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汉髡还挺讲究
作品:《北美新明》 众人吃完饭,回到各自房间,高振拿出柳兰芝买回来的几本书籍,都是当下热门的通俗小说。
明末的识字率,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差距很大。
广大的农村地区以文盲为主。
城市里的市民则不一样,识字率相当高,算是封建社会的巅峰,十个男性当中,有一半能够看懂白话小说,相当于后世的网文。
识字率不够高的话,白话小说就不可能兴起。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小说很贵,薄薄一卷书就要一只烤乳猪的价格,半个小时便能看完,很多人都是轮流借着看。
高振随手拿起一本,看得津津有味。
内容题材很大胆,百无禁忌,文笔很好,瑟瑟的剧情很多,作者总是在不经意间开车。
应该是和明代没有出版审核有关,作者写了个开头,就能直接找人印刷发行,后续内容几乎没人管。
打击盗版也得作者亲自去打。
高振记得穿越前看过一个资料,1644年崇祯自杀后,南方在两个月后收到确切消息,朝廷没了。
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了以李自成为主角的连载小说,讲述李自成如何崛起,如何攻入北京,崇祯又是怎么自杀的故事,内容当然完全胡扯。
但要知道那个时候还有南明政权,民间小说界,却能直接拿死去的崇祯当素材。
足以见得,明末的这些知识分子有多大胆。
第二日,天还未亮,高振等人就被叫醒。
跟着一队太监,穿过承天门(天安门),从掖门过午门,而后过金水桥,最后又从侧门进入皇极殿。
正门建的虽宽,但他们却不能走。
什么人该过哪扇门,走哪座桥,都有严格规定。
不过穿越众发誓,总有一天他们要大摇大摆的走正门。
皇极殿前有个大广场。
皇帝登基、元旦、冬至、皇室成员生日等庆祝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
辰时三刻,早上七点四十五分。
周皇后身着凤冠霞帔,坐在皇极殿内,官员命妇们按品级依次祝贺。
最后是外国使臣,朝鲜送人参、貂皮,琉球送珍珠、珊瑚,安南送象牙、翡翠。
高振等人则送上了来自本土的精密钟表、时尚服饰和其他工艺品。
周皇后看着一堆来自海外的新奇物件,久久挪不开眼,但还是强行按耐住心中的好奇,保持着端庄。
崇祯也给所有人回了礼,主要是铜钱和布帛。
午宴在殿外广场举行,外国使臣位于西南区域,依次按照国序列座,高振等人单开一桌。
后世想进来这里,还得提前预约,现在他们直接在里面吃席,而且一点也不拥挤,天气刚刚好。
“老高,那边人好像一直在看我们。”
洪吉祥用脚踢了踢高振,低声说道。
众人回望过去,透过人群,只见在离崇祯不远处,坐着几个大官,其中有袁崇焕,另外几个不认识。
他们时不时的往高振这边看来,交头接耳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能和袁崇焕坐一桌,估计是洪承畴,孙传庭那些人吧,他们都回京祝贺了,农民军的情况不太乐观呀。”
高振猜测道,用拉丁语加密通话。
和他猜的一样,那边坐着的确实是洪承畴、孙传庭等人,甚至还有吴三桂。
这些人脸上都饱经战火的摧残,一看就知道是在外面带兵的官员。
高振记得孙传庭和洪承畴是在围剿农民军。
在原来的历史上,李自成会被孙传庭重创,跑到山里蛰伏,张献忠也会被左良玉击败,转战四川与另一支农民起义军罗汝才会师。
这些历史的总体走向,没有发生太大改变。
明廷在镇压农民起义军方面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
与历史不同的是,袁崇焕没死,还收回了广宁,把战线推回到了天启二年(1622)之前的状态。
也难怪今天崇祯这么高兴,一直在笑。
午宴结束后,崇祯亲自找到高振,总算是开始聊正事。
出了紫禁城,回到华谊馆。
高振发现刚才一直偷看他们的那群明末‘猛男’也在。
华谊馆内部的装潢风格完全按照穿越者风格设计,宽敞明亮,与本土一致。
议事厅内,摆放着一张金丝楠木大长桌,表面经过高级漆艺处理,抛光后甚至能有镜面效果,和后世的中高档家具差不多。
是专门从本土运来的。
桌子中间是华联共和国的国旗,与一面明字旗交叉摆放,还有一排小型盆栽。
杨嗣昌、袁崇焕、洪承畴、孙传庭等人站在门口,好奇打量屋内的装修和桌椅摆放,觉得甚是新奇。
汉髡还挺讲究的。
“诸位爱卿不必紧张,既是华国之使馆,便按照华国之规矩。”
崇祯刚一落座,左右两边的人则是立马起身。
“陛下,这...这有违礼制,臣等不敢僭越!”四人齐声道。
纷纷表示不能这么坐。
他们怎么能和皇帝坐一排呢,也不知道对面汉髡安的什么心。
“朕说了,无妨,爱卿坐下便是。”
见崇祯语气沉了下来,四人不敢继续推脱。
高振等人强忍着笑意,耐心等对面把座位的事情搞定。
“依据条约规定,这座华谊馆相当于华联共和国领土,各位既然入了馆,就算是来到了新的国家,一切都要按照我国的规矩来。”
“所以各位不必担心,皇帝也没有理由怪罪你们,你说是吧,朱由检皇帝?”
片刻后,高振率先开口。
目光直视崇祯,语气很是自然,只有客气,没有丝毫的敬畏。
对崇祯的称呼是名字加职位,类似后世某某总统,某某首相。
这话听在杨嗣昌等人耳中,却让他们后背发凉,汉髡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竟敢直呼皇帝名讳。
他们都是在背后蛐蛐崇祯的时候,才敢这么说。
“高先生说的是。”崇祯勉强挤出一抹笑容,点了点头。
高振说话的语气,还有行为,让他很不习惯,也很不舒服。
今天有臣子在旁边,他堂堂一个皇帝,被外国使臣如此对待,皇权之威严难免受损。
但没办法,他有好多事情要求对方帮忙,只能先忍一忍。
等内忧外患解决,他会让华国这个蕞尔小邦知道,什么叫天朝威严。
崇祯藏在衣袖中的手暗暗攥紧。
“既如此,那我们就开始吧。”高振得意一笑。
他就是故意的,得让崇祯还有明朝官员知道,两国关系平等,别在他面前摆天朝架子。
皇帝在他这里,狗屁都不是,需要你的时候是皇帝,不需要的时候,就是讨伐的对象。
展示强势的一面,也是为了接下来的谈判更好的进行。
双方花了几分钟,先进行了一场简单坦诚的交流,表达各自的诉求。
明廷那边总结起来就两个问题,女真和流民。
高振这边则是移民和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