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万年老二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九月的月试榜单张贴出来。
沈梦生依然稳坐首位,而姜如初依然是第二名,因此寻希书院中的“万年老二”称呼,终于不再是唐玉,而变成了她。
唐玉凑到姜如初跟前,神情悠悠的叹道:
“唉,以前总被人说是万年老二,心头郁闷,如今连老二都拿不到了,这心头反倒更不是滋味,你说我这人......”
自从姜如初赶超到他的前头之后,唐玉便一直排在第三,三人的名次稳若磐石,一连好几个月再也没有动过。
姜如初正愁自己不知何时能超过沈师兄,听到唐师兄这话,她顿时笑了起来。
“唐师兄,你放心,我可不与你争这万年老二的头衔,等我拿了头名,这老二的位置任由你来争。”她眨了眨眼说道。
“姜师妹,你这司马昭之心,可是路人皆知了。”
唐玉顿时笑出声来,扭头便冲不远处的沈梦生朗声说道:“沈兄,你的姜师妹正憋着劲儿,等着赶超你呢。”
远处的沈梦生抬眼笑看过来,面有傲色的冲姜如初扬了扬自己手中的书,神情中尽显自信。
“姜师妹,我且等着。”
姜如初从容的拱手一礼,笑了笑以示应答。
她深知自己的薄弱之处,便是自己的策论文章一直写得不够出彩,这也是她一直落后于沈师兄的最重要原因。
但姜如初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增长见闻的好办法。
十月的一场大雨后,暑气消散许多,无崖山的山路上,来往的行人便更多了起来。
如今的静雅舍,在邓颖和江海诚等人的带领下,所有的师兄师姐都跟了上来,都开始在晨日跟着他们一起走圈背书。
由于书院的院子太小,十几个人施展不开,于是邓颖便带着大家一起绕着无崖山跑。
从山顶跑到半山腰,再跑回来便正好赶上晨课,再合适不过。
天光朦胧,还未大亮,山间似萦绕着一层薄雾。
静雅舍的众人十分默契的晨起,大家口中安安静静的默念,静悄悄的跑在无崖山的山间。
书院的这些日子里,在师兄师姐们的照拂下,姜如初的身板早已不如当初那般瘦弱,脸上也总算挂了些肉。
但如此大的活动量,她还是力不从心,大口喘着粗气费力的挂在队伍的最后面。
邓颖和曹桂茹时不时担忧的往后面瞧她的身影,生怕她不知被掉在何处。
终于到了半山腰,其他人休息好后便纷纷往回跑,只有姜如初还坐在原地,冲大家摆了摆手:
“你们先回去吧,我还要再歇一会儿。”
邓颖几人虽都是一脸担忧,但前几日她都是如此,几人也就没再多说什么,照常嘱咐了她几句,便都走了。
连贺知书想要留下来陪着她,也被姜如初甩甩手轰了回去:“你晚了这么久才开始用功,不知落后其他人多少,赶紧回去背你的书吧。”
贺知书这家伙终于开窍,开始将心思放到读书上,这些日子也正在用功。
但他落下的功课不知多少,懒散许多年,岂是一朝一夕能赶上来的,因此姜如初这才催促他赶紧回去背书。
众人都走了,只留下姜如初一人还在原地歇脚。
此处是半山腰的几条岔路汇集之处,她坐在一旁的树荫下平复着呼吸,时不时望向岔路口处,等着每日经过的行人。
无崖山连绵一大片,不仅有两座书院,还有住着一些散户以及猎户,甚至有商贩都将生意做到了山顶去,每日都会带着货物上山贩卖。
每日天光微亮的时候,那些行脚商贩都会挑着担子路过此处,这个岔路口就是他们惯常歇脚闲谈之处。
姜如初留下来自然不单是为了休息,她图的是能同来往的行脚商贩们搭上几句话,
论世俗人情和经济时事,其实没有人比这些日日讨生活的商贩们更加清楚,便是当下的时政新策,最先感受在身的,实际上也是这些平头百姓。
这些日子同他们随意攀谈几句,便令姜如初收获良多。
这时,姜如初的身后传来几声脚步声,她正要回头,身旁就忽的坐下来一个人。
姜如初一脸意外:“杨凡,你怎么回来了?”
杨凡一副“你管我”的神情看了她一眼,耳根却微红,小声哼道:“就许你休息,难道不许我休息。”
这家伙近些日子怪怪的,莫名其妙的就开始跟着她,像个跟屁虫一样。
姜如初笑了笑,无所谓道:“随便你吧。”
杨凡可不管她怎么想,反正他就是要跟着这姜如初,将她的秘诀都偷偷学走。
她和邓颖她们几个总是干什么都不带着他,走圈背书的事情还是他死皮赖脸的跟着,才终于让他发现了梧桐叶的事。
原来大家都找到了秘诀偷偷用功,怪不得一起突飞猛进......独独剩他落在后面。
最近几天他又发现这姜如初总是一人单独留下,以杨凡总结的经验来看,这姜如初肯定又找到什么秘诀,自己偷偷用功呢!
姜如初才懒得理会这杨凡到底在想什么,她瞧着岔路口望眼欲穿,终于远远的看到零星的几个人影,挑着担子缓缓走来。
姜如初面上一喜,便立刻站起来身,迎了上去。
杨凡一脸茫然的看着身旁的人突然一脸高兴的站起来,虽不知是为何,但他立刻毫不犹豫的也跟着起身,跟了上去。
一个干瘦的老头满头花白,挑着两个冒着尖尖的箩筐,沉重的担子将他压得几乎要直不起腰,脚下却稳稳的向这边走来。
“树伯,您今日怎么这么晚才来?”姜如初笑脸盈盈的站在路边。
树伯闻声抬头一看,见是她,顿时笑得一脸褶子,“是姜女郎啊,你怎的又早早的等在这儿了。”
姜如初笑容满满的说道:“自然是等着买树伯的圆黄梨,一天不吃我可想得紧。”
见树伯笑呵呵的准备放下肩上的担子,姜如初快步上前,替他扶住卸力,将担子稳稳的落在了地上。
树伯笑得合不拢嘴,连忙拿出手杆秤:“难得姜女郎你会吃,别看老汉我这梨长得丑一些,比起市面上新来的那个大白梨,可甜着叻。”
姜如初从衣袖里掏出自己的布袋,一边认真挑选梨子,一边笑着随口搭话:“什么大白梨,是天护国那边传过来的新品种吗?”
身后跟来的杨凡远远的瞧着,见姜如初竟然跟一个商贩相谈甚欢,就为了买两个丑不拉几的破梨子。
他忍不住露出些许嫌弃的神色,不再靠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