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崇祯,你占我便宜是吧
作品:《北美新明》 “根据情报,年初的时候,张献忠诈降反叛,被明廷击败后正往四川逃,那边现在很乱。”高振目光温柔地看了一眼柳兰芝,笑着道。
“啊!张献忠?”庞乐丹忽然脸色大变。
作为一名正儿八经的本科毕业生,还是个高中老师,虽然对历史不感兴趣,但知道的东西不少。
记得张献忠好像会在川省杀很多人。
“放心吧媳妇,我们不会让你老乡惨死的。”洪吉祥笑了笑。
川省地形闭塞,自然条件较好,自古就被誉为天府之国。
但在明末清初这个阶段,却也遭到了天灾和人祸的双重蹂躏,人口锐减。
人口这两个字,属于高振等人的敏感词。
只要能力足够,他们自然会避免明朝出现大规模的人口锐减,不然总感觉是自己亏了。
天灾他们无能为力,但是面对人祸,可以尽力而为,至少现在女真入关的情况就不可能出现。
毕竟大明的每一个百姓,可都是潜在的共和国公民啊。
只是暂时被明廷管着而已。
“可是华国高振高大人?下官天津兵备副使陈与亮,奉命护送诸位使团进京,在此之前,还请诸位出示身份凭证、贺表、贺品,查验无误后,方可进京。”
走到天津城门口,一个穿着绯红袍服的四品官,屁颠屁颠跑了过来,扶了扶帽子,朝高振行了一礼。
查验完毕后。
陈与亮再一拱手:“按礼部规定,诸位享有特权,可携带兵器,但不可带军进京,高大人见谅。”
高振笑着点了点头,让随行士兵留在天津。
而后跟着陈与亮来到运河码头,登上了前往北京的船只。
抵达京城时,礼部的中高层官员早已在郊外迎接。
“许久未见,高大人风采依旧,早闻大人新婚之喜,这位想必就是高夫人了,果然气度娴雅。”
“今闻高夫人是山东临清人,令尊举人出身,这般才学品望,怎得仅以私塾先生为业?其中莫非是有什么隐情?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急需贤才共济时艰呐。”
迎接官员中,为首的是现任礼部尚书,姚明恭,五十多岁。
他和两广总督熊文灿是亲家,因为熊文灿与高振等人关系好,所以他对高振也是十分热情,一副多年好友的样子。
实际上,加上这次,两人只见过三面,前两次没有任何言语交流。
高振听到他的话,则是微微皱眉,心中顿感不悦。
一上来就想玩利益绑定,这也太赤裸裸了。
把他老婆的家庭背景也调查的清清楚楚。
可能这种情况已经成了明朝常态了吧。
姚明恭的意思是,他已经知道柳兰芝的家庭情况,可以直接安排柳兰芝的父亲出仕做官,举人出身,至少可以当个县令。
举人身份可不低。
如果是因为某些不公待遇,导致只能当私塾先生,他也可以帮忙解决。
“姚大人客气,家事不敢劳烦大人。”高振都没回礼,语气不冷不淡。
“哈哈哈,是本官冒昧了,陛下听闻高兄娶了我大明女子后,甚是高兴,特地命本官祝高兄喜得佳偶。”
“说起来,陛下乃天下百姓君父,高兄又娶了我大明女子为妻,如此,高兄与我大明,也算‘亲家’了,可喜可贺呀!”
“就是不知贵国元首何时才能来我大明,陛下自从上次收到贵国国书,便经常与臣等提及贵国元首,想必也是位英才雄主,陛下非常期待能见上一面,以叙两国友好之情。”
姚明恭哈哈一笑,继续说道。
“这个我也没法做主,元首事务繁多,还要应付西洋的欧洲人,实在是抽不开身。”
高振嘴角抽了抽,自己好像被崇祯占便宜了。
想见许平,崇祯还是亲自去殷洲吧,否则只能等以后海运变得更安全才有可能。
“理解理解,诸位远道而来,想必也累了,车马已备好,快快随我一同前往使馆歇息吧。”
姚明恭已经完成了自己任务,识趣没有再问。
下午三点左右,众人来到京师会同馆隔壁。
由于会同馆是接待朝贡国使臣的地方,用来接待高振等人,已经不合适。
明廷将华联共和国列为平等友邦,非朝贡关系。
礼部的那些人,特别重视外交礼仪,因为他们无事可做,得给自己找点事做。
于是便把外交接待流程搞得越来越正式,但也越来越复杂。
还特意新建了个华谊馆,相当于华联共和国大使馆,毕竟双方的交流以后会越来越频繁。
高振刚坐下喝了口茶,鸿胪寺的人就跑了过来,给他们进行简单的礼仪培训,为明日的庆典做准备。
好在他们作为受邀的外国使节,庆典的时候只需露面走个过场,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多。
几分钟后,馆内终于安静了下来,他们被特许可以在指定区域自由行动,不过出门会有礼部官员随行。
众人身心疲惫,先休息了几个小时,等太阳落山,这才动身准备出去走走。
刚一出门,高振就看见朝鲜使团从隔壁会同馆出来,对方提前三天到的这里。
双方只是目光对视了一眼,没有进行任何交流。
让高振意外的是,这次除了他们和朝鲜受邀参加,还有蒙古人、琉球使者,甚至还有安南使者。
从穿着就能一眼认出这些人各自是什么身份。
朝鲜派人来很正常,明朝两百多年里,朝鲜出使大明一千多次,平均一年四五次。
每逢重大节日都要派人祝贺,只是在天启崇祯两朝,女真崛起,双方交流受阻,次数因此减少。
琉球派人来也正常,属于没啥存在感的朝贡国,但是很乖。
位于大琉球北部,是一串小岛,和朝鲜一样,已被共和国完全控制。
蒙古和安南则是让他没想到的。
“奇怪,安南不是正在内战,早就断开了和明朝的朝贡关系吗?”
看到这些人,高振有些捉摸不透崇祯了。
大明现在的情况要比原来历史上的要好一些,但也只是好一些,主要体现在军事上,没被女真频繁骚扰腹地,双方打的有来有回。
京城的神机营,山海关的关宁军等,都装配上了来自殷洲的火器。
民生经济方面的情况,则与原来的历史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