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县案首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在瞧见姜如初的时候,姜知望有些意外。


    他亲眼在号舍中看着她连续四天回回都提前交卷,最后一日更是早早的不见踪影......


    这样的结果,不用看榜便能知晓。


    她今日却一早就来看榜,为的什么便不言而喻。


    姜如初被姜母拉着挤到人群的最前方,她一抬头,就正巧看到不远处的姜知望正看着她。


    她笑容淡淡的点了点头,以示打招呼。


    姜知望却突然直直的朝她走了过来,走到姜如初的身旁,神情复杂的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


    姜母突然瞧见姜知望,表情有些不自然的打招呼:“知望啊,这么巧,你也来看榜.......”


    人家是这一次的考生,来县衙看榜有什么巧不巧的。


    “见过婶婶。”姜知望十分有涵养的给姜母回了一礼,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


    随即他便默默的站到了姜如初的旁边。


    姜知望虽目视着前方,却突然压低声音,对身旁的人说道:“你不必看了,我这次必定能上榜的。”


    姜如初扭头看了他一眼,有些莫名其妙的回道:“......恭喜族兄。”


    姜知望瞥见她脸上并无异色,有些怪异的轻咳了一声,这才斟酌着说道:


    “那个赌约你不必放在心上......一个玩笑罢了。”


    “我会跟族里解释清楚,你也别担心,我母亲不会无理取闹。”


    好儿郎当以读书科举为重,身无功名之前他并不打算娶妻。更何况,他此生只会娶一个妻子,没有丝毫纳妾的心思。


    姜如初这才明白他的意思,她正要回答,人群中就突然爆发出一阵激动的低呼声:


    “来了来了,贴榜的人来了!”


    “发案了!发案了!”


    姜如初顿时扭头看过去,几个衙役拿着一张红榜走了过来,先是呵退众人,随即开始张贴此次的县试榜单。


    一个个的考生名字逐渐出现在榜上。


    人群激动的挤来挤去,姜如初和姜母二人顿时被挤到角落里,姜知望也被挤得贴在一旁的墙上。


    更多的声音是在焦急的寻着:“我的名字呢,我的名字在哪里.......”


    只听得前方不停的有人欢呼:“我中了!哈哈哈我中了!”


    也有许多人一脸哀戚,心如死灰的不停重复:“为何没有我的名字,我怎么又没中......”


    人群中的笑声和哭声夹杂在一起,在县衙前上演着两种极端的人生戏。


    就在这时,人群最前方,却突然有人惊呼道:


    “县案首,姜如初!”


    “姜如初,案首是姜如初,这是谁?”


    周围的人不停的发出疑惑的声音:“此人是谁?怎的没听说过?”


    正挤在人群中看榜的李先生,在听到这个名字的那一刻,他先是浑身一震,随即喜不自胜的大声喊道:


    “姜氏的,是我姜氏的子弟!”


    李先生拼命挤到人群最前方,一脸喜色,激动的喊道:“县案首,是我姜氏的!”


    还贴在墙上的姜知望,在听到姜如初的名字的那一刻,他猛的扭头看向她,眼中尽是震惊之色。


    姜如初被挤在角落,瞧不见前方的榜单正着急,突然就听到周围的人口中叫着自己的名字,她心头顿时一松。


    县案首......


    姜如初神情复杂,难掩心中的激动,她竟然果真拿到了县试头名。


    这时,姜母还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她震惊又难以置信的询问周围的人:“是姜如初吗......上面写的是姜如初吗?”


    “县案首是姜如初?我的女儿中了案首?”


    姜母虽然一直心心念念着自己女儿中状元,但真到了姜如初拿下县案首这一刻,她又震惊着不敢相信这一切。


    周围的人闻声齐齐看过来,听到这个妇人的问话,纷纷惊讶道:


    “姜如初是您的女儿?”


    “姜如初竟是一个女郎......”


    有人顿时惊呼出声:“姜如初是一个女郎,本次县案首竟是一个女郎!”


    周围的读书人都是一脸震惊的纷纷寻向这个方向,人群不由自主的往两旁散开,显现出最角落里的那个女郎的身影。


    姜如初强自镇定的往前走去,直到走到榜单前,看到榜单的最上方那个名字确实是她自己。


    她这才,终于缓缓的露出一个笑容来。


    这时,姜知望也走上前来,他眼神暗暗焦急的寻找,一眼就看到自己的名字正好在姜如初的后面。


    县试次名,姜知望心头先是一松,随即又不由自主的看向身旁的人。


    本是如此荣耀的时刻,但跟身旁的人一比,他的次名在此刻看来,却显得如此黯然失色......


    一旁的李先生冲了上来,瞧见姜如初和姜知望二人的名字排在一起,一个头名,一个次名。


    他难掩激动的,连连说了三个“好”字。


    姜如初已许久不曾见李先生,缓了缓心情,回身笑着行了一礼:“李先生,别来无恙。”


    李先生一脸欣喜的看向姜如初,许久不见她似乎长高一些,他又高兴又难掩神色中的复杂。


    “你这孩子倒是一鸣惊人,吓了先生我好大一跳......”


    这时,后面的姜平和姜永才也挤了上来。


    “先生,永才兄也上榜了,他‘坐红椅子’呢!”姜平自己虽没有中,但还是替好友高兴的说道。


    因为最后一名的名字下面有朱笔勾画,表示到此为止,因为形状似椅子,而被考生们戏称为“坐红椅子”。


    “上榜就好,上榜就好。”


    李先生瞅姜平一眼,心中已然明白,却故意问道:“那你呢?”


    姜平摸摸后脑勺,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我就明年再中吧。”


    李先生无奈看他一眼,却已然十分高兴,姜氏子弟在这次县试中,竟然一次连中了三个,这已是难得的喜讯。


    他望向眼前几人,喜不自胜的连连赞道:


    “好,都好,你们都是好样的。”


    县试中拿到头名和次名,府试中就算再差,也大概率不会落榜,童生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


    李先生一脸喜色,看向姜如初和姜知望,神色欣慰的感叹道:“你二人头一次县试就如此顺利,好样的。”


    这样的喜讯,当然得立刻通知姜氏的族老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