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并肩前行

作品:《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如今发愁的是找不到相应的复习资料和练习题。


    就在这时,郭攸宁寄的两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还有李奶奶搜罗到的一套学习资料送到了。


    一套给王林几人共用,一套由村长家保管,供全大队备战高考的有志青年共用。


    这些资料于他们来说,是绝渡逢舟雪中送炭般的存在!


    郭攸宁随资料还附上了给大队长、王林,和猪草小队的信件。


    给大队长的信中嘱咐,一定要积极组织有资格、有志向的青少年们努力学习。


    对于知青们的参考也要大开方便之门,反正秋收已结束,那些拔萝卜积酸菜的事就不用硬让他们参与。


    明确指出高考既是改变个人命运的跳板,也是大队繁荣昌盛的基石!


    给王林的信里鼓励他要心无旁骛的学习。


    政策在变,他的亲人大概率不用多久就能平反回城;几年下来,养猪技术能教的应该全教出去了。


    离了他养猪场照样能运转,就如当年她离开一样,她这位半路姐姐,期盼他能风光考回京市。


    当然信里也提到了顾卫国、黄桂花等人,勉励他们放手一搏。


    给猪草小队的信里全是激励,趁着高考恢复这阵春风,让他们发奋图强,走出小山村。


    这些资料郭攸宁还分了一套给大哥大姐,军区家属院里关系好的桂香姐家也没落下。


    余下的一套自用。


    三年前刚穿越来时买的五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总算是派上了用场。


    政策出台后,好闺蜜李婉柔特意打电话感谢她,有了她的提醒,一年前就开始了复习,对于这次划时代意义的考试,信心十足。


    更重要的是询问她是否需要复习资料。


    她有在教育局当领导的妈妈,资源自是不少,不过郭攸宁提前做好了准备,又有在京市当教授的奶奶,完全不缺资料,道谢着婉拒了。


    除了好朋友的关心,家里人对她上大学的支持,也让她心中暖暖的。


    在柳姨的介绍下,家中多了位三十多岁的阿姨,快五个月大的双胞胎有了专人照顾,她只用负责喂奶就行。


    怕打扰到她的学习,爷爷全权接管了三宝的接送和陪护,一般就在家里吃个饭,其余时间不在育红班就在干休所。


    师公甚至提出,要将两岁多的陶陶带在身边,开始系统性的教学。


    小不点舍不得离开可爱的妹妹,自己拒绝了。


    郭攸宁尊重孩子的选择,哪怕天赋异禀,也不能剥夺他享受童年的快乐,一切随他自己心意。


    李奶奶周末回来时,会给她带各种习题和卷子,让她试做并认真批阅。


    柳姨每天花样百出地给她做营养丰富,补脑益气的美食。


    祁哲成对她上大学心有不舍和不安,但也一直默默支持着。


    连床上运动都非常克制,就怕给她累惨了没精力学习。


    一转眼到了十二月,为了她考试方便,全家决定提前一周回到京市。


    走的前一夜,空间沙发上,祁哲成将她紧紧抱在怀里。


    埋头在她脖颈处,语含幽怨地呢喃:“媳妇儿,你们又要抛下我啦!”


    郭攸宁摸着他的脑袋安慰,“老公,就几天而已,别这么多愁善感,考完就回来啦。”


    祁哲成在她脖子上轻轻地咬了一口,声音低沉,“这次是几天,但后面上大学去了,就得长期分居。还有大学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天之骄子,你只怕眼睛都得看花。”


    郭攸宁推开他毛绒绒的脑袋,捧着他的帅脸,轻笑出声:“啧啧,二十七岁俊毅帅气的祁参谋长,数界兵王得主还会不自信?啥天之骄子都比不过我老公,我眼光高着呢。”


    说完两边脸颊各重重亲了一口。


    祁哲成露出一丝笑意,“万一有比我强的,也不能多看。宁宁,军区有一个进中央军事学院进修一年半的名额,严司令推荐我去,我也去上学,你觉得怎样?”


    郭攸宁听后,立马坐直了身体,面露惊喜,“去,必须去!这可是天大的好事,看来组织很看重你哟,从那里出来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祁哲成心想媳妇儿在进步,自己也不能落后。


    看来这学得去上,只是军事学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有可能几个月都回不了家。


    他担忧道:“咱们全去上学了,五个小崽子咋办?”


    郭攸宁双手撑在他肩上,呵呵笑,“没关系,反正你没上学时也是早出晚归,还时常出任务,影响不大。京大离家只有六公里,我每天骑自行车走读就行。加上爷爷,和两位阿姨的照顾,带好他们不在话下。”


    祁哲成忍不住啄了一下那张会说话的小嘴,“那我明天就去找严司令好好聊聊,跟着媳妇儿一块进步。”


    “好,并肩前行!共享盛世繁华。”


    祁哲成将人抱起,往卧室走,“咱们先享受当下,那个魔法情趣小雨伞功能不错。”


    ……


    一周后,高考正式开始,爷爷柳姨在奶奶的叮嘱下,带着三宝来送考。


    她手拿文具和师公配置的提神醒脑膏,跟叽叽喳喳鼓励她的三宝挥手,走进去了考场。


    有了这几个月的认真学习,和反复练习。


    连第一堂最没把握的政治,都写得得心应手。


    一个小时就做完了所有试题,检查一遍后,瞟了眼左右抓耳挠腮的其他考生。


    坐不住,在监考老师讶异的目光下,提前二十分钟交卷走出考场。


    下午考的数学是她的强项,同样只花了一个小时就全部做完了。


    在她低头检查时,后面传来“噼里啪啦”的巨响。


    郭攸宁转头一看,一位眼圈发黑,面色蜡黄的瘦弱男子晕倒在地上。


    看来这是一位用功过度的学子,唉,可惜了。


    混乱中,监考老师很快控制住了现场,两分钟不到,就有白大褂进来将人抬走了。


    看这反应迅速的程度,八成上午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不知多少往届和应届高中生把这次考试,当成了改变命运的重大机遇,铆足了劲儿在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