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还要去看看天安门

作品:《医学吊车尾?逆袭狂揍医界权威!

    她俯下身,靠近儿子的耳朵,泪水滴落在白色的床单上。


    “明明……儿啊……你听得到妈妈说话吗?”


    “你可要挺住啊……你不能丢下我和你爸……”


    “家里就你一个……我和你爸……省吃俭用供你读完大学……指望着你……指望着你能好好的……”


    “你说过……等工作了……要带我们去旅游……你说要去北京……要去看看天安门……”


    “儿啊……你醒醒……你看看妈……”


    母亲的哭诉断断续续,每一个字都像锤子一样砸在张枫的心上。


    他猛地想起了孙小伟之前说过的话:“ICU是什么地方?ICU就是我们医生,从死神手里抢人的地方!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搏命!”


    这一刻,张枫才真正、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重量。


    他抢的,不仅仅是一个病人的生命,更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和未来。


    这份责任,太沉重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翻涌,再次检查了一遍张明的各项参数,确认一切暂时稳定。


    “叔叔阿姨,你们在这里陪他一会儿,但不要太激动,保持安静。”


    张枫轻声嘱咐,“我们医生护士都在外面守着,有任何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张父点点头,扶着妻子的肩膀,无声地安慰着。


    张枫和孙小伟退出了病房,将空间留给这个正在经历磨难的家庭。


    走廊里,孙小伟拍了拍张枫的肩膀:“扛住了,兄弟。刚才那下,反应够快。”


    张枫苦笑:“快有啥用,还是发作了。这改良版的CRRT,清除毒素的能力,跟MARS比,还是差远了。”


    “那也没办法,总比干等着强。”孙小伟说,“对了,设备科那边有消息吗?MARS到底啥时候能到?”


    “说是连夜在修,争取明早吧。”张枫叹了口气,“希望别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张枫几乎就没合眼,在护士站和病房之间来回逡巡,不断调整着CRRT的参数,观察着张明的细微变化。


    每一次监护仪的轻微波动,都牵动着他的神经。


    凌晨三点。


    ICU的大门被推开,一阵器械轮子滚动的声音传来。


    “MARS!机器送来了!”门口的护士喊道。


    张枫精神一振,立刻迎了上去。


    果然,一台崭新的、或者说至少是看起来保养得很好的MARS机器,被设备科的工程师和几名护工推进了ICU。


    “赵主任联系了厂家,这是从隔壁市紧急调过来的备用机!刚连夜调试好!”工程师解释道。


    “太好了!”张枫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快!推进张明病房!”


    赵家铭和安泽也被机器到来的动静惊动,从休息室走了出来。


    赵家铭看到机器,点了点头:“总算到了。张枫,安泽,准备给病人更换治疗模式。”


    “是!”两人同时应道。


    关键时刻,之前的些许不快和意见分歧都被抛在了脑后。


    所有人,目标一致,救人!


    工程师迅速进行最后的检查和连接,护士们准备着更换管路所需的物品。


    张枫和安泽则开始为更换模式做准备。


    MARS系统比单纯的CRRT要复杂,它增加了一套白蛋白透析回路,专门用来吸附与白蛋白结合的毒素,对于肝衰竭导致的毒素累积,效果要好得多。


    “管路预冲需要时间,我们先把CRRT停掉,准备血管通路。”安泽一边检查着张明的股静脉置管,一边对张枫说,语气是纯粹的工作状态。


    “好。”张枫点头,“我来监测生命体征,你准备连接。”


    两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更换管路的过程需要暂时中断体外循环,虽然时间很短,但也可能引起血压波动。


    张枫紧盯着监护仪,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


    安泽则熟练地断开CRRT管路,消毒接口,准备连接MARS的管路。


    他的动作很稳,很细致。


    看得出来,作为医疗组长,安泽的基本功非常扎实。


    连接,开启,循环建立。


    新的机器开始运转,血液再次离开身体,流向那套更复杂的净化系统。


    “血流速度先慢一点,观察血压。”安泽说道。


    “嗯,血压目前稳定。”张枫回应。


    看着MARS机器顺利运转起来,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台机器,承载了太多的希望。


    工程师和护工离开后,病房里暂时安静下来。


    赵家铭又叮嘱了几句监测要点,也回去休息了,他年纪大了,熬不住太久。


    孙小伟去处理其他事务了。


    病房里只剩下张枫和安泽,还有值班护士。


    安泽走到张枫身边,看着监护仪上的数据,沉默了一会儿。


    然后,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


    “下午……血压掉的时候,你的判断是对的。”


    张枫微怔,转头看向他。


    安泽没有看他,依然盯着屏幕,继续说道:“我当时……是有点固执己见了。只想着风险,没考虑到你说的那些因素。”


    这突如其来的“道歉”,让张枫有些意外。


    安泽平时给人的感觉,是有些傲气和刻板的。


    “没事,安老师,”张枫斟酌着开口,“当时情况紧急,谁都紧张。而且,我的方案确实也有风险。”


    安泽转过头,看了张枫一眼,眼神复杂。


    “但你赌对了。”他说,“而且,你那个改良CRRT的思路,虽然冒险,但确实给病人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组织语言。


    “以后……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跟我说。”安泽的语气恢复了平时的那种略带严肃的感觉,但不再有之前那种隐隐的排斥感,“我们是一个团队。”


    张枫点点头:“好。”


    ……


    时间,在ICU里总是过得又快又慢。


    快的是生命体征的变化,慢的是等待的煎熬。


    MARS系统已经平稳运行了八个小时。


    张枫靠在墙边,眼睛几乎要粘在监护仪的屏幕上。


    一夜未眠,数据,才是他现在唯一关心的东西。


    “怎么样?”


    安泽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他换了白大褂,显然是刚来接班。


    张枫指了指屏幕上的几条曲线。


    “你看,血氨有下降趋势,虽然不多,但确实在动了。”


    “胆红素…嗯…基本上是平台期,没再往上涨,算是个好兆头。”


    “凝血功能…PT还是偏高,但比昨天最差的时候好了一点点。”


    张枫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沙哑,但条理清晰。


    分析数据,是他刻在骨子里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