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 第 82 章
作品:《混在三国当武将》 第82章·第82章
莫说是旁人,当神色静漠的虞临突然做出如此反应时,连说出笑语的郭嘉自己都感到错愕。
——看着郭嘉陡然发光的双目,荀攸直觉不妙。
“天时尚早,”他及时干预道:“若虞君暂无倦意,不若随攸来,往营地四处一观?”
虞临颔首,从善如流地应下后,又补充:“若蒙诸君不弃,可唤临子至。”
荀攸不禁莞尔:“子至。”
曹丕似不经意地走近两步,恰好插到荀攸与虞临之间,口中亦自然道:“子至。”
因身量差距颇大,在离得极近时,他不得不抬起下颌去看那面容。
虞临静静看他。
纵姿势稍显别扭,曹丕亦宛若无觉,眉目矜持道:“荀军师事务繁多,丕……已下值,眼下无事,不若由丕代劳。”
荀攸张了张口。
他看着一反常态的丕公子,最后只得忍俊道:“公子所言甚善。”
但既是从父亲笔所托,他定是不能置身事外的,只由主转为了陪客。
——郭嘉兴致正高,也自然而然地缀了上来。
今日曹营下舍,可谓十舍九空。
“当真有仙人骑虎来?你个呆货,怎不叫醒我!”
有起得晚些的听闻自个儿已错过了早前的一场好戏,懊恼得连嘴里那难得吃上的胡饼都觉不香了。
当值者碍于职守,不可轻举妄动,只得心下暗盼那人路过身前。
而正逢休下者,则无不假作无意地路过,好亲眼见见那驭虎而来的美郎君。
无论是满心期待、或是不以为然者,都无不叫震住了。
当那人叫身份贵重的诸位先生和公子簇拥着,若众星拱月,玉步翩然而过时……
所有人似叫那擂军鼓的锤子狠敲了一记脑壳,懵懵然不知天地万物。
正喝水的人连水囊“噗咚”掉落、洒了一地都浑然未觉,傻乎乎地空做手势、给自己灌了好几口空气。
然而根本无人顾得上嘲笑他的丑态。
同伴们呆滞地望着,神情似凝固了般,久久难以回神。
“此真乃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这天底下,怎会有生得这般模样的人!
因人越聚越多,荀攸一行很快有所察觉。
无须作想,忽有此番骚动,必是慕虞临风采而来。
然乍见此殊美,些许失态亦乃人之常情。且到底未违军纪,几人思虑之下,便默契决定不予驱赶。
郭嘉微抚下颌。
先前于营寨门外时相隔甚远,他们心神既为恶虎所惊,又受其华容粲仪所摄,一时间未察其身量竟如此颀长。
直至适才,虞临领那名为赵云、字子龙——许是那投石机名由来的健士入内后,立于他们身前时,赫显松柏之挺来。
丕公子仍是少年,本就身量较矮,现峙立于虞临之侧,俨然被衬托得较小似年岁更幼的童子。
郭嘉颇有自知之明,清楚若换做自己,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
当虞临气定神闲地行得越近,他便越需仰头,方能将视线一直落于对方面容上。
其乌睫微垂,漆目始终波澜不兴,面若瑳玉,白譬截肪,宛冰画霜镂。
喜怒不显,却有威仪棣棣。
尤其此刻,虞临步于营中,宛若白玉映沙,其姿容闲雅,从容自若,毫无初来之拘谨。
譬羲和浴于甘渊,望舒悬于漫夜,祥风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
——偏偏是这位雍容沈静、似绝景云外,浑然不好亲近之美郎君,适才主动为他那笑语抚掌。
曹丕自然不知,身侧这位郭祭酒正蠢蠢欲动。
他自认很是得体地掩盖住了兴奋之情,神情克制有礼地在阿父相召之前,主动肩负起领虞君视营房一周、又不时为他引见营中诸士之任。
除少数将士仍矜持地等曹丕开口外,多数都按捺不住心中好奇,故作不经意地上前,主动开口问候了。
至于曹营从无由公子亲领着熟悉营中诸务的先例一事……同样作陪的荀攸,当然权作不知。
曹丕的介绍无比尽心尽力,虞临也听得极其认真。
他对曹营,也绝非一无所知:得亏数月以来,他都与荀彧频繁通信,至少对一些较为机要的人物已有了大致了解。
此刻便可将那些人名和模糊印象,同眼前的一张张面孔对上号了。
多数人的体貌特征,也很是明显。
体型较为矮壮,说话却莫名有些磕绊的讨寇校尉名乐进,常为先登陷阵,刚勇异常;这位失了左目、面容因那道醒目疤痕更显凶恶的将军名夏侯惇,最厌烦将士唤他那“盲夏侯”的外号,却曾亲领将士种稻;夏侯渊为夏侯惇族弟,任督军校尉,最擅急行军,有“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一称;那原本正忙着啃饼子,远远便冲他们挥手打招呼、又小跑来说话的小将名曹纯,别看顶着满嘴饼子屑,却掌至关紧要的虎豹骑——
——是没有虎豹的虎豹骑。
虞临漠然于心中纠正。
对自己白忙一番之事,他仍有些耿耿于怀。
很快,虞临又察觉到一点:主动上前搭话,言谈间甚好笑语的那些,往往姓夏侯或曹,要么则为诸如乐进等一早跟随曹操的嫡系人马,又或是属香人一派的颍川郡人士。
与之相反,态度较为拘谨慎重,少言寡语者,则多曾为降将——如雁门张辽,河东徐晃,武威贾诩。
尽管暗藏波澜,但他们无不对他友善致意。
虞临不动声色地看着,逐渐放下了对“自己与赵云或被排挤”的戒备。
……看着都似好人。
将偌大军营大致逛完,莫名精力充沛的曹丕,兜鍪下的面庞却愈发神色焕发。
他偷觑虞临一眼,见他毫无疲色,自己尚有几分意犹未尽,便准备提议再往营外一去。
荀攸看了眼已累得气喘吁吁、却还在强撑的郭嘉,心下很是无奈。
他倒非为这拖着疲躯也要凑热闹的同僚说情,而是思及曹公随时将还营,不得不委婉叫停了还欲带着虞临四处转悠、兴奋过头的丕公子:“主公或将相!
召,而子至一路行来,途路甚遥,难免风尘仆仆。不若沐浴更衣,稍作歇息?”
虞临自是两套方案皆可。
不过一边是热情好客、难得对他态度温和的幼崽,一边是荀彧心中屡屡提及、表明值得信赖的从子荀攸。
他难得有些迟疑,不知应选哪方较为合适。
曹丕却先醒过神来。
经荀攸提醒,他立即意识到适才提议并不合宜。
他耳根不禁微微发红,面已习惯性地板了起来,虚心接受道:“军师所言极是,丕先前思虑,尚有不周。”
见曹丕对荀攸之言心悦诚服,虞临对荀彧先前所荐,便多了几分笃定。
看来荀攸果真很是可靠。
曹丕抿了抿唇,一本正经地看向虞临,好似毫无不舍:“子至此行辛苦,还请歇息。”
虞临也认认真真地回道:“得托丕公子盛情,临获益颇丰,谢丕公子。”
虽不知曹丕的态度因何迥异于昔日,变得热情友善许多……对其不再展现出冷漠不喜的一面,虞临自是乐见其成。
看这正经二人旁若无人的交互,郭嘉只得暗暗咬紧牙关,才忍住未当场笑出声来。
因虞临初来,军中自是尚未为其安排营帐,因而荀攸便顺理成章地带他与赵云来到自己帐中,令随从为其备水沐浴,又着人寻合身的干净衣袍。
郭嘉倒想留于帐中,同虞临继续说话。
然而他才刚态度自然地坐下,下一刻就被洞察他意图的荀攸毫不留情地揪住后领,使劲拽出去了。
大从子带走潦草人后,帐中终于只剩下虞临与赵云二人。
沐浴更衣只是配合荀攸的说法,实际上,虞临赶路途中一向有注意保持清洁,中途停驻处也多靠近水源。
他随意冲刷一下,便换上了干净的袍服,又看着赵云换上簇新戎装。
等赵云重新坐好了,他关心道:“子龙认为如何?”
虽已自认较为熟悉主君行事作风了,但听这直截了当的发问,还是让赵云为之一愣。
他暂不知主君发问的意图为何,于是思索片刻后,只谨慎答道:“云初至此营,不见全貌,不宜做评。”
虞临微微凝眉,只觉这话似曾相识。
——这只子龙,怎么老爱学他说话?
不知自己的答案正巧同主君昔日敷衍陈登的一致,见此答复不叫主君满意,赵云遂补充了句在他眼里、可谓极其明显的事实:“仅观方才,营众由上至下,待主君可谓热忱周至,关怀有加。”
他未戳破的是,如此厚待,恐是绝无仅有。
——否则依照常理,区区一县令从征,怎劳得主君公子屈尊降意、亲领代为引见众人;又何来营中诸人频频上前,主动亲善示好;更遑论心腹谋臣一见如故,与之相得无间?
对赵云的评价,虞临予以认同:“我亦如此认为。”
在亲眼见过袁绍麾下的谋士家眷是如何打成一片、甚至无需阴谋阳谋后,虞临对荀彧曾委婉提过、曹营中亦存在的某些勾心斗角、相处不睦,便始终抱有高度警惕。
!
虽时日尚短,未知深浅,但至少刚刚打照面时,似乎都很是和善。
出于慎重起见,虞临还仔细回想了一番适才经历,才下了结论:“据我方才所见,诸人颇为友善,不似有意小觑或排挤我等,子龙暂可安心。”
赵云:“……”
即便心里有所准备,他仍被虞临这神来一句,给惊得说不出话来。
“小觑?排挤?”
于乡人眼中,素以稳重著称的他,此刻实在难抑心中的难以置信。
对上虞临疑惑的目光,赵云清楚,自己此刻面上的疑云,定是只多不少。
他数番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云虽下愚,不识大伦,亦晓常理几分。”他斟酌措辞许久,才艰难道:“若非愚鲁之至、且耳聋目盲者……断无轻视主公之理。”
主君虽是初来乍到,却已有深厚根基。
非但身怀搏虎御虎之勇,又同公子丕交情匪浅,与坐镇中枢之荀令君为友,更得军师荀攸与军师祭酒郭嘉亲善。
甚至还具无双琼瑰之容。
如此种种,皆是有目共睹。
即便是疯痴恶傻的,又岂会无端开罪这等连恶虎都俯首称臣的危险人物?
——自都显得和乐融融了。
郭嘉被荀攸强行捉出帐后,也不着恼。
他心知虞临定正同其部将赵云说话,也晓得荀攸自之前那“荀彧寻虞”的玩笑后,便多少防着自己这张嘴。
横竖同虞临这等趣人交往的日子甚多,他不急于一时,便捉闭目养神的荀攸闲聊。
“时至今日,嘉方知文若为何唯独将子至托付于公达,而非旁人了。”
知他性跳脱戏谑,荀攸先是不语,静心候了片刻。
到底未能忍住,于是微抬眼睑,向得逞的对方投去询问的一瞥。
郭嘉却未如他所猜想的那般,用他们的姓名说些不着调的俏皮话。
这位年轻的军师祭酒兀自朝后潇洒一仰,背脊靠在那根较为结实的帐柱上后,又特意换了个较为舒服的姿势,才不慌不忙地揭开谜底。
“公达大巧若拙……”他不知分神思索着什么,停顿片刻后,才微微晃悠着悬在空中的右腿道:“子至初似大巧不工,实则锋芒毕露。”
利刃断水劈流,易若吹灰,却不知护己,逢乱亦折。
可不正需大智若愚者为刀鞘,及时护之?
荀攸心念微动。
不待他开口,便有传令兵疾奔而来,道是主公已归主账,召众谋臣与虞临去见。
——为何是与谋士同见,而非武将?
得讯后,虞临心里虽淡淡地掠过这么一抹疑惑,但并未细究。
——如果曹操真品味清奇到试图将他当谋臣用的话,再当场让对方大失所望便是。
受曹操召见的,自是未包括只以他部曲身份追随的赵云。
看着赵云安之若素、拿出闻喜纸印制的新书准备开读的悠闲架势,自己却需去面见曹操……
虞临莫名有些不乐意了。
在出帐前,他!
稍稍拖延了一下,宛若不经意道:“子龙可愿——”
“如此甚好,”赵云不知主君又要出何惊人之语,果断出言打断,且斩钉截铁道:“多谢主君。”
虞临凝视这位极其顽固的友人片刻,才静静掀帘走了。
赵云缓缓地舒了口气,擦拭了下额间冷汗。
此帐距主帐颇近,不过片刻,虞临便在荀郭二人的引领下,来到了由五十名护卫团团围住、戒备森严的主帐前。
护卫具都孔武有力、体魄雄壮,闻声将锐利目光齐齐投来。
——旋即陡然一定,陷入短暂的迟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