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喝粥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这时,对面的江海诚伸着脖子凑近几人,朝姜如初故意眨了眨眼。
低声暗笑道:“姜师妹,你还挺狡猾啊?”
姜如初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他指的什么,便忍不住低头笑了起来。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十春。
她只贺周长济丹墀对策,却没说是状元还是探花,金榜题名的也可以是进士,此话不乏狡猾之意。
江海诚随即也嘿嘿一笑,拿起手中的一吊钱扬了扬道:“咱几个也只贺他高中,可没说中什么。”
邓颖点头赞同道:“就是,都是连中两元,以后这中状元的,可不一定就是他。”
姜如初笑容一顿,邓师姐这话说得如此直白,她扫了一眼周围正在探头探脑的仆妇丫鬟。
忍不住小声提醒道:“师姐,小点声,你可忘了咱们还端着人家周氏的碗呢。”
“怕什么,事实就是如此。”一旁江海诚说道,随即端起碗就是一大口,将里面的粥都喝尽了。
“完了……”
这时候,一旁的姜母顿时发出一声低呼,众人纷纷看向她,她捂着嘴神情懊恼的低声道:
“我方才贺他连中六元呢......都让他中去了,我家如初可咋办?”
旁边的几人纷纷笑出声来,邓颖忙笑着安抚她,“伯母,别担心,这些话就是图个吉利,也作不得数的。”
姜如初无奈一笑,解释道:“母亲,头名又不止一个,等到乡试、会试的时候,那周公子不一定和我同一年下场呢。”
再说她当下只管尽力而为,尚还不敢想连中六元的事,本朝还未出现这第一人,这是何等狂妄……
“那也不行,母亲我说话有时候灵着呢。”
姜母一脸认真道,她想了想,从怀里拿出方才得到的一吊钱,双手合十在胸前,不知念叨了什么。
随即一把塞到姜如初的怀里,自言自语道:“这连中六元赏钱我可给了我女儿了,这福气也给到她的头上了......”
周围几人面面相觑,邓颖笑着说道:“听说母亲给女儿的祝语一般都很灵,姜师妹,这福气可真到你这里来了。”
姜如初一脸好笑,随手将那一吊钱收了起来,“行,母亲,我先替您保管着,要用的时候再找我吧。”
现在她们母女二人中,管账做主的都是姜如初,她也习惯不给母亲身上留多的银钱,这样的日子姜母似乎也已适应,倒是踏实许久了。
这时,一旁观察打望好一会儿的仆妇中,一个矮矮胖胖的妇人走上前来,扫了一眼众人,眼神落到远处。
轻飘飘的说道:“今日的粥散完了,没了,要喝的明日再来吧。”
这一桌,就只有后头过来的姜如初和姜母还没喝粥。
江海诚歪着头往后面的摊子上看去,一眼就瞧见那里明晃晃的摆着一大桶粥,还正冒着热气。
他顿时明白过来,恍然道:“哟,周氏这是赶人了。”
面前这仆妇顿时瞪大眼睛,中气十足的反驳道:“瞎说,我们周氏怎会赶人。”
姜如初皱着眉头往后面一看,就见那一堆的丫鬟仆妇个个都怒目而视,眼神不满的瞪着她,她顿时一愣。
她这才明白过来,笑了笑,“原来不是周氏要赶人,是这些婶婶们要赶我呢.....”
姜母愣愣看过去,随即第一个站起来,她气咻咻的回瞪面前这仆妇。
难得十分硬气道:“正好,咱们不喝他家这破粥,免得把咱们的福气都喝没了。”
后头一个丫头拉着个脸,脆生生回道:“真是不要脸,明明是你们想来抢咱们的福气!”
这一番对话的声量不小,瞬间吸引了附近人的注意,那些手拿大棒的护卫小厮顿时个个竖眉看向这边。
散钱的几个老仆也纷纷探头看过来。
其中有一个穿着更为体面,看着像是个管事的老婆子沉着脸快步走了过来,冷声询问道:
“怎么了,是谁敢在周氏面前放肆?”
放眼整个云川书院,能在周氏的面前说上话的姓氏都没几个,是谁敢在这大喜的时节跑到这儿来触霉头,那可真是活腻歪了。
周围的嘈杂声顿消,此处落针可闻。
邓颖、曹桂茹、江海诚几人都神情严肃,姜如初不想给书舍带来麻烦,从容不迫的扬声回道:
“我等同门几人只是来喝一碗粥罢了,并非放肆。”
正站在几人面前那个矮矮胖胖的仆妇,闻言霎时扭头看向来人,忙一脸严肃的冲了过去。
抢先一步凑到那周嬷嬷的耳边,神色郑重道:“那桌最小的那个女郎......”叽叽咕咕的悄声说了一番。
只见那周嬷嬷的表情先是一愣,随即一惊,最后皱着眉头身边这个正在“告状”的仆妇,低斥一声:
“真是胡闹!”
然后她沉着脸看向不远处那一群丫鬟婆子,瞧见个个都是一脸小家子气的模样。
周嬷嬷顿时拧眉重重的看了她们一眼,吓得对面个个噤声。
她几步走上来前,在邓颖几人之间扫了一眼,便落到方才那仆妇说的“最小的那个女郎”身上,细细看了一眼。
随即露出一个十分恰到好处的得体笑容,不疾不徐的说道:
“家中仆妇丫头们无甚见识,冒犯了几位,嬷嬷我代表周氏,在这里给各位赔礼了。”
能擅自在外头自称代表周氏,这嬷嬷必然在周氏的极受重用。
邓颖几人的神情都是一松,大家纷纷执手回礼。
那周嬷嬷却专门看向一边的姜如初,看她衣着打扮,早已不动声色的将她的出身看出个七七八八。
却依然微笑着询问:
“方才答话的是你?这位女郎瞧着倒是气质出众,不知你是籍贯何处?”
姜如初回看她一眼,毫不遮掩道:“凤台县。”
原来是一个连听都没听过的小地方,这些小地方出来的案首不知凡几,可远远比不上大同县的案首有份量。
周嬷嬷闻言,神色一松,脸上的笑容便更得体了一些。
“这里的粥,几位随意取用。”她仿佛施恩一般。
几人哪里还有喝粥的心思,邓颖和江海诚对视一眼。
曹桂茹不似另外二人,她出身一个小山村家中贫寒,从未见过这些世家大族的气势,方才一时有些吓住。
她这时回过神来,神情有些后怕的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对几人低声道:
“要不,咱们还是回书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