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梦想成真

作品:《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接下来的语文、理化,和选考的英语,郭攸宁全发挥得格外好。


    虽然这场高考于她来说并不难,但当最后一张卷子交上,仍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亲朋好友们都在不同的考区,提前约好考完来她家聚餐,大哥大姐李婉柔夫妻全都准时到了。


    从参考人员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大家都考得不错。


    没参考的王厉和秦海则面容欠佳。


    郭攸宁打趣:“你俩咋啦?可不兴只顾自己进步,却给另一半拖后腿。”


    王厉乜了她一眼,“宁宁,你想啥呢,我们是那种浅薄的人吗?只是不舍分离,再说天恬恬还小,不能长时间离开妈妈。”


    郭攸宁笑意盈盈,“大家全报考的本地大学离家近,周末就能回家,有啥好着急的。我家五个娃,你们兄弟小橙子都极力支持,辛苦三四年幸福一整生的大好事,必须抓住。”


    秦海叹气,“我家饺子才四个多月,妈妈不在身边太可怜了!”


    郭攸宁大大咧咧地说:“开学得明年二三月份,到时候饺子就有七八个月了,也还好。”


    李婉柔子一旁插嘴,“他那里苦啦,曾爷奶宠着,奶奶照顾着,爸爸甘心着,幸福得很。 ”


    接下来,话题转到了报考专业和学校上来。


    报名填志愿时,郭攸宁想的好好的,要报服装设计,结果压根就没这个专业,退而求其次选了涉外经济类的对外贸易。


    对于想赚大钱的她来说,还是挺实用的。


    李婉柔直接选了于自己来说最简单的英语,毕业后可以继续在外事办工作,也可以去外交部。


    大姐选了汉语语言文学、大哥报的钢铁冶金技术、大嫂的师范……


    大家全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边吃饭边憧憬着通知单的到来。


    曲终人散,郭攸宁想起了远在柳湾村大队的朋友们,也不知他们怎样了。


    大雪纷飞中,王林和一众参考人,正分坐两辆牛爬犁,往长宁县城进发。


    黑省的考试比京市晚了几天,他们明天才开考。


    早上赶过去得半夜出发,疲倦和劳累会影响考场发挥,所以决定提前一天动身,去县城住一晚。


    可是谁知等他们抵达县城招待所时,那里早就满员了!


    还有不少来自别的大队和公社的参考人,聚在招待所门口。


    顾卫国望着在寒风中冻得发抖的王林,关心道:“小林林你跟我去机械厂宿舍挤挤吧,看来因为考试,整个长宁县都人满为患了。”


    王林点头应好,原本他准备去找孔哥求助的,能去兄弟单位住是更好的选择。


    廖翰杰是拖拉机手,跟农机站的人熟,带着媳妇黄桂花去那里借宿。


    其他人各显神通,但还是有不少人考场都没进就冻病了。


    偏远山区的知青们,他们的参考之路,比大城市的人艰难多了。


    日子在郭攸宁交易蔬果和大肥猪在日子里一天天过去,,腊月二十八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京大录取通知书。


    同时也迎来了市教育局的嘉奖,喜提本届文科状元。


    看到这一切,最激动的要数李奶奶。


    她攥着孙媳妇的手,满脸是笑地说:“宁宁给咱们老祁家长大脸了!”


    郭攸宁嘴角上翘,“这是全家人的功劳,奶奶的辅导居功至伟。”


    听到这话李奶奶笑容更深了,“主要是我家宁宁聪明!我听同事们讲,你们对外贸易系,有出国见识的机会,丫头入学后一定要努力。”


    还有这等好事?郭攸宁笑眯了眼。


    很快不平凡的七七年完美谢幕,充满希望的七八年来了,三月一号郭攸宁开启了京大新生活。


    报到时,三个小不点都嚷着要去送妈妈,但人多眼杂的,被郭攸宁残忍拒绝了。


    只让晚一天开学的男人,骑自行车去送。


    离开时最小的两只正在呼呼大睡,郭攸宁在他们粉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亲才离开。


    半小时后,郭攸宁驻足在京大门口。


    她凝视着被朝阳镀上金边的古朴校门,如同闪耀着历史光辉的丰碑,心潮澎湃。


    这是她上辈子做梦都想进的大学,如今梦想成真了。


    帮她抱着被褥提着生活用品的祁哲成, 没这些感触,他四处打量着川流不息的报到人员。


    见大部分男生不是个矮就是瘦弱,要不长相一般,他心里踏实了。


    催促道:“媳妇儿赶紧走,早点去能挑个好床位。”


    说完小声嘀咕,“第一个学期必须住校,怎么会有这种不合理的规矩!唉,我的玥玥宝贝,六天才能见一次妈妈,不知会伤心成啥样。”


    郭攸宁心中对孩子有诸多不舍,但有人照顾就行。


    关心孩子的同时,也得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她眉眼弯弯,“没事的,她还有曾爷爷和三个哥哥陪伴。”


    两人刚跨进大门, 就听到有人在喊他们。


    郭攸宁循声望去,是李婉柔夫妻,还有王林!


    她早知王林也考进了京大,只是人迟迟没有回京,能在报名的时候碰到真好。


    跟好姐妹随意招呼了一声,认真打量起王林来。


    拍着他的肩膀说:“两年不见,我弟长高长结实啦!啥时候到的?也不通知我去接你。”


    王林露出灿烂的笑容,喊过姐夫后,才回答郭攸宁的问话。


    “昨天刚到,养猪场母猪产仔,我不放心所以来迟了。”


    一晃四年多过去,这个便宜弟弟,彻底长大,已是二十岁的男人了。


    多了笑脸和从容,不变的是一如既往的有责任心。


    郭攸宁竖大拇指夸赞,“老弟做事有始有终好样的。”


    李婉柔笑着插话,“在养猪场的那一年,我还挺怀念的。”


    几人聊得正开心,一位提着大麻袋,穿着褪色棉袄的瘦弱女孩,如一阵风般,从他们身边刮过。


    大麻袋蹭在李婉柔的身上,将她差点撞倒在地。


    幸好秦海手脚麻利,险险扶住。


    女孩见撞到人,停住脚步,皱着眉头道歉。


    只是道歉时,眼神没停留在他们身上,神情慌张地朝大门方向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