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从出发到抵达绛邑,这六十里路行进下来,
作品:《混在三国当武将》 第56章:从出发到抵达绛邑,这六十里路行进下来,虞临一行仅用了短短一日。……
从出发到抵达绛邑,这六十里路行进下来,虞临一行仅用了短短一日。
其实,原本还能更快。
一些需人绕路的山涧河流,在虞临眼里显然并称不上阻碍,更何况随行人员只得二十九名。
按虞临起初的打算,由他挨个将人投掷到对岸那头,无疑是效率最高的做法。
有过抛投杜畿的经验,虞临自觉已对如何制造缓冲、避免对方受伤一道颇具心得,信心满满。
人们的反应,却令他失望。
在他态度认真地提出这个建议后,人们显然未觉惊喜。
非但五官莫名扭曲,还做些稀奇古怪的手舞足蹈。
不等虞临满心疑惑地具体做出分辨,他们似已达成共识,慌慌张张地不住满嘴告罪。
——显然对此并不热衷。
尤其是他的友人赵云,更是被众人抓去嘀嘀咕咕一阵后,前来絮叨,试图令他改变主意。
虞临神色冷然。
他原先还觉杜畿有些娇气。可如今看来,对方全盘配合的表现,分明已远胜这些部下许多。
既然遭到了部下们的强烈抵制,再考虑到载物不容有失、也的确不适合投掷……
他只得多花了一些时间,面无表情地搭建了一条人货两用的临时吊索,再用大纸鸢送些体积大的轻物过去。
万幸!
众人这才长舒了口气,对居功至伟的赵云千恩万谢。
即便这吊索瞧着也叫人寒毛直竖,至少比被虞公投掷过去要令人安心多了!
在众人的虔诚祈祷下,除去这段叫人提心吊胆的小插曲外,余务一切顺遂。
一行人顺利抵达绛邑。
虞临在城外精心挑选了一好地方,教民夫按他的方法驻营后,当即进城,向钟繇临时入住的县府递交名谒了。
在友人们的潜移默化下,他到底通了些人情世故:即便对邻县的农耕商贸发展好奇无比,也充分按捺下来,先带着毌丘兴去拜见钟繇。
临出发前,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没带赵云一同前去:在还不能确定对方会否当着他顶头上司的上司拆台、趁机将做他部曲的事坐实之前,还是不冒险为妙。
赵云自无异议。
“闻喜令当真已至?”
钟繇初初得知虞临已至时,只以为自己听错了。
当确定所闻非虚后,他一边略带恍然地命人领其入室,一边徐徐捋须,心里幽幽生出几分猜测来。
一日即至,岂符常理?
必是提前获讯,抢先发兵,又或是这区区三十人仅是前锋,尚有后续人马要到。
至于究竟是何人具此真知灼见、又消息灵通……
钟繇理所当然地想,自是非坐镇许都之荀文若莫属。
是了,是了。
他恍然大悟。
早在难得获取文若墨宝为馈礼时,他便当想到这点的。
文若清纯德素,因久居中枢!
,历来审慎。受文若所荐之俊伟良才,可谓数不胜数。
然在此之中,虞子至仍属与众不同。
在虞子至之前,他何时见文若轻易接受旁人所赠,且亲展墨宝?
若虞闻喜是因与文若信件往来甚密,字里行间得了一分推测,又果断决然地提前发兵的话,那这一日即抵的奇速,便多出几分合情合理了。
钟繇自以为得了答案,真正接见虞临时,心下便首先多了几分和善与喜爱。
——可得文若偏爱,必是不同凡俗。
虞临对钟繇这位“上峰的上峰、友人的友人”,也存有淡淡的好奇心。
“守闻喜令,陈国武平虞临、虞子至,敬问钟司隶起居。”
他稳步入堂,向端坐上席的尊者行了极标准的一礼。
钟繇体态闲雅地还以一礼,旋即极自然地抬了眼。
——视线便定格了。
虞临已安心地落了座。
他坐得端正笔直,耐心等了片刻后,还不闻对方发声,才微微蹙眉,带了点莫名地询道:“钟司隶?”
一旁的毌丘兴看似低眉敛目,眼底却尽是了然。
“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钟繇这才恍然回神,不住赞叹道:“古有子都皎皎,又何以远逾哉!”
他既善书,又精绘,自好观希世之宝,爱以丹青摹之。
现得见如此盛容,他惊叹之余,便是见猎心喜,极欲提笔蘸墨、好留此姣于纸上。
即便被对方目不转睛地端详着,虞临亦是不以为意。
在被多人告知、以及观察旁人反应后,他基本确定了一个事实:撇开此时人流行的溢美之辞、夸大其实地相互吹捧不提,自己的相貌以这时盛行的审美观来看,应该的确算是比较上乘的。
但这于他而言,并无大用。
即使他的容貌稍好些,既不能瞬间让天下一统,或者让农作物加速生长,甚至不能让母鸡看了心情好些、转而每天多下一枚蛋。
可按照惯例,得到赞美,还是当谦虚一下。
虞临遂礼尚往来道:“不敢当尊君谬赞。据临所见,尊君非但恩德流著,且风采斐然、温良洪美。”
又欲盖弥彰地补充:“令吾心深慕之。”
钟繇的唇角微微抽搐。
纵是他见多识广,亦是头回遇到这般看似直白诚挚、又明显透着冷淡敷衍的称赞。
他不禁回想起了文若信中所书:子至容仪光丽,性情纯粹,并兼厉锋气。虽因虞氏没落、而未有大名于天下,然具高风贵节,深受县民景仰。
至于那唯一的短处……
文若笔锋微转、委婉落下:唯独不善唇吻,偶或直言过刚,还望元常见谅。
虞临自是不知,荀彧已向钟繇多次提及自己。
尽管从来不享受这种寒暄环节,可只要想到对方为那香人的好友,虞临便多了几分耐心。
事实证明,也的确值得。
从一堆繁文缛句中,虞临很快捕捉到了自己较为关心的一些内容。
——身为河!
东太守的杜畿因事务繁忙,届时将坐镇绛邑,待他们发军平阳后至。
而此行的先锋兼主力,钟繇都准备由关西诸侯派来的援军、马腾之子马超,及其所领的那一万西凉骑担任。
至于马超本身,早年随父与羌人杂居,且其祖母亦为羌女。
虞临若有所思。
与身旁的毌丘兴来前所设想的全然不同,虞临并无炫耀自身武力、向钟繇自荐的打算,反倒是全然听从安排的模样。
直到听见虞临坦坦荡荡地表示,所携这三十——不,是满打满算的二十九人即为全部人马后,钟繇唇角始终挂着的笑意,才骤然被迷茫取代。
他倒未疑心虞临无能,或是刻意留力不发。
可无论再怎么看,偌大闻喜只出这三十人,未免也太少了。
即便他此回出征几乎全力仰仗马超军,但为镇住心思诡谲、摇摆不定的关西诸将,表面上也需有人充数。
钟繇有些犯愁。
他虽知闻喜久受贼乱,境地不佳,却不知竟已恶劣至此?
不过文若也曾提起,虞临自到治上,始是夙兴夜寐、日夜剿匪破贼,且大兴农耕……
他困惑许久,最终不禁询道:“闻喜县共有万户,纵多不得用,兵卒又怎会少至如此地步?”
他未道出口的是,纵使兵卒过少,也可多征发民夫——此亦为多数县令的惯用充数伎俩。
虞临亦有些疑惑。
为了慎重起见,他甚至仔细回忆了方才所说的话,确定自己不曾提供诸如‘闻喜兵少’的错误信息。
“闻喜县兵,经二轮充员,现有二百零三人。”
为澄清误会,虞临索性直接提供了最新的数据,并实事求是地评价:“相比河东诸县,应称不上少。”
人数已将近翻了一倍,且因福利待遇的提升,兵士的工作意愿也大幅上涨。
的确不算少了。
钟繇缓缓蹙眉,愈发不解道:“既如此,子至又是因何择二十九精锐相随?”
虞临亦徐徐凝眉。
他投向钟繇的视线中,已带了一丝明显的讶然。
他着实没想到钟繇看似文弱,实力却似深藏不露,效率要求上竟比他还要更高,决策也远比他要大胆。
是他太保守了。
虞临微抿薄唇,解释道:“二十九人,已不宜再少了。”
再少的话,一回就真搬不完了。
钟繇在短暂的错愕后,终于察觉到,二人话里竟存在着莫大的误会。
他一时只觉哭笑不得,正要详加解释,亲随便有要事来禀。
便不得不之后再议。
二人皆未料到的是——这一拖便是十天,将近半月。
接下来的时日中,接到征召的各县县令陆续率人抵达。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仍非闻喜令与其部莫属。
相较其他县城,闻喜距绛邑的确称不上远,其间却有涑水河及数条山脉阻隔,纵快马轻车,亦需费时绕行。
况且此回出征,既需带军备粮食,负责输运的民夫步速!
颇慢,还催不得。
即便紧赶慢赶,途中至少也需耗上三至四日。
这位守闻喜令一职不过二月出头的虞临,却仅用了短短一日!
当听闻此事时,晚到许多的其他县令,皆觉不可思议。
他们皆知平阳之定攸关重大,不敢对钟司隶之令轻忽慢待,并未刻意耽搁。
可即便他们拼尽全力,也全然不抵虞临之神速——纵以雷霆迅击闻名之虎豹骑,轻装简从下,也莫过如此吧?
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虞临并未在意诸位做事拖拖拉拉的同僚。
同其他县令所领那瞧着浩浩汤汤、实则多以民夫充数的大阵仗相比,虞闻喜令所筑的临时营地无疑显得空荡荡的,很是醒目。
然叫众人为之不解的是,非但这营地筑造得高大结实、丝毫不似半月可成之物,且其中人竟丝毫不因己方人数稀疏而面露窘迫,反而神色泰然。
甚至还跟绛邑人做起生意来了。
待见识到这群闻喜人带来的东西有多新奇,价格还比偶尔才至的商队要便宜得多后,绛邑人原本的试探便险些成了哄抢。
当初经虞临同意、众人顺道带来的少量货物很快便兜售一空。
叫其他县来的兵士好奇透顶、却因来迟一步,导致连货物的影子都没瞧见。
他们东问西问,很快得知那些闻喜兵卖的,大都是些稀奇古怪的纸制品——甚至还因卖得太快太好,发觉商机的他们想方设法要去信家人,看能不能找人来补一趟货。
不比邺城那等商旅繁多的城市,具是小县、且因兵乱而道路不安,来往商贾极少的他们,对闻喜近期发生的变化堪称一无所知。
乍然得知后,他们不禁大吃一惊,脱口而出道:“闻喜何时这般厉害,还晓得造纸了?你们中好些人,不是连条完整的裤子都找不出来么?”
话说出口后,他们又是一怔,下意识地看了眼对方腰下。
竟连裤子也是新的!
好家伙,在那好看得跟神人似的闻喜令治下,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他们连连咋舌的态度,可彻底冒犯了对此引以为豪的闻喜人。
“你懂甚么?”一人神色不屑地睨了这些人一眼,大声道:“这可是大名鼎鼎的虞公纸!为虞公亲授我等所制!质地韧性远胜那左伯纸不知几何,价钱上还……”
他才刚开始,便被谨慎的同伴打断。
同伴先飞快地瞟了眼在远处专心巡视绛邑人的田地、还不时跟当地老农交谈的主君,然后迅速小声纠正道:“没瞅见只离了这么远,廷君没准能听见哩!赶紧小声些!”
虽说所有人都更认可“虞公纸”这名字,但越来越摸清楚廷君脾性的他们,也很是贴心地只在背地里这般唤。
那人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嗓门一下降了下来:“是,是,得亏有你提醒我。”
——不然心地善、面皮却薄得厉害的廷君,决计又要装未曾听到,然后一脸风轻云淡地加快步伐溜走啦。
————————
1.左伯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