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准备启程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周长济游学归来,这个消息瞬间传开。
今日已是七月二十五,乡试近在眼前,周师兄在外游学三年,书院内众同门早就翘首以盼,生怕他错过科举大事。
但在瞧见那个风尘仆仆的人影,牵着一匹瘦马忽的出现在书院门口时,却是让众师姐师妹们的芳心碎了一地。
眼前这个肤色较深、神情黯淡无光,一身灰布粗衣的人,真是当年那位高高在上,玉面冷眸的矜贵郎君?
除了那冷硬的轮廓一如往昔之外,周长济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在众同门纷纷前来的围观下,他的神情也是丝毫未动。
他只是定定的看着头顶上的云川书院几个大字,看了许久……眼底的神采似乎才逐渐恢复回来。
三年,整整三年......
周围迟疑着不敢上前的一众同门,在看到他收回目光那瞬间,顿时茫然无言的互相看了对方一眼,有些面面相觑。
周师兄方才眼里闪过去的......应当是日头映射的光吧?
此时姜如初正同桂花一起收拾屋子,她这一离去,这座小院应当便有下一位师妹住进来,须得清扫干净才行。
周灵在一旁唧唧呱呱:“姜如初,你是没瞧见,我大堂兄那凄惨样儿,穿得跟那山下扒粪球的似的......”
“听说陈山长给他的包袱里只带了二两银子,这点银钱够做什么?连我大堂兄从前的一根弓弦都买不到。”
听到这里,正在收拾书籍的姜如初抽空抬头看了她一眼,二两银子在她们这样的门户中只是一根弓弦。
但在寻常百姓家,两年的嚼头不是问题......在周长济手里,估计他刚下山吃顿饭,便能花费精光,也难怪会像她口中那般凄惨。
“山长大人,定然有她的思虑。”姜如初说罢又继续手上动作。
周灵心疼之余,却又有些高兴的说道:“你还别说,我大堂兄这次回来当真像是变了一个人,他竟还同我点头打招呼了!”
“听说我大堂兄还去了天护国那边......”周灵正说得起劲,扭头一看姜如初正将一大袋米面放进行囊里。
她顿时神情奇怪的出声:“你带这个做什么,方才不是跟你说了周家要雇一条船一起去郡城?”
“船上什么吃食都有,无需带这些。”周灵提醒道。
周家为周长济包了一条大船,派了许多奴仆,特地走水路护送他上会宁郡,声势浩大,无人不知。
因为大船富余,周家在征求过周长济的意思后,特地允许云川书院内所有今年要去郡城赶考的秀才弟子,一起前往。
这个消息让书院内众弟子无不欣喜,纷纷欢呼。
赶考花费倒是其次,能考乡试的秀才倒是不缺路费。
但凡有乡试资格的秀才,前往郡城赶考时都能领朝廷发放的“宾兴费”,一共七两银子,用于保银、路上吃住以及考试用具等,节省些还能有富余。
主要是路途遥远,从县城到郡城半个月的路程,虽说一般山匪不敢截杀有功名之人,但难保会有那么两个不长眼的,若是抢些钱财倒是不要紧,要紧的是耽误考试!
他们都是寒窗苦读多年,虽只是个秀才功名但也是家中出色子弟,哪敢冒一点风险?
如今有周氏这样的大族雇条大船,奴仆护卫一路护送,路上不仅吃喝不愁,还能安安心心读书备考,谁能不欢喜?
更有许多不参加乡试的世家子弟,也跟着一起凑热闹,半个月的路程,甚至有人还筹划着要在大船上办文会,一路尽览风光。
姜如初自然听闻了这个消息,但她看向眼前神情不解的周灵,却是沉默的摇了摇头。
周灵一急,“你难不成想跟旁人结伴?旁人哪有我周氏安全!”
姜如初低下头去继续整理手中的米面,解释道:“我早已雇好马车,是相熟的车夫,十分安全。”
前几日她试着写信到青牛山,没想到还当真得到了头叔的迅速回信,比她想的要更积极,已然定好明日就出发。
这两日雨停天晴,就算路上有耽搁,定然也能提前到郡城。
周灵这次也要一起前去,乘着家中大船去郡城玩耍个把月,原想着正好与姜如初同路......谁知这人却另有安排!
周女郎不高兴了,神情十分不满,“咱们一起去,来回都能作伴,这多好,我大堂兄也点头应允的......”
几年过去,如今桂花已然是一个小小少女的模样,正手脚麻利的收拾姜如初的衣物,她闻言忍不住接口道:
“我家女郎说你们大船去的闲人太多,太过吵闹,半个月的路程怕是无法安生读书,还是自己......”
“桂花,住口。”
姜如初责备的看她一眼,这小丫头如今胆子大了,之前瞧见周灵盛气凌人的过来,还不敢说话呢。
她看向周灵,解释道:“在你家雇大船之前,我便已雇好车夫,早便.......”
正是“闲人”的周灵已然什么都听不进去了,扭头便气冲冲的往外走去,这些个闲人,非挤到她家大船上来作甚!
“哎,周灵......”
姜如初在身后叫不住她,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自顾自的收拾行囊,明日一早出发,因此今晚她就得先下山候着。
大道孤且直,向来都是独行。
于是第二日一早,周灵兴冲冲从外头奔进来时,“姜如初,那些个闲人我都赶.......”
她剩下的话霎时梗住。
映入周灵眼帘的,是空无一人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