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圈海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不然的话,我北洲国的南海岸线那么长,着实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


    “若兵力过于分散,则我军根本无法防备唐军的突袭。”


    “而兵力集中防守,则我北洲国又没有充足的兵力。”


    “一旦填海之后,可让唐军无法从海路进攻我北洲国,乃是最稳妥之计。”


    “如此一来,我军主力只要能防备唐军从查尔干山谷偷袭,便可保我北洲国无虞。”


    碧莲含笑点了点头:“余大人果然是少有的智者啊,此计绝对妙哉。”


    “受余大人此计的启发,我也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的意思是,圈海。”


    圈海?


    余威登时眼睛一亮,击掌赞道:“妙,妙,妙啊,女王陛下将此计这么一改,绝对就是天衣无缝了。”


    圈海的意思是,在南海岸线留出一段海域,然后向南再填充石块什么的,使得唐军的战舰无法北上。


    而北洲国的战舰,则是可以在圈海的海域自由活动。


    一旦唐军对那些填海之物下手,北洲国的战舰就可以进行多方位轰炸,使得唐军无法破开海路。


    不然,若是只用余威的填海之计,则北洲国的战舰就成了一堆废物。


    若唐军强行破海,北洲国基本上就是束手无策了。


    碧莲略有得意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立即执行圈海之策。”


    “只要北洲国能安稳发展十年,我碧莲便有信心,可战败大唐。”


    ……


    “康儿,天佛好玩么?”


    李恪牵着李康的手,两人在天佛的街头游玩。


    李康歪了歪脑袋,回答道:“父皇,我觉得天佛城玩起来一般般。但是说到它的重要性,那可是丝毫不输给京城的。”


    李恪点了点头:“康儿说得对。”


    “普通人可能会觉得一个城池好不好玩很重要,但对于君王,或者未来的君王来说,就不能只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了。”


    李康点了点头:“父皇,我懂了。”


    李恪来天佛半个多月了,天佛的情况现在已经完全稳定。


    李恪把教育看得很重,各地都在开展。


    教材嘛,当然是李恪根据后世的小学、初中、高中教材改编的。


    实际上,李恪打下西洲的时候,中小学教育就已经开始了。


    高中毕业后,还得参加一次高考,考上了就能上大学深造。


    没考上,学习生涯就结束了。


    当然,还有老师资格考试,通过了才能教书育人。


    大部分人会直接进入社会找工作。


    不管是深造、当老师还是工作,过个几年,大唐版图下的全民都能识字。


    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李恪打算稳定了后方,热兵器再突破一下,就对北洲国发动全面进攻。


    北洲国开始圈海了,这个动作当然逃不过李恪的眼线。


    李恪对此不屑一顾。


    碧莲这么做目的很明显。


    李恪下令让马涵亮带着战舰去骚扰北洲国的圈海行动,给碧莲制造一种大唐很担心的假象。


    当然,李恪还有杀手锏。


    一旦杀手锏成功,碧莲的圈海行动就白费了。


    所以李恪让马涵亮去骚扰北洲国,自己则专心等着教育的发展,还有热兵器的升级。


    现在大唐虽然地盘很大,覆盖了三个州,但政务反而比以前少。


    政务清廉,成了一大特色。


    各级官吏的俸禄很高,不但一家人吃喝不愁,子女的教育更是免费,使得官员家家都有余钱,犯不着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去贪污。


    再说,李恪开通了一个举报通道。


    但凡有人发现官吏没有奉公守法的,都可以举报。


    举报分为匿名和实名。


    实名举报,是有报必查。


    一旦属实,举报人会有重赏。


    而举报虚假,举报人自然会得到重罚。


    对于匿名举报,会根据举报的事件大小,进行有选择性地调查。


    不过,调查属实之后,奖励就没了,因为不知道该奖给谁。


    调查不属实,就会将此事下派给当地的官府,务必要将虚假举报者揪出来。


    同时,李恪手中还有两个组织,极为隐秘,对各级官府的刑事案件进行监督,专门针对冤假错案之事。


    就这么几样措施并举之下,整个大唐的官僚体制相当清明。


    当然,顶风作案,受不了诱惑的官员也是有的,李恪的手段是雷霆和暴怒。


    一旦发现这种官员,会根据情形决定如何处置,同时,对于跟这个官员勾结的商人,行贿者,什么的,也处于极重的处罚。


    李恪奉行这么一个道理。


    只要没有苍蝇,哪怕这个蛋的身上有好多缝,这个蛋也不会坏。


    没有苍蝇,没有细菌,就相当于这个蛋处在真空状态。


    也就是说,就算这个官员有点贪,可若是都不给他送礼,他也就没有机会变坏了。


    就跟后世一样,如果大家都不给医生塞红包,都不给老师送卡,都不给官员行贿,社会风气绝对也会很和谐。


    所以,规则是好的,但若是有人打破,从中得到好处,其他人必然会紧随其后。


    用两个字来形容这种情况,就是内卷。


    内卷要么没有,要么就能将人卷死,将社会卷得暗无天日。


    李恪是后世穿越过来的,当然懂得内卷的可怕。


    所以,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压制这种内卷。


    不然的话,受益的永远是一小部分群体,大部分人还是要吃亏的。


    至少,在李恪的多措并举之下,大唐的社会风气还是很良好的。


    若是等过了几代,过了几百年之后,究竟还会不会这样,或者内卷不可避免地产生,就不是李恪所考虑的事情了。


    李恪的任务,有三个。


    第一,平定天下。


    第二,制定各种规则,按这个规则治理天下。


    第三,培养一个出色的接班人。


    另外,接班人不单单要优秀。


    而且,继位的时间,也是极其重要的。


    历史上,当太子太久,容易疯狂,不少直接造反了,或者被逼造反。


    接位年龄太小,皇权容易受大臣或者外戚,太后控制,于国也不好。