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提前交卷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第二场考的是帖经。
帖经的内容都是从四书五经上摘取下来的,题目不是填写这一行的前文,就是填写这一行的后文。
题目不难,只是题量庞大,光是帖经题就有一百二十道,但凡中间有记不清的,模棱两可作答的,一天的答题的时间都不一定够。
这对如今熟读四书五经的姜如初来说,自然手到擒来。
天光刚刚大亮,姜如初就气定神闲的开始研墨,答卷,中间没有丝毫的停顿休息。
直到全部答完,此时也才刚过午时。
姜如初抬头望去,前方一排号房中的考生都还在埋头苦写,连姜知望也是皱着眉头,正运笔如飞。
姜如初今日不打算在这里吃午饭,带来的馒头又冷又硬,就着凉水吃下去,她真担心自己不超过两天就会生病。
因此今早来的时候,姜如初什么吃食都没有带。
天气冷得她的喉咙都开始有点发痒,唯恐生病,于是姜如初也不再磨蹭,她将自己的考卷反复检查了两遍。
确认没有错漏后,她便立刻摇铃交卷。
此时,整个号舍内交卷的也不过三两人,姜如初在这个时候摇铃交卷,自然吸引来不少的目光。
姜知望惊讶的望来,见她此时交卷,脸上都是震惊和怀疑之色。
帖经题一百二十道,她不可能比自己答得更快。难道她是受不住号舍中的寒冷,直接弃考.......
到了第三场,墨义题,一共六十道。
若帖经是填文,那么墨义便是释意,也就是将四书五经中的句子注疏,解释其含义。
这就要求考生不只是死记硬背,还要能明悟书中内容的深意,相较于帖经,墨义的难度就更大一些。
姜如初依然是检查完试卷后,天一亮就开始奋笔疾书,一刻也不耽误。
到了这第三场,她已经开始鼻间呼吸不顺畅,明显是风寒前的征兆,号舍中冻手冻脚,她的双脚几乎都要失去知觉。
姜如初也顾不得什么低调沉稳,也不再在乎旁人的眼光。
刚到午时,她便立刻停笔,拿起自己的试卷反复检查,确认好无误后,便立刻交了卷。
姜如初算是整个考场出来得最早的,在她前头出来的也不过一两人,还有一人是因为身体扛不住,连题都没有答完便交了卷。
到最后这两日,受不住寒冷天气弃考的考生有好几个。
姜如初从考场出来时,门口等候的考生家属都尚且还不多,见又出来的是一个女郎,许多人都是一脸自认为了然的神色。
众人摇头一叹,女郎嘛......身子骨弱,扛不住也是正常。
最后一场,是帖经和墨义一起考。
到了这第四天,天气依然寒冷刺骨,号舍内开始时不时的响起考生的咳嗽声,很显然,得风寒的人不在少数。
姜如初自己,也是一边流鼻涕,一边忍不住低声咳嗽。
这一场,明显帖经和墨义的试题便有深度了许多,取题的范围也变得更广,开始出现各种各样截搭题。
长搭短搭都还算在考题范围以内,但这一次的县试,竟然出现了无情搭。这样难度的题一出,此次县试估计落榜的不在少数。
但姜如初早在曾夫子的堂课上领教过无情搭,比起夫子各种刁钻古怪的题,这些题对她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不难。
一直写到下午,姜如初才终于将所有题都答得清清楚楚。
她没有任何磨蹭,一边咳嗽着,一边赶紧交了卷。
临走时姜如初抬头环视一圈,整个号舍的考生都还在奋笔疾书,对面的姜知望也是眉头皱得死死的。
她率先走出考场,是这第四场中,走出号舍的第一人。
等姜知望好不容易将所有的帖经题和墨义题都答完,终于能抬头喘口气的时候,他的视线不由自主往某一个方向看去。
他这才惊讶发现,姜如初所在的号房中,竟已是空无一人。
姜知望紧皱的眉头顿时一松,心中忍不住轻笑一声,他心中也开始嘲笑自己,竟然如此关注那个女郎。
连考四场,她回回都提前落笔,一开始他还当真想过是不是她答题的速度足够快......
但最后一场如此费功夫,他自己都到现在才答完,整个号舍都还没有几个人交卷,她却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到现在,姜知望已经彻底明白过来。
这姜如初还是跟从前一般无二,装得十分像样,实则还是半点苦都吃不得。
想到那赌约.......姜知望不由得皱眉。
姜如初刚到考场外,就一眼看到,正站在门外一脸张望的姜母。
此时整个考场都还没有人出来,在外等候的人瞧见第一个出来的竟是一个女郎,顿时纷纷惊讶的看过来。
姜母瞧见自己女儿,顿时眼睛一亮,赶紧冲了上来,拿着自己手中早早就准备好的棉袄往她身上穿。
姜如初身子被冻得有些僵,一边任由姜母给她穿棉袄,一边鼻音浓厚的问道:
“母亲,不是让你在家中等我,你怎么来考场外等着......”还这么早。
姜母要正好在门口等到她,至少要早来好半天。
姜母听着她浓厚的鼻音,一脸心疼愧疚:“都怪母亲无用,让你考个试还生了病......”
“以后母亲每一场考试都得陪着你,不得好好学学怎么照顾你。”
说着,姜母从怀里掏出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汤壶。
一脸献宝似的说道:“如初,来,喝点热汤暖暖身子,母亲我一直放在怀里的,还温热着呢!”
姜如初神情微微一怔,有些惊讶的望向自己的母亲。
她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袄,手中捧着暖暖的汤壶,整个人顿时暖和起来,似乎连呼吸不畅的鼻子都通畅了几分。
“母亲你怎么将汤壶揣在身上?”姜如初虽然感动,还是忍不住有些无奈的问道。
姜母神色茫然的“啊”了一声,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母亲不揣身上,这汤不就凉了,你这傻孩子。”
姜如初深吸一口气,给她指了指考场附近的小店,“母亲,那些店有专门接待考生家属的,您走过去花两个钱,就能热汤热饭了......”
姜母突然沉默了。
好半天,当母女俩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姜母才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如初啊,这县试的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
姜如初吸了吸鼻子:“......十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