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都想投降

作品:《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轰轰轰!”


    襄阳城外,汉军的大炮还在轮射狂轰,一刻也不停歇。


    李游击、姚同知、马师爷这帮人,本来打算等白楠继续攻城两天,就趁夜放火制造混乱,配合汉军夺城。


    可惜,还没等他们来及实施,明亮就抢先一步,夺了这些人的兵权。


    倒不是明亮识破了他们,而是明亮从始至终都不信任这些人,之前给他们放权那是迫于无奈,稳定军心,可钱副将的汇报让他再度对李游击等汉将生出了警惕。


    明亮还算没有太昏,虽然拖着病体,但也不敢真的把李游击在内汉将弄死,只能用名义调走,不让他们接触到城防要事,只让他们管着军仓器械。


    一下子没了兵权,再加上明亮有了警惕,陈兴业只能先安抚李游击这些人,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等待城外大军给他们制造时机。


    白楠也不慌不忙,自领七千多人的士卒继续围城,大炮全部拉出来狂轰。


    不求能攻破城墙,就用一发一发的轮射,让清军感到恐惧。


    又分兵数股,每股都有一个千总率领五百多人的汉兵,去收复襄阳府治下的各县乡镇。沿路所过之处,士绅百姓争先来做带路党,告诉哪里有驻扎清军,都有多少兵力守军。


    襄阳府的士绅百姓都被害惨了,先是白莲教肆虐,接着清军又打回来。


    白莲教虽然破坏性强,但有着王聪儿这些穷苦首领约束,好歹没有真的大开杀戒,就是抢掠粮食,再裹挟部分百姓跟着一起造反从军。


    清军那可就厉害了,冲进来就是一句话:“老乡,借你人头一用!”


    或者:“老乡,把乡亲们都喊出来吧!屠村,还是挨个砍头,选一个?”


    白莲教在襄阳的时候,百姓部分变成了白莲教的乱军贼寇,部分挣扎求生,还有部分选择相信商旅(细作),南下投奔汉王。


    清军收复了襄阳,士绅百姓确实不用被白莲教肆虐了,官兵直接过来给他们“剃头”了。


    反正百姓就是韭菜,割一茬长一茬。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也就最近小半年稍微好过了点,因为官兵都被汉军打没了,只能从本府募兵,都是家乡人,总算不会隔三差五来砍脑袋打粮了。


    现在,汉军打来了,马上就得到了士绅乡民的热烈欢迎。


    这些襄阳士绅乡民,已经快两年多了,还没见到过这么正规的军队。说是反贼他们都不相信了,非得说这是天上下来的天兵天将,争着抢着要来做带路党。


    什么?


    汉军来了,会分他们地主士绅的田产。


    那就分呗!


    跟朝不保夕,小命随时被官兵消消乐,脑袋还要拿上去当“反贼”示众,就是些许抛荒的田产而已,那有什么大不了的。


    再加上,汉军只分他们的地,不要他们的家产,就连那汉军的千总路过他们乡里,他们几家士绅带头捐赠粮食,对方收归收了,却还是打出欠条,表示这都是军队的借粮。


    实在太仁义了,居然能有这么仁义的王师,看来这天下真要重新复汉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清军和白莲教一个比一个烂,还反向衬托的“抢”地主田产的汉军成了地主眼里的“仁义王师”。


    却说明亮强撑着病体亲自坐镇守城,见到汉军分兵了,他也还是谨慎不敢出击。虽然城里的清军加上民夫,起码也有好几万人了,比汉军的兵力多了数倍,但跟汉军已经打过了几次野战,全都遭到惨败的明亮是真不敢小视汉军了。


    “轰!”


    城外大炮还在轮射猛轰,明亮没有在城楼上待着,因为城楼实在不安全,之前的几处城楼都有被炮击过,一炮就是城楼崩塌。


    明亮正在城下静心看书,钱副将过来禀报:“军门,汉贼的大炮实在犀利,末将已经给出重赏,但炮手已经没人敢上去了。”


    “不敢上的,按怯战逃兵论处。”明亮轻轻翻开一页下令道。


    钱副将有些迟疑:“这……”


    “不杀几个,这些襄阳兵不会听令的。”明亮淡淡说道。


    “是。”


    钱副将闻言只能听令照做,这番威胁之下,又有前面重赏,总算有了几个炮手上去开炮。


    然后,完全没用啊!


    清军的大炮威力不够,射程上也不如汉军的大炮来的远,一见到清军大炮开炮,汉军炮口直接对准城头的炮位,就是集火开炮。


    几十门大炮集火开炮,总有一两发炮弹命中目标,命中一个就能把清军的军心打散。


    一来二去,半个时辰不到,清军炮手就崩了。


    要不是这些清军都是襄阳兵,怕是这会都该弃城跑路,或者干脆开城投降了。


    明亮没有办法,只能亲自披上棉甲,上城鼓舞军心士气。


    “嗯?”


    明亮刚上了城墙,就见到城外汉军阵地来了一骑,那一骑踩着已经填好的几条护城河道,就跑到了城下。


    “我是赫舍里·富志那,我也是满洲八旗,谁的九族要是不够砍的,可以尽管放箭!”


    富志那开场就用大喇叭对着城头一通乱喊,本来不知道他身份的清兵,这下全都听明白了。


    明亮还想下令放箭,这下也没了机会,只能先看看对方想说什么。


    “谷城、光化、均州、枣阳都已经降了,现在投降的,只诛首恶,普通清兵和底层军官一律赦免无罪!”


    “重复,现在投降只诛首恶,其余人等赦其无罪!”


    “现在投降只诛首恶,其余人等赦其无罪!”


    “……”


    几句话之下,城内瞬间军心浮动。


    明亮意识到这样不行,匆忙下令放箭,但完全没人听令,他只能亲自弯弓搭箭射出。


    然后,因为年老体弱,再加上身上有病,早就被掏空了,射出去的箭也绵软无力。


    富志那嘲讽性的遛马跑了两圈,接着转身就走。


    明亮以外对方被自己吓跑,正要歇息一下,同时下令严加防范。


    才到下午,又来了十几个骑兵,都是满洲棉甲骑兵。


    这些骑兵没有富志那那么能说了,他们直接放箭射出手书,手书不一定所有清兵都认识,但只要军官认识,能看的懂就行了。


    明亮毫无办法,他只能尽力下令收缴那些劝降书信,又抬出几大箱的银子财物,分发赏赐给下面的军官士卒。


    同时还不忘宣扬,要是现在投降了,士卒能够活命,但他们这些有权力的军官肯定都没法活命,不要相信汉军的鬼话。


    有用吗?


    有用,但不大。


    军官们确实害怕汉军不放过他们,可同样的他们现在就是孤城,襄阳全境都没了。前几天汉军甚至还渡江去包围了樊城,封锁了汉江水道。


    这还怎么打?


    孤立无援,后路都被断了,城外的汉军还承诺不会清算他们。


    那就……


    “兄弟们,这襄阳怕是守不住了。”


    “大哥,您该不会真要投降吧!”


    “是啊!那些狗官虽然不是人,可这襄阳是咱的老家,真要是让给了反贼,那咱会被街坊邻里戳脊梁骨的。”


    “戳什么脊梁骨,你们难道没听见吗?反贼……不,汉军都说了,只清算那些狗官,不跟咱们这些普通小兵和百姓计较,投了就投了!”


    “可是上面的大人们说反贼都是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这怕不是说的他们自己的吧!都不是咱们汉人,它们说的话你也信?还有,连城外那来给咱们劝降递话的都有满人,汉军咋可能为难咱们自家人?”


    “诶,我觉得大哥说的对啊!汉军连满人都能收了,没理由跟咱们汉人自家兄弟过不去啊!”


    “可是……”


    “还什么可是,咱王老三就一句话。弟兄们,你们是给满人狗官们继续卖命,还是跟着咱干,一起投了汉军?”


    “……”


    “好,我跟大哥干了,早看那帮狗官不爽了,干了他娘的!”


    “那我也干了!”


    “我也干了……”


    “大哥,啥时候动手?”


    “就明晚,听我号令,咱们直接放火……不是,哪来的喧哗?”


    “大哥,你看那是什么?好亮啊!”


    这几个人正趁着夜色找了块城头的僻静地方密谋,准备要聚伙投诚搞事,还没来及动手,就见到城里忽然冒起好大火光。


    作为里面头头的小军官王老三,瞬间意识到这是有人在捷足先登了。


    王老三的反应很快,当下起身就举刀大喊:“快跑啊!反贼攻城了!”


    喊完,对着手下的十几号兄弟呵斥道:“还不跟我一起,杀出去啊!”


    “对,对,反贼进城了!”


    “杀狗官,迎汉军啊!”


    十几声呼喊,非常混乱,但混乱有混乱的好处。大晚上压根没人有空去分辨,再加上城里还失火了,一下子就是一整段城墙都被引爆。


    “快跑啊!襄阳城破了!”


    “我的鞋子,谁把鞋子踩掉了!”


    明亮正在城楼里面睡觉休息,老人家重病在身,还披甲劳累好多天,睡得特别死,钱副将和亲兵喊了好多声才醒。


    醒过来听到的第一声,就是外面呼喊喧哗的城破了,反贼进城了!


    明亮脑子昏昏沉沉,完全没搞明白状况,他就浅睡了一下的功夫,襄阳城就破了?


    别说是他了,城里面正在带着衙役民夫给仓库四处放火,制造混乱的陈兴业和李游击等人,全都一脸发懵。


    他们是接到了白楠的电报,知道今夜白楠会在城外找机会发动总攻,让他们伺机在城里制造点混乱,让襄阳城的清军首尾不能相顾。


    结果,火势刚一起来,城头就大乱了。


    那混乱的火把到处挥舞,他们在城内都能看得清楚。


    马师爷有些不知所措:“现……现在怎么办?”


    陈兴业反应很快,大喊道:“诸位兄弟,汉军已经杀进了襄阳,快随我一道去抓了知府老爷!立大功!保命保家人了!”


    一瞬间,这些衙役民夫都反应了过来,他们本来就是被李游击和马师爷等人带着过来放火捣乱的,现在无非就是正式倒戈投降了呗!


    一大票子穿着官差衣服的衙役,带着另一大票子的民夫,抄着各种武器就跟在了陈兴业后面,往府衙方向杀过去。


    陈兴业边带人去府衙,还边沿街乱喊:“汉军进城了!想活命的都在家待着,别出门!”


    “汉军进城,都别出门!”


    “汉军进城,都别出门!”


    “……”


    等到陈兴业带人杀到府衙,知府洪世佺还什么都不知道,他只是被外面的动乱惊醒,只以为官仓方向不慎走水了。


    “老爷,老爷,反贼进城了!反贼进城了呀!”


    “快,快扶老爷我从后门跑。”


    洪世佺刚起来,就穿了件单衣,连忙吓到腿软,就让贴身的老仆扶自己跑路。


    普天之下谁都能投降了汉军,唯独他不能投降,他们洪氏不能投降。作为汉奸洪承畴的后代,接受了洪这个姓氏的好处,那等大清倒台了,自然也得受到对应的清算了。


    洪世佺刚披了件衣服,在老仆的搀扶下要走后门,就听到前门传来了撞门的声音。


    “咚~咚!”


    “嘭!”


    门被撞开了。


    “几位军爷,我知道那狗官睡在哪,我这就带你们过去。”


    “哒哒哒!”


    洪世佺已经吓到魂飞魄散,仓皇之间就让老仆驮着自己翻墙出去,好不容易踩着老仆的肩膀翻上了墙头,又对着下面喊:“快,快把箱子递给我!”


    老仆奋力抱着装满了黄金和银票的的箱子,就要往上举,但没举过头顶,就差点背过气去,箱子也一下掉到地上。


    金元宝、银票撒了一地。


    “诶哟,我的心肝宝贝啊!”


    这边箱子、金元宝掉地上的响动,很快惊动了正在搜查的那几个衙役。


    衙役们匆忙往这边跑过来,吓得洪世佺顾不上带走钱了,就直接翻过墙头摔了下去。


    后头的老仆刚起来,就见到老爷抛下自己跑了,看到地上的金元宝和银票,心中贪念一起,刚要伸手去捡,一只脚踩住了银票。


    “老家伙,快说,那个狗官在哪儿?”


    “老……老爷……老爷翻墙头跑了!”


    “娘的,快跟我去追,把这些金子银票收好了,这都是给陈老爷孝敬的罪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