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危机
作品:《大乾闲人》 过了许久,左丞相率先打破沉默,他微微躬身,恭敬而沉稳地说道:“陛下,太子仁厚善良,心怀天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筹备一场盛大且庄重的登基仪式,以彰显皇家威严,稳固民心。
礼部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可着手提前规划。
同时,兵部需加强京城防卫,确保登基大典期间京城的安稳。
至于户部,自然要做好财政支持,保障各项事宜顺利进行。”
老皇帝微微点头,目光投向礼部尚书,问道:“李爱卿,对于登基仪式,你有何想法?”
礼部尚书赶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陛下,登基仪式乃国之大典,关乎国运。老臣定会倾尽全力,与朝中诸臣共同商议,制定出一套周全详尽的仪式流程。
从祭天祭祖,到百官朝拜,每一个环节都将力求严谨,彰显我朝的辉煌与庄重。”
老皇帝又看向兵部尚书,目光中透着一丝期许:“赵爱卿,京城防卫至关重要,此事便交由你负责。
登基前后,务必确保京城内外万无一失,切不可出任何差错。”
兵部尚书神情肃穆,单膝跪地,铿锵有力地回应道:“陛下放心,末将定当调派精锐,加强京城巡逻与戒备,定不让任何宵小之徒有可乘之机。”
这时,户部尚书也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户部已着手准备相关事宜,定会保障登基大典所需的一应开支,全力支持新帝即位。”
老皇帝听着众人的表态,微微闭目,靠在龙椅上,似在思考着什么。
片刻后,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再次扫过众人,语重心长地说道:“朕在位多年,深知这江山得来不易。
太子虽有不足,但朕相信,在你们的辅佐下,定能将我朝治理得繁荣昌盛。
你们都是我朝的栋梁,切不可有二心,要同心协力,辅佐新帝。”
几位大臣纷纷跪地,齐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保我朝千秋万代!”
老皇帝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疲惫地说道:“好了,你们先退下吧,各自回去做好准备。”
几位大臣再次行礼,缓缓退出御书房。御书房的门缓缓关上,老皇帝独自坐在龙椅上,望着摇曳的烛火,心中默默祈祷着。
……
四皇子秦王得知太子要登基,心情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万分。
但他心里清楚,在这皇权至上的朝堂局势下,自己实在是无计可施,眼下唯一能做的,便是想尽办法自保。
然而,这茫茫大乾,幅员辽阔,可哪里又能成为自己真正的容身之所呢?
他心里明白,太子所谓的削藩,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一旦这些藩王失去了王位和兵权,自己就如同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
他在王府的书房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迷茫。
突然,他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一幅大乾舆图上。
地图上,各个藩国的属地清晰标注,他的视线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生机。
“或许,我可以联合其他藩王……”秦王喃喃自语道,但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藩王们各怀心思,想要联合谈何容易,稍有不慎,还可能暴露自己,加速自己的灭亡。
就在秦王苦思冥想之际,王府管家匆匆走进书房,轻声说道:“王爷,京城中有位神秘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关乎王爷的前程。”
秦王心中一凛,“神秘人?关乎本王前程?快请他进来。”
不多时,一位身着黑袍,头戴斗笠的男子走进书房。
男子身形消瘦,斗笠下的面容隐在阴影之中,看不清模样。
“阁下是?”秦王警惕地打量着眼前的男子。
黑袍男子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缓缓走到书房中央,环顾四周,确定无人偷听后,才压低声音说道:“王爷,在下知晓您此刻的困境,特来献上一计,助王爷摆脱眼前危机。”
秦王心中一动,急忙问道:“阁下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黑袍男子微微一顿,缓缓说道:“王爷,如今太子即将登基,削藩之势已不可阻挡。
但王爷可曾想过,若此时您主动向太子示弱,表明愿主动交出兵权,同时献上一份厚礼,或许能让太子对您放松警惕。”
秦王眉头微皱,“主动交出兵权?那本王岂不是任人摆布?这算哪门子良策?”
黑袍男子轻笑一声,“王爷莫急,听我说完。您表面上主动交出兵权,以示忠心,但暗中可联络一些江湖势力,积蓄力量。
同时,您可向太子请求前往边疆偏远之地,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在那里,天高皇帝远,您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势力,等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业。”
秦王沉思片刻,觉得黑袍男子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其中风险也不小。
“可若本王交出兵权,前往边疆,太子却依旧不肯放过本王,又当如何?而且,联络江湖势力谈何容易,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
黑袍男子似乎早料到秦王会有此顾虑,从容说道:“王爷,您可先派亲信暗中与一些可靠的江湖势力接触,许以重利,想必会有人愿意相助。
至于太子那边,您献上的厚礼中,可暗藏玄机,让他投鼠忌器。
再者,边疆之地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太子即便想对您动手,也需有所顾忌。”
秦王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权衡着其中的利弊。
许久,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黑袍男子,“阁下此计虽险,但目前看来,不失为一条出路。只是,本王如何能信得过阁下?”
黑袍男子微微躬身,“王爷,在下若有二心,又怎会冒险前来?如今王爷身处困境,这也是您唯一的生机。”
秦王思索再三,最终咬咬牙,“好,本王便信你一次。但阁下需留在本王身边,随时为我出谋划策。”
黑袍男子嘴角微微上扬,“王爷放心,在下必定竭尽所能,助王爷成就大业。”
从这一天起,秦王便依照黑袍男子的计策,开始了他的布局。
他一面准备向太子献上厚礼,表明主动交出兵权的诚意;
一面暗中派遣亲信,去联络江湖势力。
而他的命运,也在这悄然间,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