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师妹,这周长济的诗写得是真好,你当真不来瞧一瞧?”


    听到江师兄的声音,姜如初抬起头来,无奈道:“还有何可瞧,方才江师兄你念得那般大声,师妹我自然听得一清二楚。”


    那边围在江海诚周围的邓颖和曹桂茹几人,相视一笑。


    邓颖笑着指出关键:“看来姜师妹这是不打算理会这位周公子了。”


    提起那周长济,曹桂茹也忍不住感叹道:“那周公子当真好毅力,这都坚持了三四个月了吧?姜师妹若是一直不作理会,不知他要坚持到什么时候去......”


    江海诚啧啧两声,“这家伙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啊。”


    邓颖建议道:“姜师妹,你不妨就回一回他,不然他这三天两头的作诗写文的送来,瞧这劲头,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消停的。”


    这时一旁的蒋慧开口,却不这么认为,她一针见血道:


    “这位云川书院的周公子可是一向出了名的难缠,若是当真回他,照他以往的性子,估计反而会更来劲.......”


    定要比得人一败涂地,自认不如,彻底分出个高下不可。


    车雪也皱起眉头,“这般比来比去的,岂不是会耽误姜师妹的学业?”


    邓颖和曹桂茹几人的神情,也顿时严肃起来,这周长济怎的这般难缠,让人比也不是,不比也不是。


    姜如初终于将手中最后一张字帖临摹完,这才抬起头来,舒了一口气。


    瞧见不远处的师兄师姐们都在替她烦恼,姜如初笑了笑说道:“几位师姐不用为我烦忧,我已经想到解决那周长济的最好办法了。”


    蒋慧神情一怔,有些稀奇的说道:“你要怎么解决这位难缠的周公子?”


    姜如初叹了口气,无奈的笑着说道:“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拖延战术了。”


    拖延战术?对面的几人互相看了一眼。


    那周长济坚持了两三个月都没有放弃,这拖延的办法目前看来显然是不管用的,这就是姜师妹说的最好的办法?


    姜如初的拖延战术,自然是要对症下药,这周长济像疯了一般咬住她不放,不就是想要比试,那她就同他比.......


    姜如初想清楚后,便重新开始磨墨,不过她自然不是给他回诗文。


    而是用自己潇洒又张狂十足的字,给周长济回了一封内容更为“张狂”的信。


    几位师兄师姐纷纷围在姜如初的身后,大家都一脸好奇她要怎么回信,但几人在看到她的笔下所写内容后,都忍不住齐齐深吸了一口气。


    见姜师妹一脸平静的收笔,又神情自如的将信装好叫人送了出去,几人一时都沉默了下去。


    邓颖和曹桂茹几人互相看了看,眼底都是微微惊讶以及不解之色。


    良久,江海诚终于忍不住轻“嘶”了一声,表情难言的问出一句:


    “......姜师妹,你当真是认真的?”


    姜如初见终于将这件麻烦事解决掉,重重的呼出一口气,整个人都轻松了几分。


    闻言,她扭头瞧着自己的几位师兄师姐,见他们都是一副怪怪的神情,有些好笑的说道:“怎么了?我自然是认真的。”


    “不就是要跟那周长济比乡试名次......几位师姐师兄,何必如此深情?”


    姜如初本来还想跟他比谁先考上进士的,但那周长济估计也不是傻子,考上秀才后还要参加乡试,乡试三年一次,中了举人后才能再去参加会试。


    许多读书人一生连一个秀才都考不上,更别说中举人。


    等她去参加会试,中进士不知是多少年后,拖如此之久,那周长济必定不会相信。


    邓颖和蒋慧几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跟周氏嫡子比乡试名次,她竟能说得这般轻巧?


    江海诚有些为难的说道:“姜师妹,咱们几个自然是相信你一定能考中举人的,只是你要跟那周长济比名次......”


    蒋慧小心的提醒道:“姜师妹,你可知那周长济早就应该下场参加县试,是因为周氏的人压着他,不想让他太早下场。”


    她压低声音道:“听说,周氏这些年一直想让族中出一个六元及第。”


    邓颖和曹桂茹等人对视一眼,眼底都是惊讶,本朝第一个六元及第,若是出在周氏,那必定是惊动朝野上下。


    姜如初神色一怔,顿时想起前朝唯一一位六元及第的女状元,冯希,冯首辅大人。


    “六元及第,光耀门楣,周长济原来还身负如此重任......”


    姜如初笑了一声,可惜,她记得他最后中的可是探花。


    她望向众人解释道:“几位师兄师姐不必担忧,此举不过为了拖延,三四年之后,那周长济或许早已将我抛在脑后。”


    众人闻言神情一愣,这时,江海诚突然拍手笑道:“而且,他中了举人后也要去国子监!”


    曹桂茹却白了他一眼,“难道咱们姜师妹中了举人之后,就不能去国子监?”


    姜如初却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国子监人才辈出,他未必还会将她看在眼底。


    更何况,他还会在那里遇到一位劲敌,霍衍舟。


    蒋慧却顿时恍然,笑着称赞道:“去了国子监,天地广阔,谁还会在乎咱们这两个小小书院的弟子输赢。”


    原来如此,姜师妹这一招拖延战术,拖到那时,自然就无影无踪了。


    邓颖也点头赞同,“姜师妹,你这招我看挺合适,还不耽误读书。”


    让那周长济赶紧消停,自己一边读书去,大家各自忙活,各自读书科举,经年后的结果,便到经年后再说吧。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虽然这拖延的办法十分不错,但传到云川书院之后,还是在意料之中的,引起那边的读书人好一阵议论风波。


    周长济,身负家族荣光的周氏嫡子,周氏可是将他从小以状元之才培养的!


    “这个姓姜的女郎,到底是哪儿来的这么大的口气啊?”


    “不知道,故意哗众取宠吧。”


    云川书院中基本上都是对姜如初的嘲笑声,嘲笑她自不量力,大言不惭的竟敢跟他们周公子比乡试名次。


    而这边的静雅舍众人,对这些质疑嘲笑声却完全不放在心上。


    九月的月试在即,大家都忙着走圈背书,谁有时间去管那些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