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邹师傅的顾虑

作品:《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听到梁金涛狮子大张口,张嘴就要追加一万四千斤货。


    邹师傅沉默了片刻。


    伸出两根手指,语气沉了下来:“我铆足了劲,按这个量,最多还能供你两回。


    下次再要这么多,我这儿真没货了。”


    他看着梁金涛,眼神里带着点探究,“是不是你一开始也没想到,‘柳河劲酒’能卖这么火?”


    梁金涛忍不住笑了。


    端起酒杯跟邹师傅碰了碰:“谁说不是呢!


    主要是邹叔您的手艺好,这酒才这么讨人喜欢。”


    他顿了顿,语气认真起来,“邹叔,这次的一万四千斤,就拜托您了。


    等这批货发完,我们或许可以跟县上申请扩酒窖,再招些人手,保证以后陈酒供应跟得上。”


    邹师傅看着他眼里的诚意,慢慢点了点头,端起酒杯喝了口酒:“行,我这就回去安排,让工人们加班灌装。


    不过你记住,酒的品质不能降,哪怕少发点货,也不能砸了‘柳河劲酒’的牌子。”


    “您放心!”


    梁金涛重重点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接下来,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当着邱富海的面,跟柳河药酒厂首席酿酒师谈。


    小饭馆里的炖羊肉还冒着余温,搪瓷盘里的辣子炒肉已经凉了。


    服务员提着铜壶过来添茶,热水注进粗瓷碗里,泛起细密的白汽。


    梁金涛放下酒壶,目光落在邹师傅手边那瓶没喝完的“柳河劲酒” 上,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比刚才更缓了些:“邹叔,其实有件事,我想跟您唠唠——关于这酒的未来,也关于咱往后的打算。”


    邹师傅夹菜的动作顿了顿,眼皮抬了抬,没说话,只是往酒杯里添了点酒。


    邱富海坐在旁边,端着茶杯抿了一口,眼神里闪过点疑惑——他听出梁金涛话里有话,却没插话,只是安静地当听众。


    梁金涛往邹师傅身边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了些:“您也知道,最近药酒厂进来不少新人,有些事……您心里大概也有数。


    我想着,总不能一直守着这一个地方,得往前多走几步。”


    他顿了顿,观察着邹师傅的反应,见老人只是低头喝酒,又补充道,“要是以后我换个地方酿酒,还想做‘柳河劲酒’这样的品质,您说……会不会有人愿意跟我一起干?”


    这话像颗小石子投进邹师傅心。


    他握着酒杯的手猛地紧了紧,酒液晃出几滴落在桌布上。


    老人沉默了片刻,终于抬头看向梁金涛,眼神里带着探究,还有点不易察觉的复杂:“你这话的意思,是想离开药酒厂?”


    梁金涛没直接点头,却也没否认,只是笑了笑:“邹叔,我不是忘恩负义。


    药酒厂能有今天,有您的功劳,也有陈先生的投资。可现在这情况……


    您觉得,咱们还能安安稳稳酿好酒吗?”


    他往窗外望了望,柳河乡的土路上,几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正慢悠悠走着,“前阵子进来的几个‘关系户’,连酒曲和酒糟都分不清,却要去管生产,您说这酒的品质,还能保得住多久?”


    邹师傅的脸色沉了沉,烟袋锅在桌沿上磕了磕.


    没点燃,只是攥在手里:“你以为我没看见?


    上次那个王领导的亲戚,上班第一天就把发酵池的温度记错了,要不是我发现得早,那一池酒曲就全毁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火气,“我在这药酒厂待了二十多年,从个体户变成‘国家工人’,看着它从红火到快倒闭,又因为你和陈先生活过来,我比谁都想让它好。


    可现在……


    这不是往死路上走吗?”


    俩人说着心里话,丝毫没有要提防坐在旁边的县府办副科级干部邱富海的意思。


    邱富海听着这话,终于明白梁金涛的意思。


    他放下茶杯,轻声说:“邹叔,金涛也是没办法。


    县上最近确实有不少人打招呼,想往药酒厂塞人,金涛夹在中间不好做。”


    邹师傅没接邱富海的话,只是盯着梁金涛:“你要是走了,打算去哪?还做保健酒?”


    “去省城。” 梁金涛直言不讳,眼神里带着笃定,“我的公司两个月前就成立,最近开始找厂房了,产品还是‘柳河酒劲’系列,但在包装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如果邹叔您过来的话,到时候还是按您的方子酿酒,用最好的酒曲,绝不降品质——我想让‘邹记烧酒’的手艺,能走得更远。”


    “邹记烧酒”这四个字,像根针戳中了邹师傅的心。


    他手指微微发抖,烟袋锅从手里滑下来,落在桌布上。


    老人弯腰捡起来,指尖蹭到烟袋锅上的铜锈,突然叹了口气:“我爸走的时候跟我说,咱邹家的酿酒手艺,不能断在我手里。


    以前在生产队酿酒,后来进药酒厂,我总想着,能让更多人喝到老邹家人酿的酒,就算没辜负我爸。”


    他抬头看向梁金涛,眼神里有期待,也有犹豫,“可我这身子骨,折腾不起了,而且……”


    话说到一半,邹师傅停住了,端起酒杯喝了口酒,语气软了下来:“我孙女颖颖,今年夏天就要升高了。


    祖厉县城的中学就那么两所,教学质量你也知道,我想让她去读祖厉师范,女孩子出来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很好了。


    可是这几年祖厉师范的录取线一年比一年高,以颖颖的学习成绩,恐怕差点。


    有人告诉我说,找找关系走走路子,也就录上了。


    可我就是个酿酒的老头,一没关系,二没门路......”


    梁金涛心里一动,他没想到邹师傅的顾虑在这里。


    他想了想,往前凑了凑,语气更诚恳了:“邹叔,颖颖的事您别担心。


    我在省城认识一个朋友,到时候可以帮您问问,看看能不能转到省城上高中。


    就算进不了重点,普通中学的师资也比县里好,而且咱们的厂子、公司都在省城,颖颖要是去了,衣食住行都方便。”


    “金涛,你的意思是让颖颖上高中,不考师范或者中专了?”


    邹师傅很是不解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