泽简要地汇报了MARS运行八小时后的数据变化,以及张枫提出的两个建议。


    赵家铭听完,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走到病床边,仔细观察着张明。


    患者依旧处于镇静状态,面色蜡黄,但呼吸机的参数尚可。


    他掀开被子一角,按了按张明的腹部,又检查了皮肤的弹性。


    “嗯…”赵家铭直起身,看向张枫,“说说你的理由。”


    张枫定了定神,组织了一下语言。


    “赵主任,安老师,MARS能清毒素,但不能促进肝再生。我们现在的目标,不仅仅是‘维持’,而是要‘逆转’。”


    “调整MARS参数,是为了更高效地清除障碍;增加保肝药,是给肝细胞加把劲。我知道有风险,但现在…我们得搏一把。”


    他的语气很诚恳,也很坚定。


    赵家铭看着张枫,这个年轻人眼中的血丝和那股子不放弃的劲头,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果断地开口:


    “好。”


    “就按你说的办。”


    “安泽,你负责调整MARS参数,注意监测血压和电解质变化。”


    “张枫,保肝药的剂量调整,你来定,给我个具体方案。”


    “是!”安泽立刻应道。


    “好的,主任!”张枫也马上来了精神。


    赵家铭拍了拍张枫的肩膀。


    “年轻人,有想法,敢承担,很好。”


    得到主任的肯定,张枫心里松了口气,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安泽去调整机器参数,张枫则迅速在电脑上下达了调整药物剂量的医嘱。


    看着护士开始执行新的输液指令,张枫稍微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


    安泽调整完机器,走回张枫身边。


    他看着张枫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略显苍白的脸色,开口道:


    “嘿,哥们儿,你这都快二十个小时没挪窝了吧?”


    张枫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安泽是在跟他说话,而且语气…挺随和?


    “啊…还行,撑得住。”他笑了笑,有点勉强。


    “行了,别硬撑了。”安泽说,“这里我盯着,你去休息会儿。眯几个小时,天亮了还得接着干呢。”


    “没事,安老师,我还不困。”张枫摇摇头,“我想再看看调整参数和加药之后的效果。这会儿最关键。”


    他不是客气,是真的放不下心。


    张明的病情就像走钢丝,每一步调整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安泽看着他,没再坚持。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个新来的医生,不是愣头青,也不是只会耍小聪明的家伙。


    他是真的把病人的命,放在心尖上。


    那股子拼劲,那份责任心,让同为医生的安泽,肃然起敬。


    “行吧。”安泽点点头,“那你注意点,有情况随时叫我。我去看看其他病人。”


    “好。”


    病房里再次安静下来。


    张枫拉了张椅子,坐在离病床和监护仪最近的地方。


    眼睛,一眨不眨。


    不知道过了多久,病房门被轻轻敲响。


    护士过去开门,是张明的父亲。


    他手里提着一个保温饭盒,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老人看起来憔悴了很多,眼窝深陷,头发也乱糟糟的,但眼神里带着一丝期盼。


    他走到张枫面前,把饭盒递过去。


    “张医生…我看您一直在这儿…没吃饭吧?这是家里刚做的,还热乎,您…您吃点吧。”


    他的声音很低,带着点恳求。


    张枫看着老人布满老茧和焦虑的双手,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叔叔,您太客气了,这…”


    “应该的,应该的!”老人连忙摆手,语气有些激动。


    “张医生,谢谢您…谢谢你们…这么尽心尽力救我儿子…我们…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感谢才好…”


    说着,老人的眼圈就红了。


    张枫赶紧接过饭盒:“叔叔,您别这样,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


    他打开饭盒,里面是热气腾腾的白粥和小菜,很简单,却透着家常的温暖。


    连日紧绷的神经,似乎也放松了一点。


    “叔叔,您也别太担心,张明很年轻,求生意志也很重要。我们会努力,您也要保重身体。”张枫一边小口吃着粥,一边安慰道。


    “唉…”老人叹了口气,望着病床上的儿子。


    “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学习也好…去年还得了个什么…哦对,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的金奖…”


    “是吗?”张枫有些惊讶,“那很厉害啊!什么设计?”


    “好像是…智能家居方面的吧?我也搞不懂。”


    老人脸上露出一丝骄傲,但很快又被愁容取代,“本来…本来前途一片大好的…怎么就…就得了这怪病…”


    设计竞赛金奖…智能家居…


    “叔叔,您放心。”张枫放下饭盒,语气更加坚定,“我们会把他拉回来的。他这么优秀,不能就这么倒下。”


    这不仅仅是对家属的承诺,更是对自己下的命令。


    一定要救活他!


    送走张明的父亲,张枫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监护仪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调整后的MARS参数和增加的保肝药物,似乎正在慢慢发挥作用。


    血氨下降的速度,快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