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气疯了的崇祯

作品:《北美新明

    崇祯回到乾清宫,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顿时怒不可遏。


    气的直接将桌子掀翻,奏折洒落一地。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啊!”


    崇祯越想越气,又把房间里的瓷器、花盆、书架全给打砸一通。


    几名太监颤巍巍的跪在地上,身体抖落筛糠,满头大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朝夕相伴多年,他们很是了解崇祯的脾气。


    今天这是真怒了。


    怒了就要杀人。


    “为什么朕的子民,会被逼得去找汉髡告状!为什么!”


    “为什么是汉髡来逼朕要善待百姓,朕在百姓眼中,难道是个恶人吗?!”


    这件事对崇祯的打击还是挺大的,发出歇斯底里的怒吼。


    委屈和愤怒交织在一起,难受想哭。


    “陛下,您要保重龙体啊,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王承恩抹了抹泪,满脸心疼。


    “朕不觉得只有济南府是这样,两京一十三省,到底有多少魑魅魍魉!”


    一阵打砸宣泄后,崇祯终于冷静下来。


    “王承恩!”


    “在!”


    “通知内阁,让他们召集六部所有官员,三法司的人必须全员到扬!”


    ......


    山东,济南府,慈幼局。


    “黄老爷,这次事情闹得有点大了,那些流民不肯走,非要讨个说法,知府大人请你到府衙走一趟,配合询问案情。”


    两名衙役客客气气地登门拜访。


    “知道了,等我换身衣服。”


    黄老爷神色淡然,转身回了一趟房间,出来时已经换上了一套粗布麻衣。


    府衙公堂之上。


    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黑压压的跪了一地。


    哭天喊地的求高堂上正坐的‘青天大老爷’,为他们找回被拐卖的儿女。


    啪!


    啪!


    “肃静!”


    知府敲了敲惊堂木,公堂内瞬间安静下来。


    “你们说是黄员外的慈幼局把你们孩子拐走了,但你们可知,这家慈幼局是海外汉髡开的。”


    “里面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送往海外,给汉髡种地干活。”


    “所以,不存在拐卖一说。”


    “老爷,不是这样啊,我们听说孩子都被黄员外卖给别人了!”


    “呜呜呜,我昨晚梦到我家儿子了,他的眼睛被人挖掉,哭着跟我说找不着回家的路。”


    “还望青天大老爷替我们做主啊!”


    流民们又哭天喊地的哀嚎起来。


    他们把孩子送进慈幼局,只是为了让孩子吃个饱饭,并不是真的打算把孩子送出去。


    想着等灾荒过去,光景好了,再把孩子接回去。


    本质上是想白嫖。


    不过呢,如果这世道越来越乱,他们最后饿死了,孩子们也能有个归宿。


    不管是海外还是哪里,能活着就好。


    可没想到,送进慈幼局没多久,孩子就陆陆续续失踪。


    黄老爷也不准他们探视。


    后来,不知从哪里听到风声,说黄老爷就是个人贩子,他们的孩子都被卖掉,有的甚至被挖心掏肺做成药材了!


    于是流民们联起手来,一纸诉状告到了府衙。


    啪!


    知府一听,故作大怒,拍响惊堂木,看向黄老爷。


    一脸的大义凛然。


    “黄员外,他们说的可是事情,你最好如实招来,免得受皮肉之苦!”


    黄老爷穿着粗布麻衣,立于公堂之中,神色自若。


    “知府大人难道不知黄某这个慈幼局管事只是替人看门的吗?”


    “真正做主的,是汉髡派来的人,孩子都是被他给卖了,知府大人既然已经把那人给抓了起来,为何不审问一番呢?”


    流民们听到这话,都面面相觑。


    不是吧?


    难道真是汉髡干的?


    华联共和国在大明影响力有限,因为信息的传播渠道有限,交通也不便。


    沿海城市百姓可能了解的比较多。


    但内陆的普通百姓,大多不清楚华联共和国是什么样的存在。


    毕竟如果不是爆发饥荒,他们这辈子可能都不会走出自己所在的小县。


    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鲁省靠海,但很多人连大海都没见过,对海外更是没有任何概念,以为就是大点的湖。


    觉得大明是天下的全部,最多加上周边的蛮夷。


    台上的知府冷冷一笑。


    “听见没有,卖掉你们孩子的,的确是汉髡,黄老爷不过是个看门的。”


    “呜呜呜,求青天大老爷帮我们找回孩子,将那些汉髡绳之以法!”


    流民们真信了知府的话,立马掉转枪头。


    “放心,你们且先回去,本大人定会为你们讨回公道,不要再来闹事了。”


    知府刚一说完。


    就听黄老爷接着道。


    “今日午时,我们黄府会在城门口开设粥铺,赈济乡民。”


    “多谢黄老爷!”


    “黄老爷真是个大好人啊!”


    已经快到中午,流民们一听今天黄家施粥,顾不得孩子的事情,争先恐后地跑出府衙。


    “黄老爷真是个大好人呀,要不要本官赐你一块‘乐善好施’的牌匾?”


    知府看见这一幕,顿时被逗乐,打趣道。


    “你到底怎么回事,那个汉髡还没死吗?”


    黄老爷神色依旧如常,像个主人一般,大摇大摆走到后堂。


    “汉髡是朝廷派来的,我不敢真动手,想着等这事风头过去了,他就拿我们没办法。”


    “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可一旦上了称,一千斤也打不住啊。”


    “倒是你,为何不收敛点,搞得这么多流民来找我麻烦。”


    “现在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鲁西一带秦贼聚众数千人,袭扰各府州县,鲁南又闹出个什么白莲教,要是这些流民再闹事,别说我这乌纱帽,就怕我的脑袋也保不住了!”


    知府语气责怪道,急得直跺脚。


    “放心,区区数千流民不足为惧,我在朝中有人,只要你好好办事,有朝一日,或可调回京师。”


    “那就多多仰仗黄老爷了!”


    “老爷!老爷!不好了!”


    就在两人商量今晚要去哪里吃喝玩乐时,一名衙役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


    “啧...又出什么事了?”知府皱了皱眉,不耐烦道。


    “朝廷来人了,好多人!扬面跟行军似的!”


    “在哪?到了济南府地界吗?”知府闻言,脸色陡然一变,有些慌乱。


    “早就进入济南地界了!”


    “奇了怪了,我没收到通知啊,朝廷这次...该不会...”


    “胡兄放心,不管来的是谁,我替你招待。”黄老爷仍旧是一脸的风轻云淡。


    他背后的靠山,可是能随时面见皇帝的存在。


    ......


    距离济南城十数里处,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前进着。


    负责队伍安全的是京城禁军和锦衣卫。


    坐在其中那辆最豪华车辇中的人,赫然就是朱由检。


    明朝皇帝一般不能离京,但是这次,朱由检把那些阻止自己离京的人给砍了。


    杀了几个带头冲锋的文官。


    内阁首辅留守京师,六部官员一半随行,都察院、大理寺的一把手也都被拉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