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经义题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姜如初小心翼翼的将试卷拿下来。


    顾不得其他,她便当先打开试卷,仔仔细细的,前前后后的先查看一遍,有无缺损,模糊之处.......


    第一声号炮声表示发卷,在第二声号炮响起后,考生才可以开始答题,在两声号炮之间,若是试卷有任何缺漏模糊之处,考生都有机会可以开口调换。


    若是开始答题后,再迟钝的发现试卷有任何缺损之处,巡视考官们,便不会再坐理,谁知道你是不是后面弄坏的?


    到时试卷有任何脏污损坏,便算作考生自己的,试卷有损者,在这一场考试结束后会被挂在贡院外墙的蓝榜上。


    一旦上了蓝榜,也就意味着,这位考生失去了考第二场的机会,此次会试,便失去了继续的资格,提前落榜。


    所以眼前这张试卷的洁净尤其重要,能考到会试的考生基本都知这一点,这几天的日夜里,都会将试卷看得比自己的眼珠子还重要。


    认真检查完毕,姜如初这才开始看题。


    这第一场考试,总共是五道经义题和两道法令题,题目数倒是不多,但这每一题她都扫了一眼,明显感觉到难度不小。


    她率先看向这五道经义题。


    已经到了会试,斟选国才的时候,此时不会再有从前靠题目量累积起来的帖经和墨义题,连经义题,也明显是精简过的。


    经义题的难点,便难在结合先人的论点之上,还要加上自己的见解,每一题,跟写一篇有独到见解的文章,几乎没有差别。


    这五道题目难度显然是逐渐递增的,最后一道的截搭题,姜如初扫过一眼,沉思好一会儿这才想到后半截搭的那句的妙处.......


    不过倒也不用急,第一场有整整三日两夜的功夫,光是这几道经义题和法令题,大家都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慢慢思考。


    号巷里幽深,越是靠近里面的号房,光亮便越少,最里面那间靠近茅房的臭号,不仅要享受臭气,还更加阴森。


    幸好姜如初的这间号房,在正中间的位置,既不靠里臭气熏天,也不靠外受其他号巷的干扰,旁边的两间号房也十分安静。


    尤其是她右手边这一间。


    几乎没有任何的吵闹动静,连踱步声也没有,要不是她方才听见隐隐响起的纸张翻动声,险些都要怀疑,隔壁没有人。


    随着天光渐渐大亮,四周都是一片此起彼伏的纸张被翻动的哗啦啦声响,但在号炮声没有响起之前,谁也不能动笔。


    姜如初放下试卷,端正的坐着,视线紧紧的粘在卷面上,心中已然开始在飞快的解题......


    三月的冷意,让墨条都难以磨动,她一边沉思,一边往砚台里倒了些碗中剩下的清水,试着缓缓的磨开.......


    第一道经义题: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这是出自《孟子·离娄上》,主要讲的是儒家“诚”的哲学,此句的意思是:真实无妄是天地自然的根本法则,人应当通过修养功夫去契合天道之诚。


    其中最关键的是“思诚”二字,最容易让人误解的是此句的重心,是在“诚”字上,而并非“思”字。


    若是读到此句的考生,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思诚”的方向,那这一道经义题,便几乎没有答对的可能了。


    姜如初沉思片刻,心下已有答案。


    要解题,最难的点就在于,要如何区分天道之城与人道之思诚二者的区别,寻常人能想到这一层,便可以算是中上,但若以为到这一步就足够的话,那便错了。


    答出前者,这一题只能算答对一半。


    这一题隐含“天人关系”,必须要用孟子的性善论论证,此外还涉及《中庸》,再引用其中的“诚者物之终始”来解。


    如此作答,才算是完整无缺漏的。


    这才不过是第一道经义题,甚至还不是截搭题,便有如此的难度,可见这区区五道经义题,每一道都非同寻常......


    相较于乡试,这难度何止抬高一星半点。


    就在此时,第二声号炮声应时响起,号巷口,有击鼓报时的号军,一边击鼓一边大喊:“时辰到,开始答题!”


    听到号炮声的第一瞬间,四面八方迅速的响起磨墨铺纸的声音。


    姜如初也立即提笔蘸墨,心中已有答案,对于第一道经义题,她便不再有任何的迟疑,下笔如有神,开始迅速作答........


    别看题目短小,这答案洋洋洒洒的随意一写,便是一大篇,比起策论文章自是不如的,但书写量也不少。


    若是每一题都按照以往的习惯,先在草稿纸上写,再誊写到试卷上的话,对于有些书写速度慢的考生,还真未必能答完题目。


    这一题,姜如初已然打好腹稿,便省去了草稿纸这一步,直接在试卷上书写。


    试卷不许脏污涂改,所以,若不是对自己的答案以及书法十足自信的人,还当真不敢如此冒险.......


    别看这也不过是一点细枝末节,但有时候,考生与考生之间的差距,便是在这些细节上,逐渐的拉开的。


    姜如初动笔早,再加上前几道经义题都是提前在心中打好腹稿,都省去了誊写的步骤,全是一气呵成,因此速度快上不少。


    到午时派饭的时候,她第三题刚好答完。


    门板被敲响三下,姜如初便立即毫不犹豫的放下毛笔,杵着拐杖走到右上方的窗口旁,领取自己的午饭。


    饭菜若是再等凉了,可是没有机会热的。


    昨夜里那顿便算作许多晚进场的考生的晚饭和早饭一起,但那冷硬的馍馍她实在怕吃了生病,所以她算是连着两顿没吃。


    此时,姜如初早已是饥肠辘辘。


    考试时候的饭菜,自是比昨夜里的要好,有一盘青菜、一碟酱瓜以及一碗热汤,最重要的是,还有一碗大白饭。


    没有荤腥,这是有缘故的.......


    听闻陛下刚刚亲政那一年的会试中,为示皇恩,贡院不过是给每一位考生都增加了一碗红烧肉,便有许多家境清寒的考生,在吃完后出现呕吐不适的情况。


    因此从那以后,贡院的饭菜中,便不许再有任何的荤腥,一律是素菜素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