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试放榜还有十天,但城中等待结果的考生们,却早已是焦急难耐。


    不少的考生在考完后就自知上榜的希望不大,为省花销,因此早早的就离开了县城,回家去了。


    也有不少的考生自觉还有希望,便留在县城中观望,等着放榜。


    因此这十日中,县城中逗留了不少因心中忐忑而到处闲逛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聚在一起,便开始下注做赌。


    赌的是这一次的县试头名,也就是县案首,会是谁。


    最为炙手可热的人选有三个,彭昌、叶辛、姜知望,其中下注叶辛能拿下县案首的读书人最多,其次就是彭昌,最后才是姜知望。


    一群读书人围着唧唧呱呱的热烈讨论,人群中的行脚汉和小商贩等各路人,都专心的听着他们的分析。


    有人纠结道:“叶辛和彭昌是咱们县学里读得最好的两个,听说他们两个平时在县学也是不分高下的。”


    这时,有人突然说道:“这个姜知望是姜氏族学的,听说读的也不错。”


    人群中的几个读书人顿时摇摇头:


    “这个姜知望我知道,是不错,但有前头这二位在,他这次要拿下案首估计是无望了。”


    “自家族学的,比起县学的学子,还是要差很多的。”


    这时,旁边的馄饨摊上,姜知望和姜平、姜永才几人,一边默默的吃着馄饨,一边听着那边的读书人议论。


    姜平一脸不愤的小声说道:“知望兄,这些人真是狗眼看人低,咱们族学的怎么就比不上那县学了。”


    姜永才也不满的低声道:“就是,李先生教得也不比县学差嘛。”


    姜知望一口一口吃着馄饨,闻言他默了默,这才淡淡的说道:


    “这些人说得其实没错,我这次大概能拿个好名次,但若要拿案首,估计是不行的。”


    县试总共两百多个考生,就只录取前二十名,能上榜都是极为不易。姜知望能如此笃定的说出自己能拿个好名次,已是十分的自信。


    姜平对姜知望十分了解,他说能拿个好名次,那就是很有可能拿下案首,他凑着脑袋过来,有些激动的小声道:


    “既如此,那咱们也去下注,就买知望兄你,你的赔率比那两个高呢,万一你真拿到案首了,咱们岂不是要大赚一笔?”


    姜知望往那边的人群看了一眼,扭头却毫不犹豫的斥责道:


    “读书人去赌博下注简直是有辱斯文,如此败坏门风之事,都是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才做的。”


    “你们应当好好想想自己这一次能不能上榜,莫要辜负李先生的一番苦心教导。”


    姜平被劈头盖脸好一通训,顿时老老实实,再不敢往那边多看一眼。


    姜永才却只在心中默默祈求,千万要让他上榜,他已经连考三年不中,再不中怕是要回家放牛去了......


    而此时,姜如初在街头买了一碗茶饭,正一脸喟叹的吃着。


    县试考完的这几日,姜母天天在家中学着给她煲汤,各式各样奇怪味道的补汤,让姜如初喝得头皮发麻,舌头都快要尝不出咸淡。


    如今街头随便一碗简单的茶饭,姜如初都吃得十分的惬意。


    她一边吃着,一边听着那边的读书人叽里呱啦的讨论着到底要给谁下注,听到姜知望居然还不被看好,姜如初还有一些意外。


    李先生的得意弟子,姜氏一族的全部希望,竟然如此的被人瞧不入眼。


    姜如初默默的走到人群后,有些好奇的瞧着那赌局中所有能下注的考生,一遍看下来,才在最末尾一排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姜如初,无名书院,排名不详。


    她挑了挑眉,不清楚她的排名也就算了,怎么连寻希书院的名字也没有。


    这时,站在她旁边的一个皮肤晒得黝黑的行脚汉,一脸纠结的模样。


    他不自觉的碎碎念道:“到底要买谁才好......这次县试怎么这么难选。”


    姜如初闻言扭头,瞧见他手中紧紧捏着几枚铜钱,她想了想,凑过去给他指了指最后一排自己的名字,小声说道:


    “买这个,寻希书院的姜如初。”


    那行脚汉见她给自己指了一个最后一排的名字,顿时有些生气的看过来,见是一个女郎,他神色明显一怔。


    “你这小女郎是故意拿俺做乐子吧,你知道俺挣几个钱多不容易......去,自己到旁边耍去。”


    姜如初沉默不语,若不是看这行脚汉挣钱不易,她才不会开这个口。


    她没有再说话,而是默默的从怀中掏出一两银子,放到自己的名字上,买了自己的注。


    赌局的老板也不管你是买谁,总之越冷门的考生赔率越高,姜如初买了自己一两,若是赢了,便能一赔十,可以拿到十两银子。


    她买完便扭头就走,生怕再多看一眼自己就会后悔。


    方才那个行脚汉,眼睁睁的看着这女郎竟然买了整整一两银子,而且竟还没有任何犹豫,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他心中暗惊,说不定这女郎有什么内幕消息,莫非这个叫“姜如初”的是哪家低调的人才......


    行脚汉看了看自己手中的五个钱,人家都敢买一两银子.......自己就这五文钱,若输了大不了就一天白干。


    他咬了咬牙,闭着眼睛也跟着买了最后一排的“姜如初”。


    终于到了放榜的这一天。


    一大早的,姜母便收拾得整整齐齐,她一脸喜色,迫不及待的就拉着姜如初去看县试放榜。


    “母亲今早一出门就听见喜鹊叫了,今天你肯定能中!”


    “嗯.....”


    她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默默想着这么冷的天哪儿来的喜鹊。


    姜如初虽然自信自己考得不错,但真到了榜单揭晓这一日,她还是忍不住悄悄的将心提了起来。


    虽然现在还早,榜单还未贴出来,但此时县衙的门前早已经围满了一圈的读书人,周围的百姓也都一脸期待的等着。


    姜知望和姜平等人也早早的就来了,迫不及待的想看到榜单。


    李夫子在族学中急得坐不住,也忍不住早早的跟着学生们一起来看榜,就想着能在第一时间能知道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