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安镇日常一
作品:《大乾闲人》 槐树村这边,锦衣卫撤离造成的损失堪称惨重。
不仅酿酒设备被炸得粉碎,无法再用,就连已酿好的酒,也只带走了一部分。
剩下那百余坛酒,实在因数量过多且运输不便,只能无奈留下。
那些尚在发酵的酒缸,也只能任由它们继续放置,无人看管。
至于还未来得及酿造的粮食,所剩已然不多,一切都等待着鲁传拿主意处理。
村里采购猪肉等肉食的活动,也彻底停止。
而最后一批制作好的卤肉,成了供应给媋桂坊的绝响。
崔杰很快便听闻了槐树村发生的变故。
起初,他只知道鲁修留下的人突然撤离,至于其中缘由,一无所知。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了大概情况:
原来是槐树村村民与鲁修的人产生了矛盾冲突,最终导致造酒设备全部被毁。
崔杰得知此事后,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绝望,只觉在齐州,自己的“天”仿佛塌了下来。
紧接着,博陵客栈位于齐州的总部,因没了卤菜与酒水供应,客流量锐减。
尤其是那些在齐州办理了会员卡的顾客,享受不到原本的实惠,纷纷跑到媋桂坊找崔家的人讨要说法。
如此一来,齐州的四家博陵客栈实在难以为继,只能被迫停业。
崔杰本以为这一切是鲁修的主意,却不知这背后的命令皆出自苏伶之手。
此时,所有锦衣卫已全部撤至青河镇。
老苌和刘能则依旧留在齐州,执行监视任务……
青河镇,因南北运河段的青河而得名。
此地水系发达,东西两条入海河流尤为瞩目,一条是新河,另一条是南排河。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大小不知名的河流纵横交错。
这四通八达的水系,正是青河镇交通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新河水域宽广,作为通海的内陆河,是海盐上岸的绝佳之地。
当初鲁修正是经过多方面考量,才相中了这块地方。
只可惜赵有才办事不力,耽误了鲁修在此地的发展进程。
当锦衣卫撤到青河镇后,闫宽目睹这里的繁华景象,又考虑到交通便利等诸多因素,决定留下部分锦衣卫在此地,只是具体让他们做些什么,一时还没想好。
而对于崔仁义的事情,闫宽也着实犯难,不知该如何处理才好。
毕竟齐州并非镇北王的势力范围,行事诸多掣肘。
……
另一边,安镇的建设正稳步推进,却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很快,一侧三乘三格局的房屋便已建成主体,工人们开始在上面搭建木质房顶。
所谓三乘三,指的是房屋的总面积,屋内隔间众多,每个隔间宽度不过一丈。
这样的房屋建成后,虽说能安排部分士卒驻扎,但对于一千多人的大军而言,实在是远远不够。
经过带队的三位最高指挥官商议,第一套房屋分配如下:三位主官居住其中,靠近门口的两间房安排给黑蛟卫的人。
中间一间作为会客室,还有一间因空间等实际因素,无法住人,便用作值班室。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房屋采用了集中供暖设计,楼梯下方设有烧煤的火灶。
鲁修来到安镇已有十多天,然而建设进度却不尽如人意,这让他心中颇为不满。
此刻,他正站在一处高地,极目远眺。
只见远处山巅之上,残雪皑皑,如银白的幕布般覆盖着大地,往日的生机被掩埋殆尽,只剩下一片死寂与荒芜。
庄函这段时间一直在村庄里走访调研。
自从鲁修捡回那两个孩子后,他愈发觉得民生问题至关重要。
此时,他刚从下面回来,一眼便瞧见鲁修正站在那儿眺望。
“都尉在看什么呢?”庄函走上前问道。
鲁修转头见是庄函,微微扯了扯嘴角,说道:“我在寻思,这样的天气到底还要持续多久啊?”
庄函背着手,也望向远方,长叹一声说道:“如今已是二月,往年这个时候,大地不会这般冰封。不过,既然已到土地复苏的季节,一切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鲁修听庄函说得如此笃定,心中也觉有理,说道:“复苏自然是好事,只是此地缺水,道路也不通畅。接下来的工作,恐怕得先修路,修几条能连通外界的道路才行。”
“就目前的人手而言,做这件事可不容易啊。”庄函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看这里,”鲁修手指朝北的方向,说道,“这里本是一条河流,冬季河水结冰,便成了道路。
等天气转暖,融雪后就会再度有水。但因道路不够宽阔,即便有水,也存不了多少,天一热,水就会流失。
所以我觉得,把对岸的路拓宽,将中间的河道挖深一些,便能开始蓄水。”
庄函这段时间不仅视察民情,对周围的地形地貌也做了一番勘探。
正如鲁修所言,眼前这处低洼之处,确实曾是一条河流。
“那你打算怎么做呢?”庄函问道。他可不认为,以当前的生产力,能够轻易将眼前冰封的河道加深。
“全军动员起来,最好能从蔚州调一部分人过来帮忙。我打算把河道再拓宽一丈,如此一来,便能解决几千人的饮水问题。”
鲁修此前对蔚州煤矿有所了解,此地煤炭质量颇佳,含硫量极低,稍加处理就能达到无烟煤的标准,所以他放弃了将这里煤炭外销的想法。
而武州的煤矿含硫量极高,为此他还写过一份报告,提出若供大乾军民使用,必须进行处理。
所谓处理,实则就是脱硫脱硝,而这些过程产生的产物,正是鲁修急需的。
不过,他并未立刻派人去处理此事,而是让以前王府的亲军前往。
毕竟洗煤厂的工作量不大,在当时技术含量也不算高。
鲁修真正想要的,是脱硫脱硝后的废水。
如今天气逐渐转暖,他觉得是时候派人去处理这些“废水”了。
想到废水,他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眼前河道快速破冰以及挖掘工作的方法。
庄函对鲁修的提议并无异议,点头说道:“你这个想法很不错。等王胜押送下一批物资过来,我与他商议此事。”
王胜是蔚州尉迟乣手下的裨将,负责往来安镇押运物资的安全。
“这件事交给苏铁山负责吧,你则需要绘制一下河道路线图,而且要预留出不少于两条往返通道的位置。”鲁修说道。
从河面上修建通道,说白了就是修桥,而修桥的最佳位置,自然是河口狭窄、路基坚实之处。
将这项重任托付给庄函,无疑是给他肩上压上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