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刘猛回家
作品:《大乾闲人》 其实,就在鲁修向蔚州要人之际,也一同调集了一批炸药。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那声浪仿佛能冲破云霄,安镇的那条河瞬间被炸开几丈宽,最深之处形成了一丈深的河道。
众人利用河道挖出的泥土,在一旁精心筑建了一条崭新的河堤。
这河堤可不单单是为了防止河水肆意蔓延,更多的,它如同坚固的防护墙一般,能有效抵御对岸可能出现的横冲直撞。
与此同时,第二间三乘三格局的房屋也顺利建成。
然而,鲁修心里清楚,这样的房屋数量依旧远远不够。
于是,在三丈之外,又依样重复建起房屋。
二月过后,天气虽说不再下雪,可气温回暖的迹象却并不明显,依旧透着丝丝寒意。这样的天气,着实不算是个好兆头。
靠北的匈奴牧民,因草料匮乏,已然蠢蠢欲动,打算向北发起侵略。
而此时,倘若安镇能吸引一些商人前来,那对鲁修等人而言,无疑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村脚下。
一个神秘身影悄然归来,此人看到不远处忙碌的人群,神色阴冷地瞥了一眼,随后便闪身钻进了一间房屋。
下工后,刘婶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今日她干的活和男人们一样,在河堤上帮忙整理河泥,不过工作量倒也不算多,主要就是往其他人的竹筐里添土。
一天劳作下来,她不仅美美地吃了两顿饱饭,还分到了一斤精米。
刘婶满心欢喜地回到家,却见家门虚掩着,心头顿时一惊。
这些日子她可是存了不少粮食,要是进了贼,把粮食偷了可怎么办?
就在她满心疑惑之时,屋内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娘,是我!”
刘婶一愣,听出是儿子的声音,赶忙回头左右看了看,见外面没人,便急忙推门而入。
“猛儿,你回来了?就你一个人吗?”
刘婶一边说着,一边紧张地在屋里四下打量。
“就我一个,大壮哥那边最近日子也不好过,我只能带回来一点粮食。”
刘猛说着,警惕地朝门外看了看。
“这村里怎么来了官兵?是在征徭役吗?”
刘婶见儿子误会了,赶忙拉住他的手,轻轻抚摸着他的胳膊说道:“儿呀,那可不是徭役,干活是有粮食拿的。”
“有粮食?官府的人会这么好?”
刘猛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不仅有粮食,一天还能吃两餐,都能吃得饱饱的。你瞧瞧,娘这两天是不是胖了些?”
刘婶笑着说道,还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呃……”刘猛上下打量着母亲,胖倒是没看出来,不过母亲的精神确实好了许多,脸上也泛起了些许红润。
“儿啊,来的官府人说了,只要你们以前没祸害过百姓,那些事儿就既往不咎了,回来后还能给你们上良民户籍。这儿以后会越来越好,你就留在家里吧。”
“在家?……”
“是呀,在家至少能有口饭吃,官老爷说了,以后有干不完的活儿。”
“这……,我得和大壮哥商议一下。”
“什么?你还要走?”
刘婶脸上瞬间露出焦急之色,这些日子她对儿子在外的情况忧心忡忡。
若不是生活所迫,哪个母亲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外担惊受怕呢?
“我回去和大壮哥商量商量,看看村里还有没有其他人也想回来。”
刘猛见母亲一脸担忧,赶忙解释道。
“你要出去也行,不过,你得先去和官府来的鲁都尉见一面,先把良民户籍登记了。以后安镇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身份不明可不行。”
刘婶主意已定,拉着儿子就往外走。
刘猛被母亲一路拖拽着,走在即将上冻的路面上,他生怕母亲摔跤,只能小心翼翼地护着。
抬眼望去,便看到了营房帐篷和两间用石砖砌成的房屋。
此时,鲁修正抱着小丫头在外面散步。
看到刘婶朝着这边走来,小丫头兴奋地咿咿呀呀叫着,还朝着刘婶挥舞着小胳膊。
这些日子,刘婶隔三岔五就会来看小丫头,两人也十分熟络。
“幸儿,喊奶奶!”
鲁修轻轻抖动着手中的女孩说道。
“啊啊,拉拉……”
小女孩嘴里发出含糊的声音,也不知道她到底想说什么。
刘婶看到小丫头,满脸笑容地伸出双手:“小幸儿,让奶奶抱抱。”
刘猛:“……”
“我什么时候多了个妹妹?眼前这个少年又是谁?难道是我从未谋面的弟弟?……”
刘猛心里正琢磨着,冷不防被人推了一把,耳边传来母亲的声音:“还不参见鲁都尉?”
刘猛这才回过神来,急忙抱拳说道:“小人见过鲁都尉。”
“你就是刘婶的儿子吧,我早就听说过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鲁修语气亲切,可这话却让刘猛心中一紧,暗自思忖:“难道我的事他已经知道了?”下意识地就想往身上摸匕首。
鲁修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微笑着对刘婶说:“你抱着幸儿去和小可玩吧,这孩子才五岁,非要跟着去工地,估计这会儿在洗漱呢。”
刘婶明白鲁修有话要单独和儿子说,也没多想,抱着小女孩就朝着砖砌的房屋走去。
刘猛见母亲如此轻易地就进了军营,心里好奇不已,但很快又将目光转向鲁修,警惕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你也别盯着我,我一个人曾经一次就杀过几十个匈奴人,就你这样的,来五个也不是我的对手。”
鲁修开门见山地说道,为了不伤到刘猛的面子,故意说五个,实际上就算来十个刘猛,也未必是鲁修的对手。
听了鲁修这话,刘猛心里依旧戒备森严,丝毫不敢放松。
“说吧,你母亲把你带来,所为何事?”鲁修问道。
“我,我娘让我来登记良民户籍。”刘猛回答道。
“那你觉得自己算得上良民吗?”鲁修目光直视刘猛,问道。
“我,我不知道……”
刘猛一时语塞。是啊,自己到底算不算良民呢?
按照大乾的法律,私自离开原本的土地就已经违法了,更何况自家本就是逃难而来,根本没有户籍,
而且自己还跟着刘大壮一伙人外出干过杀人越货的勾当,这样的自己,还能算是良民吗?
就在他犹豫着不知如何回答时,鲁修缓缓说道:“我之前说过,不管你们过去是什么样,只要以后老老实实,不再干违法的事,就能成为安镇的良民。
而且,安镇不受官府管辖,以后是良民自治。
知道什么叫良民吗?在安镇,只要不违反安镇的规矩,就是良民。
走出安镇,你们做什么,安镇一概不管。”
刘猛听得有些懵,他实在不明白,什么叫安镇的规矩。
鲁修见状,继续解释道:“这就好比你们以前在山寨,山寨的规矩就是你们的行事准则,出了山寨,外面的事你们管不着。同理,安镇也有自己的规矩。”
这话已经说得十分透彻,就算再傻的人也能明白个大概。刘猛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不过,安镇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以前就在这儿的人,我们叫做原住民。
以后想进来的人,要么是对安镇有用的,要么是有钱人。
那些不老实的人,安镇一概不收。”
“明白,不老实的人不要。”
刘猛眼睛一亮,觉得自己算是听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