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本次案首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院试期间,学政和知府二人共同负责监考,阅卷时,则是由学政大人和他带来的幕僚单独完成,知府在旁监督。


    五日工夫,考生的试卷要经过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严谨步骤,最后才是放榜。


    在誊录阅卷之后,被挑选出来的试卷就能呈到主考官的面前,以定最后的名次。


    在被挑选出来后就基本代表着能上榜,这时主考官拿到的,已是考生们的原卷。


    此时,方大人手中拿着的,正是此次院试考生的原卷。


    总共十份,院试前十名,便由方大人亲自斟酌定下,而陈知府随同坐在一旁,喝着茶静静瞧着。


    近日到处传言要禁商人科考,许多读书人都听信了此传言,竟都写的是农重商轻,甚至有人还主张加重贱商令。


    因此,此次策论题至少落榜了一大半的考生,能来到方大人面前的,都是不轻视商道的考生试卷。


    平陵府辖下五个县的知县大人,此时都聚在此处,见证评卷。


    选秀才可不是小事,容不得任何差错,每个县的知县大人们都得亲自核对被选上的考生的身份户籍。


    而且准秀才们在之前县试和府试的试卷,甚至包括草稿纸,都在此处,他们都得挨个核查。


    必须确保考生的试卷和本人籍贯,不存在任何疑点。


    而这个时候,已经第四日的深夜。


    深更半夜,几位知县大人在此翻来覆去的核查试卷,浑身是汗。


    方大人是个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长相普通到让人没有记忆点,但不苟言笑,周身严肃的气势却让人不敢小觑。


    他瞧着面前这十份被选出来的考卷,好半天一言不发,让屋内的所有人都神情紧张,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最紧张的,莫过于凤台县的卢知县。


    此时他冷汗狂冒,后背早已浸湿,不停的在心中祈祷这位方大人千万不要发现。


    那方大人手下的幕僚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竟将两份字迹相似的试卷都选了出来。


    这天杀的,这世上竟有两个人的字迹可以相差无几!


    字迹太过相似,很可能涉嫌舞弊。


    卢知县的天都要塌了,因为他刚刚又发现,其中另外一份试卷竟然是那姜如初的......


    谁不知道方大人最不喜读书的女郎!


    最要命的是,这女郎是他曾亲点的县案首,另一份考卷也出自他凤台县的霍氏,怎么看都不像是巧合。


    两份考卷字迹相似,且两人都是已中两元,怎么看都像是他这个知县大人在暗箱操作。


    卢知县现在只觉得自个儿这官途快要走到头了。


    果然下一瞬,他的头顶上就响起方大人的声音。


    “卢知县,你上前来瞧瞧你辖下这两位考生......”


    屋内安静得落针可闻,其他几位知县,包括上头的陈知府,都瞬间看向他。


    卢知县的腿一下就软了,他刚站起来,一个没忍住就丝滑的跪倒在地。


    便趁势哭喊叫屈,声音颤抖道:“请大人明鉴......”


    “下官是清白的,下官与这二人都不相熟,也不知这二人的字迹为何如此相似啊!”


    方大人闻言一愣,到嘴边的话就立刻成了呵斥。


    “本官想叫你来瞧瞧这两篇佳作,你哭喊个什么劲?”


    “区区字迹相似就能把你吓成这样,像什么样子!”


    方大人刚刚第一时间就发现有两张试卷字迹相似,但两篇文章字迹虽有相似之处,可细看笔锋收势却明显能发现不同。


    一个遒劲张狂,一个看似张狂却明显带着克制。


    更何况两篇策论文章中的内容完全不同,分明是两个人的手笔。


    他冷着脸斥责卢知县:“一县父母官,动不动就呼天抢地,成什么体统!”


    卢知县被方大人劈头盖脸的一通呵斥,跪在地上不知所措,一脸茫然的重复道:


    “佳.....佳作?”


    方大人沉着脸瞧他一眼,“看来你这父母官自己也不清楚,你这小小凤台县不大,竟能同时出两位人才。”


    其中一篇策论让他都忍不住暗自惊叹,但这考生实在大胆,另建坊市,这其中涉及多少世族和商人的利益,他竟敢轻言出口。


    还修建商道,组织官府商队......其中又需要多少耗费,征几次徭役,无主坊市必将带来庞大的利益,士农工商又该由谁来领头。


    这考生不知轻重,写下这样一篇惊世骇俗的文章,一经问世,必然能引起朝中震动。


    他若定这位考生为案首,那这篇策论便代表着他的政论,方大人自己虽也主张兴商贸,但他从未想过如此大刀阔斧......


    这考生定然是一位意气少年,这篇农商策写得实在是好,但太过木秀于林,让他都难得心惊。


    而另一篇虽论点相同,手段却温和许多,若是无前一篇,此篇当属首选。可现下太过平和,对比另一篇就显得有些不够有力度。


    一篇下手过重,一篇下手太轻。


    方大人难得如此左右为难,他并不认识这两位考生,但瞧着这字迹如此赏心悦目,料想定是两位俊才。


    “都是好文章,可这案首却只有一个......”


    其他几县的知县大人闻言,都纷纷一惊,忍不住眼神羡慕的看向卢知县。


    看来今年这院案首,定是出在凤台县了。


    这卢大人好运道,自个儿还稀里糊涂的,辖下竟同时出了两位考生得方大人青眼。凤台县属于中县,出过的秀才并不多。


    县里考到功名的人,都算是在位的知县的政绩,这说明他治下有方,助长文风,当然是脸上有光的事。


    卢知县大惊之后又是大喜,脸上瞬间扬起一个惊喜的表情。


    “多谢方大人赏识!”


    “不知是下官哪一位考生,能得大人您,亲点案首?”


    方大人沉吟片刻,拿起右手边那一张试卷不再纠结,大手一挥,最终给本次院试头名,下了结论。


    “这位考生,当是本次案首!”


    陈知府凑上前来,看了一眼,瞬间乐了,看来这位学政大人也并不如传言那般古板严苛嘛。


    卢知县伸着脖子一看,顿时吓了一大跳。


    这方大人,到底知不知道,他点的这位案首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