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如初成了县案首,没想到第一个给她庆贺的人,竟然会是她的四表婶。


    母女二人刚一进门,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突然响起,吓了两人好大一跳。


    院子里,两个女娃和一个男娃蹦蹦跳跳的拍着手,嘴里唱着:“考状元,考状元......考了状元娶媳妇。”


    黄婶站在院子中央,笑容满满,语气十分亲切的喊道:“咱们的县案首,你可算是回来了。”


    在县衙榜单出来的那一刻,县里就飞速的传开来,早在她们母女二人回来之前,姜氏一族所有人就都知道了这个喜讯。


    姜如初同姜母站在院中,有些不明白这唱得是哪一出。


    这时,就见厨房里走出来一个身材高挑的妇人,正是姜如初的四表婶,黄玉莲。


    黄玉莲系着围裙,一眼瞧见姜如初,顿时露出一个惊喜的笑容来,一脸热情欢快的招呼道:


    “如初啊,莲华,你们可算回来了。”


    她挥了挥手,赶紧忙活起来:“快快,进屋坐着,你们再不回来啊,我做的这一桌的菜,可就凉了。”


    黄婶也跟着招呼,热情的拉着姜如初和姜母二人,就往堂屋里走去。


    姜如初的手臂被黄婶亲热的挽着,她一脸疼爱的看着姜如初,还忍不住帮她理了理衣裳。


    “你这孩子,真是争气,女案首啊......都多少年了,听说咱们县的县案首,就六年前出过一个女郎叻。”


    在圆桌旁坐下后,黄婶也一直没有放开姜如初,紧紧的贴着她,一脸的欣喜和讨好之意明显得让人难以忽视。


    姜母在另一边坐着都显得逊色了几分,她整个人一会儿突然笑出声,一会儿又偷偷抹泪,现在这会儿,正神游天外的不知在想些什么。


    她还没有彻底的从自己女儿拿下县案首的心情中缓过来。


    随后,很快黄玉莲就使唤着三个孩子端着菜进屋来,将做好的菜摆满了整整一桌。


    满满一桌,有鱼有肉,还有自家酿的黄酒,这些饭菜在她们这样的人家里,都是要过年时才能吃上。


    姜如初知道这些肯定是四表婶从自家拿来的,她开口说了进门的以来的第一句话:“四表婶,张罗这么大一桌菜,您辛苦了。”


    黄玉莲擦了擦手,一脸笑容,神情理所当然的说道:“哎呀,我侄女儿考了县案首,做一桌菜算什么,这是一家人应该的。”


    这时,黄玉莲看了自家姐姐一眼,主动笑呵呵的提及“借住”的事。


    “莲华啊.......”她先是招呼了一声姜母,见姜母似乎神游的样子,黄玉莲便干脆看向姜如初。


    “侄女儿啊,四表婶在这里先给你解释一下......”


    姜如初正端端正正的坐着,笑容平静的说道:“四表婶,您请说。”


    黄玉莲清咳了一声,“你雪莲姨来你家借住的事,是我张罗的,当初我瞧着你们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就想让她先借住一段时间。”


    起初谁能想到,莲华这个女儿,竟然真的是一块儿读书的料子。


    “但咱可不是占便宜,也不会白住你们家......”


    说到这儿,黄玉莲赶紧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子,一把塞到姜如初的怀里,“这些是你雪莲姨一年的房费。”


    见姜如初疑惑,黄玉莲笑容有些歉意的解释道:“你雪莲姨是我叫来的,给你添麻烦了,多的算表婶给你读书用的。”


    当初这院子是姜母让她看着的,她让自家姐姐住了大半年,这里头自然有她的责任,如今多给的银钱,也有补偿的意思。


    一旁黄婶也笑着连连点头,语气讨好的说道:“大侄女儿,婶婶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


    姜如初看着手里的钱,又看着眼前两张带着示好之意的脸,她点了点头收下,却不打算占这个便宜。


    “多的倒不用,四表婶,咱们按照我贴出去的告示上的来算,黄婶住了半年,用不了这么多。”


    姜如初将多余的银钱掏出来,正要数,四表婶却凑过来一把按住她的手,“哎呀”了一声,笑着责怪道:


    “你这孩子,这么较真干嘛,都是一家人.......”


    黄玉莲拍了拍她的手,一脸亲热的说道:“都是一家人,你考上县案首,四表婶和四表叔也没帮过你什么,读书花费多着呢,你就收下吧。”


    姜如初顿时明白这肯定不是四表婶一个人的意思,也就不再拒绝,默默的收下了族中这份示好。


    “......多谢四表婶。”


    黄玉莲笑呵呵的瞟了姜如初一眼,见她只谢她一人,却只字不提她四表叔,她若无其事的试探说道:


    “本来你四表叔还张罗着要一起庆贺呢,被表婶我劝住了,我倒是觉得等你考上了秀才,到时候咱们直接做宴席......”


    黄婶也在一旁帮腔道:“对对,等大侄女儿做了女秀才,你们族里再给你风风光光的办席,到时候记得也叫婶婶我。”


    原本她的四表叔说的,其实是让姜如初母女过去族里,同姜知望一起庆贺,但却被黄玉莲明智的阻止了,因为她知道这母女俩是不会去的。


    姜常富一脸理所应当:“都是姜氏族亲,咱们族人一起庆贺一番,人多热闹,她们母女有什么不情愿的。”


    黄玉莲瞪了自己相公一眼,“你现在倒是把她们母女当族亲了,从前那么多年都不曾待见过,人家能让你一唤就跑回来?”


    姜常富自然理解不了,在他看来,如今这侄女儿有出息了,族中要为她庆贺,她们母女应当更为欣喜才对。


    黄玉莲懒得理他,最终两人商议好,还是由她单独过来,亲自给母女二人做一桌饭菜庆贺,先瞧瞧这侄女儿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姜如初早就明白过来,四表叔和族里的人,这是打算借着今天的这顿饭试探她的想法。


    她神情看不出异样,却点头赞同道:


    “四表婶您说的正是,我如今不过刚刚过了县试,离考上秀才还早,此时不宜太过张扬,咱们自家人坐下来吃顿饭,就足够了。”


    读书人若是被传出与家族不和,有了不孝不悌的名声,严重的甚至会被取消考试资格,影响科举仕途。


    从前的恩怨另说,如今家族有意示好,姜如初暂时不打算拒绝。


    黄玉莲终于听到这一句“自家人”,心头顿时一松,笑容就真正的多了几分亲热,她立马站起来给姜如初使劲儿夹菜。


    “对嘛对嘛,咱们自家人一起庆贺就好了。”


    她连连点头称是,眼里的笑意止都止不住,“等你考上秀才,族里再给你风风光光的庆贺一番。”


    见姜如初没有反驳,黄玉莲和黄婶互相看了一眼,舒了一口气,面上都笑得合不拢嘴。


    一顿饭吃下来,姜氏族中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