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钟繇很快便意识到,自己的一时大意,竟给

作品:《混在三国当武将

    第72章:钟繇很快便意识到,自己的一时大意,竟给自己招惹了一件多大的差事。…


    钟繇很快便意识到,自己的一时大意,竟给自己招惹了一件多大的差事。


    虞临并未离开这破败官署,而是当即让赵云去取来纸笔,旋即聚精会神地在上面写了起来。


    钟繇隔了足有几臂远,且他年岁已大,近处本就难以看轻,是以这个距离反而刚刚好。


    他虽瞧不仔细,但观那字体轮廓规整,且虞临落笔从容,便知是一手偏板正的好字。


    况美人垂首,领若蝤蛴,凝神挥墨。


    待他稍稍回神,方意识到虞临不过只用了一晃眼的功夫,便已书满一张。


    那遍布墨痕的纸张“唰”地一声,被守在一边的赵云利落挪开。


    虞临未抬眸多看一眼,便已毫不迟滞地开始写下一张。


    这叫人眼花缭乱的架势,莫不是来真的?


    ……钟繇眼睑微颤,渐渐升起不详的预感。


    虞临历来雷厉风行,且知晓趁热打铁的道理。


    为了不叫钟繇有反悔的机会,他只想尽早落定此事。


    他不像那叫曹植的幼崽般满腹锦绣,却有着充足的相关知识储备,且闻喜县与平阳很是相似,作为成功案例,自然有诸多经验可供借鉴。


    首要目的,便是让这批他费了点心思特意救下来的人,别轻易冻死饿死在冬天。


    思及此处,虞临愈发认可了自己擒贼擒王的正确性——匈奴人或死活或降或逃,强征来的粮草还称得上完封不动。


    在他认为,这些粮食理应完璧归赵。


    但他毕竟不是此军主帅,不能将所获视作自己的战利品,顺理成章地按自己的心意来分配。


    除事急从权外,都需征得钟繇的许可。


    遂在犹豫一阵,虞临暂时只取了一小部分,先喂饱濒临饿死的城民。


    百姓们不过是吃上了一顿本就来源于他们辛苦劳作、属于他们的食物,便对他感激涕零。


    虞临只想避开,一点不想面对——他感到愧疚。


    只是,放于县府库房里的征粮,与放在百姓家中陶缸里的粮食,性质都是相似的:一到兵粮吃紧时,皆不能叫元元保住。


    需叫它们流通起来。


    那最安全的放置点,当属土地里莫属——等这批作物成熟,再快也是初冬。


    届时官渡的仗,无论如何都已打完了。


    虞临只用了五个漏刻的时间,就将写得满满当当的七页计划书呈于钟繇面前。


    钟繇神色略微恍惚,待拿到手中后,先习惯性地品评了番这手工整清晰、较通行的隶书更为板正、更一目了然的书法。


    “好字!”


    他先是震惊,旋即便是爱不释手。


    他素善书画,亦爱书墨成痴。


    自为司隶校尉,他偶托职权之变,收复受毁珍品数不胜数。


    非他自夸,而的确是曾见字形无数:这一手不以飘逸惊艳、亦不以狂犷撼心,更不以清秀细腻雅闻,倒是无比端正的好字,便显得尤其稀!


    奇了。


    钟繇见猎心喜,甚至顾不得细读内容,只一昧凝神品鉴字体,浑然未觉虞临的兴趣缺缺。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有心思放在这近来名声远扬、材质堪称绝伦的纸张上:“这必是闻喜纸了。当真是闻名不如一见!”


    “正是。”


    虞临微抬下颌,一扫方才的冷淡默然,谦虚一句:“县民拙作,幸还入得钟君之眼。”


    一旁静听的赵云将主君前后截然不同的反应尽收眼底,顿感忍俊不禁。


    ——沉浸于震撼中的钟繇未察,他却听出主君面上淡然,实则正因钟繇的反应而感到些许骄傲。


    待班师回长安、途经闻喜一带时,他必要遣人去买上几车不可!


    钟繇摸出这是同他所用纸扇不同的材质,要轻薄许多,却神奇地并不透墨,边角亦不毛糙。


    待对纸张心痒难耐过后,他的注意力又重回了字体上,不禁感叹:“不知子至师从何人?我竟从未见过!”


    虞临顿了顿。


    他已不是初来时的状态。


    彼时他对周遭状况一无所知,又几乎未曾有过与同类相处的经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他做得最多的两件事,便是观察与模仿。


    叫孔明他们夸赞过的木谒文书,就是他模仿此时盛行的字帖下的结果。


    但现在他已基本适应这个年代的生活,自然不必一昧模仿,而是可以按自己所需调整,偶尔也可以带有一些创造性。


    这种阅读和书写起来都更效率的字体,就是他自己发明的。


    他不喜钟繇关注些根本不要紧的旁枝末节、却半天不见看计划书的具体内容。


    从这点看,钟繇有些拖拉,不如极其重视他的农耕计划书、甚至连夜读完的荀彧。


    虞临藏住了心里的一点不耐,言简意赅道:“不瞒钟君,临于书法一道未曾有师承,拙字亦无甚稀奇,不过为不才为便于下官览阅公文、专为下属所创。”


    既然是给部下看的文字,当然不能笔走龙蛇、轻灵飘逸、光是辨认内容就得浪费许久。


    而需容易书写,且内容越简明扼要,清晰可辨越好。


    钟繇彻底怔住了。


    虞临惦记着还没过完的宝贵下午,并不打算在这里等钟繇慢慢悠悠地品鉴那无关紧要的文字。


    见钟繇没有说话,他权当默认。


    他果断表示‘不扰钟君繁忙公务,恳请钟君尽快看完’,又礼貌地提醒对方、莫忘了将适才承诺的那六名贵族俘虏送来。


    待得了钟繇弧度轻微的首肯后,他便径直带着赵云,正式先告了辞。


    到这时候,虞临已或多或少地察觉出钟繇喜好拖延的脾性了。


    ——恰跟极其重视效率的他截然相反。


    眼见哺食前尚有两个时辰,虞临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自己的二十九名部下跑前跑后、先为明日的事情做好筹备。


    不过赵云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得力。


    当得知投石机早在进城前就已被拆回农具后,他不禁有些惊讶,诚心赞美道:“如此真知灼见,不愧为子龙!”!


    对上主君灼灼之目,赵云的目光却稍有些飘忽。


    他倒是做了番合理的解释:既是因子龙机过于高大沉重、无法挪动;也是为免叫匈奴军或还潜藏的细作偷觑了机要;再才是进城后应需用上那些农具。


    光靠区区三十副农具,肯定是不够几千号人分的:但足够作为样品,给平阳民具体展示一番用法。


    且匈奴军中唯一还能偶尔吃上饱饭、待遇稍像个人些的工匠,大多都才能不俗。在看过清晰明了的图纸,又再摸过实物后,通常便能造个差不离的出来。


    于是,在钟繇遣人入城、以单于和右贤王为质跟匈奴权贵的谈判一结束,闻喜兵便在赵云将军面无表情的亲自指挥下,火速将那六台子龙车给彻底拆卸了。


    当看着这给城中敌军造成偌大恐惧,叫那面厚重城墙变得四处坍塌的巍然大物,一下分崩离析,被拆成不甚起眼的一块块,重新变成各式各样的农具后……除热得满头大汗的闻喜兵外,旁观的士兵都禁不住在心里嘀咕可惜。


    这小赵将军,也忒得心狠!


    待与自己同名的威风大车如此残酷,竟眼都不眨地亲自将其大卸八块。


    马超虽也觉得可惜,但这一点不妨碍他同西凉军的袍泽嘀嘀咕咕,面上犹带着明显至极的幸灾乐祸:“依我看,子龙这般心急火燎,又似乐在其中,必夹杂了些私怨在里头。”


    听者面上老实巴交,不住点头,看似信服。


    心里却叨咕,必是小马将军又在瞎说了。


    这般威风八面的器械,竟让欣赏自己的主公起了跟自己一样的名字。


    若换做是他的话,只怕会乐傻了,非得到处炫耀不成。


    赵子龙必然也是如此,又岂会瞧子龙车不顺眼呢?


    这说法究竟是真是假,也只有赵云知晓了。


    见天时已晚,虞临不忘让毌丘兴带上十人,用板车从库房里取些粮食,交给还安安分分地待在庄园里足不出户的平阳民做顿晡食。


    又忆起到匆忙一瞥下,有许多人连衣裳都是破烂不堪的,便又让他们分派完粮食后不用急着回来,开库房里找些麻布衣服,先分给无衣可着的人穿。


    平阳城的百姓仍聚集在虞临先前所镇守的庇护所,而其他不知具体安排的将士,也默契地未去赶他们。


    那宅院再大,也不可能有够容纳下几千号人的房间。


    虞临为他们将有好一段时日头无片瓦而烦恼时,平阳民却只觉生活甘甜如蜜。


    他们早已习惯席地幕天了,一点也不觉得苦。


    在他们看来,能在有仙君庇护的干净地方,而非随时都可能落下的鞭子毒打、也无匈奴兵士那冷不丁地狠踹到腹部,疼得叫人满地打滚的恐惧……


    躺在硬梆梆、但并不脏污的地上,人们喟叹出声:“此事甚美!”


    若是日日皆能如此,便更好了!


    暮色降临初初时,这天明明过得无比漫长的他们,却丝毫不觉疲惫。


    哪怕身上大多都带着伤,简单包扎过也还是疼痛,可肚子是饱的,身体也是暖的。


    四周!


    有墙,


    有门,


    那些路过的兵卒也至多是好奇地看他们一眼,而他们最擅长的,便是分辨出其中并无恶意。


    他们深信不疑的是:只要自己还置身这院落之中,就还享有虞仙君的庇护。


    怀抱着这种难以言喻的安全感,人们脸上带着久违的幸福笑容。


    那些精力稍好些的,自发地躺到墙边门边,准备彻夜轮换守着,看虞仙君何时归来。


    他们竟还有晡食可用!


    天晓得,他们已不知多久未曾在一日里用过二餐了。


    众人一边落着泪,一边满怀感激地咽下口中食物,只觉那股香意伴着久违的饱腹感从喉间一下漫散开来,叫四肢百骸都暖融融的。


    用过饭后,他们亲密地交头接耳,似初生的雏鸟惦记父母般叽叽喳喳。


    说得最多的几句话,便是“那贼兵真被仙君赶跑了”,“仙君可还在城中耶”又或是“仙君今夜可会归来”等话。


    听他们念叨“虞仙君这”、“虞仙君那”的回数多了,又不得不应付他们无穷无尽的问题……


    负责分发衣服的那几名闻喜兵,愈发忙得头昏眼花,无形中便被带歪了。


    当虞临粗略安排好明日之事、只等其他人睡好就开工后,就特意召来这几人问问百姓的状况。


    ——结果劈头便听他们张口闭口,皆是“仙君”。


    虞临:“……”


    雪上加霜的是,赵云在面部一阵轻微的颤动后,最后终究未能忍住——清晰地“噗”一声,当场笑了出来。


    第73章:唯一让虞临有些意外的是,他本以为要拖上四五天才好的钟繇,竟于当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